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718章 屁帘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午大课间,唐植桐先去了一趟科研班,交了个零件,看着同学们忙碌的样子,放弃了在这边作风筝的打算。

    唐植桐之前打算在这边把风筝做了,拿回去给小王同学一个惊喜,但科研班的其他同学都在忙正事,自己在这边加班干私活就有些不合适了。

    其实在家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可以让小王同学有点参与感嘛。

    放学回家的路上,唐植桐本来想顺道买点糊顶棚用的大白纸糊风筝来着,却被告知没货了。

    大白纸没货实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说情理之中是因为四九城连学生用的纸张都限量、定向销售了,其他纸张肯定是稀缺的。

    说意料之外是因为四九城的百姓有糊顶棚的习惯。

    顶棚不仅能有效隔绝房顶掉下来的尘土,还能增加屋内的亮度,尤其是用白纸糊的那种。

    有条件的用白纸,没条件的就用报纸,短则一年,长则三年,肯定是要糊上一回的,因为天冷后做饭都在屋里,烟熏火燎,纸张要么被熏的乌漆嘛黑,要么早就?椎钠屏硕础

    办法总比困难多,没货也没难住唐植桐,路边找了家中药铺就钻了进去。

    现下无论是国营,还是合营,只要是中药铺,一律使用环保材质,麻纸都是成捆的进,随用随裁。

    唐植桐进门一瞅,店里人不多,一个抓药的伙计在给病人抓药,一个山羊胡老头,戴着老花镜坐在一旁。

    这明显就是家传的店面,即便是已经合营,上面也懒得派人那种,毕竟懂中药的还是这帮人,药材公司只要把握着进销渠道,他们也翻不了天。

    “掌柜的,能从您这买两张麻纸吗?”唐植桐往老头面前一座,先把钱掏出来。

    老头头都没抬,眼珠子往上一挑,从老花镜上方的空隙里看了唐植桐一眼,摆了摆手,又看起了书。

    “要不,粮票?”唐植桐见这招不好用,又从兜里掏出了粮票,粮票是从家里拿的。

    这粮票本来是用来还给谷漫苍的,但考虑到四九城粮票跟学校粮票不同,谷漫苍用起来不方便,唐植桐就换成了干粮,将以前囤下的窝头取了一斤半给他。

    一斤粮食能出一斤半成品,哪怕用学院里的粮票去买饭,食堂也都是按原料重量来打饭的,这很合理。

    “五张。”老头这回痛快了,把书放下,摘下老花镜,给唐植桐比了个手势,因为他看清了唐植桐拿的粮票,半斤面额。

    “我只要两

    张,您给找一下零?”唐植桐指了一下旁边放着的大张麻纸,没讨价还价。

    “成吧。”老头吧唧下嘴,最终还是同意了下来,二两粮票虽然不多,但够自己吃一顿早饭了。

    拿了纸,找了零,唐植桐将麻纸卷成筒状,从药铺要了一截纸绳,绑起来出了门。

    等进了家门,唐植桐就看到凤芝撅着屁股拿着小棍在厕所门口扒拉:“嘛呢?脏不脏?”

    “哥,老师让找苍蝇蛹,明天要交作业。”凤芝听到哥哥的动静,小棍也不要了,扔在地上,哭丧着脸转身跟唐植桐求助:“哥,咱家没有苍蝇蛹,我明天怎么交作业啊?”

    “一会我帮你找,先去洗手。你看看你,小姑娘家家的,弄一身土,埋汰人。”唐植桐心里有数,家里能有苍蝇蛹才怪了,前阵子堆肥、翻地早就用挂薅过一遍了。

    “这老师也是,去年就搞这一套,今年一个个都菜秧秧的,还搞。”张桂芳对此也是一肚子牢骚。

    “爱国卫生运动嘛,前几天还登报了,都是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唐植桐想起了前些天看的报纸,替老师叫了一下冤。

    城里还好一些,也就交点苍蝇蛹、苍蝇、蚊子、老鼠啥的,农村那边除了这些,还会要求学生捡大粪交公,每个人都有斤数任务,完不成只能自己想办法,大多数都会打自家那点农家肥的主意。

    至于交上去的农家肥都去哪了,谁知道呢?

    “你买纸做什么?糊顶棚?咱家今年不糊了吧,不光费纸,还费粮食。”张桂芳注意到儿子拿回来的纸张,不打算糊顶棚,糊顶棚得打浆糊,自家面积大,少说得一斤多面粉。

    “嘿嘿,不是糊顶棚的,我打算做个风筝。”唐植桐挠挠头,买纸的时候压根没想着自家顶棚。

    “那还用得着买纸?用报纸就行。”张桂芳看了儿子一眼,知道儿子这么干肯定是想带着儿媳妇玩,没有反对。

    “这个可以画画,好看一点。”给小王同学玩嘛,唐植桐确实是想做的美观一些。

    “是不是又想抽门帘?这回从下边抽,抽了绑好,别散了架。”儿子、儿媳都是挣工资的人,每个月都不吝啬,张桂芳没有为了一个风筝而说三道四,这回很痛快。

    “好嘞,您就放心吧,指定不能毁了门帘儿。”唐植桐保证道。

    四九城百姓的门口,一年到头要挂两次门帘,冬天挂棉布门帘,避免热量外溢,夏天的时候挂竹门帘,防止蚊虫进入房间。

    竹门帘跟凉席似的

    ??不仅能有效隔绝蚊虫,通风性也好,但价格相对较高,没钱的会选择草编门帘,经济情况再差一点的干脆用破布拼一块挂门上,反正家家户户都得有这么个物件。

    唐家用的是竹门帘,价格虽然高一点,但能用好几年。

    张桂芳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唐植桐曾经抽了自家门帘里的细竹条,跟马克俭一块做风筝。

