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曾经也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员,为了村子的发展四处奔波。如今,岁月不饶人,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但我那颗关注村子发展的心,从未有一刻停歇。
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虽然已经完成,但村子要想恢复往日的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儿子顾家启和儿媳刘瑶,还有一群热血的村干部,正肩负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努力让村子重新焕发生机。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走进厨房,准备为家人做一顿热乎乎的早饭。厨房里,炉火正旺,锅里的水冒着腾腾热气。我一边煮着饺子,一边想着过去的日子。地震发生时,整个村子天翻地覆,房屋倒塌,哭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那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好在大家没有被灾难打倒,在政府的帮助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点点重建起了家园。
“爸,您起这么早啊。”儿子家启走进厨房,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
“嗯,今天冬至,我起来给你们包点饺子。”我笑着回答。
“爸,辛苦您了。”家启说着,走到我身边,帮我一起摆碗筷。
“不辛苦。你们最近为村子的事儿忙前忙后的,才是真辛苦。对了,今天有啥安排?”我关切地问道。
“我和刘瑶约了村干部,打算再商量商量农业生产的事儿。这大雪天的,得看看麦苗的情况,还有大棚蔬菜有没有受影响。”家启皱着眉头,一脸担忧。
“是啊,农业是咱的根本,可不能出问题。一会儿你们吃了饺子,赶紧去看看。”我把煮好的饺子盛到碗里,递给家启。
这时,儿媳刘瑶也走进了厨房,笑着说:“爸,家启,你们在聊啥呢?好香啊。”
“就说去看麦苗和大棚蔬菜的事儿。”家启回答道。
“我也正想着呢,这雪下得这么大,不知道大棚能不能扛得住。咱们一会儿多叫几个人,一起去检查检查。”刘瑶一边说着,一边坐到餐桌前。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屋子里却充满了温暖。
吃完早饭,家启和刘瑶匆匆出门,去和村干部会合。我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他们一切顺利。
村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当前的农业问题。
“我昨天去村里转了一圈,发现有些大棚的棚顶积雪太厚,可能会有坍塌的危险。”村支书李大爷说道。
“是啊,我也注意到了。咱们得赶紧组织人去清理积雪,不能等大棚塌了再补救。”家启接着说。
“我觉得咱们可以分组行动,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这样效率能高一些。”刘瑶提议道。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又讨论到了灌溉问题。由于大雪的影响,村里的一些灌溉设施被冻住了,需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我记得村西头有个机井,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使用。我一会儿去看看,要是不行,咱们得赶紧联系维修人员。”年轻的村干部小王主动请缨。
“行,小王,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一定要注意安全,这雪天路滑。”李大爷叮嘱道。
会议结束后,家启、刘瑶和村干部们分成几个小组,奔赴田间地头。他们拿着铁锹、扫帚等工具,开始清理大棚上的积雪。
“大家加把劲,动作快点,别让大棚出问题。”家启一边挥舞着铁锹,一边喊道。
“好嘞!”乡亲们齐声回应,干劲十足。
虽然天气寒冷,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大棚上的积雪终于清理干净了。看着一座座安然无恙的大棚,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接着,家启和刘瑶又来到了麦田。他们蹲下身,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情况。
“麦苗看起来还不错,这场雪虽然大,但对麦苗也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家启说。
“嗯,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关注麦苗的生长情况。”刘瑶回答道。
就在这时,小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启哥,瑶姐,机井冻住了,一时半会儿修不好。”小王焦急地说。
“别着急,咱们再想想办法。村里不是还有一些储备的水管吗?咱们先把水管接上,看看能不能应急。”家启镇定地说。
于是,大家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水管,进行安装。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地解决了灌溉问题。
忙完了农业生产的事儿,家启和刘瑶又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加工厂。这个加工厂主要生产一些农产品,地震后虽然进行了修复,但生产规模一直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王厂长,现在厂里的生产情况怎么样?”家启问厂长王强。
“不太乐观啊。订单量一直上不去,设备也老化,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王强无奈地说。
“咱们得想办法打开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觉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搞一些线上销售活动。”刘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咱们还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现在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家启补充道。
“行,那就按你们说的办。我这就去安排人准备。”王强听了,顿时来了精神。
从加工厂出来,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家启和刘瑶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今天虽然忙了一天,但感觉还是有不少收获的。”刘瑶伸了个懒腰,说道。
“是啊,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村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家启握住刘瑶的手,充满信心地说。
回到家,我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天的经历和收获。
“爸,今天多亏了您的饺子,让我们有了力气干活。”家启笑着说。
“你们为了村子这么辛苦,我能做的就是给你们做顿热乎饭。”我欣慰地说。
“爸,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让村子重新繁荣起来的。”刘瑶坚定地说。
吃完饭,家启和刘瑶又开始研究线上销售的方案。我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这两个孩子,自从接手乡村振兴的工作后,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几天后,村里的加工厂推出了一系列线上销售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订单量逐渐增加,工厂的生产也变得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家启和刘瑶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电商团队。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随着农业和工业的逐步恢复,家启和刘瑶又开始着手发展村里的服务业。他们发现,村里的自然风光优美,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果能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能带动村里的经济。
“咱们