    “哥,苍蝇蛹。”凤芝此时压根没有心思关心什么风筝,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行,知道了。你在屋里写作业,我帮你找。老师让找几个?”唐植桐放下自己的挎包,问道。

    “二十个!”凤芝伸出了两个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写作业去吧,等你写完了,我肯定给你找齐二十个,只多不少。”唐植桐赏了妹妹一个脑瓜崩。

    苍蝇蛹这东西还算是比较常见,很多人可能见过没留意。

    苍蝇过冬的方式有好几种,其中苍蝇蛹是最常见的。

    苍蝇蛹的外壳和密闭空间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冻能力,能够在低温环境中存活,一般会隐藏在厕所的墙缝,猪圈、鸡圈的土里,甚至树皮的缝隙里。

    唐植桐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凑齐了凤芝所需要的苍蝇蛹,撕下一块报纸,给她包起来,准备让她明天交上去完成任务。

    至于这些苍蝇蛹最终去向何方嘛,唐植桐觉得肯定不会是肚子里。

    “你这是在干嘛?”小王同学跟凤珍一块进家门,一转头就瞅见了正跟门帘子较劲的丈夫。

    “抽两根竹条,今晚做个风筝。你俩怎么赶一块去了?”唐植桐见她俩一块进门,问道。

    “我从单位折了几支花,给咱妈送了两支过去,路上赶巧碰到凤珍了。好看吗?”小王同学献宝般的从车把上拿下绑着的几支花,问道。

    “嗯,好看,喜庆。喏,刷刷酒瓶,插起来吧。”唐植桐顺手从地上捡起个酒瓶,这还是马克俭前两天来哥俩喝的那瓶汾子。

    家里的酒瓶除了需要使用的,用不上的都被张桂芳堆在了南院墙根儿,放这边攒着,等多了一块卖。

    “嗯,再给我一个,我给正屋也放一支。”小王同学一手接过酒瓶,另一只手拿着花,说道。

    “嫂子,我来吧。”凤珍看哥哥忙着,嫂子手腾不出手来,说着就弯下腰拿起个酒瓶。

    “行了,你们去刷瓶子吧,我绑一下门帘。”唐植桐抽了两根竹条,都是从门帘最底下抽的。

    之所以从底下抽,一来蚊虫没那个智商从底部进门,二来容易重新绑牢,好让门帘保持原来的紧凑。

    小王同学拿到酒瓶,进屋就开始忙活,刷完后灌上大半瓶水,把花枝修剪一下,错落有致的插进瓶口。

    酒瓶的瓶口小,放不下多少,小王同学将剩下的花摘下来几朵,插两个小姑子头上:“去,照照镜子,看看好看不。”

    “好看!”凤芝在镜子面前左右转着脑袋,怎么看都看不够。

    凤珍内秀,站在妹妹身后照镜子,虽然嘴上不说,但脸上的笑容显现出她也是很喜欢的。

    “妈,我给您也插一朵吧。”小王同学又选出来两朵花。

    “我老了,不跟你们年轻人凑热闹。”张桂芳如避蛇蝎,赶忙摆手。

    “谁说您老了?一点都不老,插上花好看着呢。”小王同学可不信这套,想给婆婆插个头花,怎奈婆婆头发短,根本插不住,最后只能夹在耳朵上。

    “你们玩吧,我拿着看看就行。”张桂芳老觉得别扭,将花拿在手里端详。

    她以前接触的都是年画里的花,小的时候顾不上爱美,一天天比牛马都忙,看到其他同龄的小伙伴头上插着花儿也曾羡慕过,但根本顾不上。

    一旦干得少了、干的慢了,就会挨一顿劈头盖脸的打。

    哪怕就这样,也没能避免被卖的命运。

    虽然婆婆待自己好,但毕竟是为人妇了,就更顾不上这些了。

    “嚯,群芳争艳啊?”唐植桐进屋后看着小王同学脑袋后面别着一小支玉桃花,凤珍头上插着梅花,凤芝的是桃花。

    梅花花期很长,从家里消寒图还没涂完就开始含苞待放,一直到现在,消寒图都涂完好些日子了,花期还没过去。

    “好看吗?”小王同学扭过头,展现给丈夫看。

    “嗯,好看,人面桃花相映红嘛。你们单位花挺多啊,以前怎么没看到过?”唐植桐赞了一句,在这次之前,只有在盛夏的时候,凤芝偶尔出去跟邻居家的小孩玩会从外面摘上几朵野花回来,其他时候家里基本与花绝缘。

    老百姓家嘛,都是以吃为重,没有谁家特意养些花花草草,也就能吃得饱的人才会有闲心弄这些。

    比如小王同学,明显是以前就接触过,这就是家庭之间的差距。

    “都在楼后面藏着呢。手里是什么?”小王同学看着丈夫手里的纸包,问道。

    “苍蝇蛹,凤芝的课后作业。”唐植桐将纸包交给妹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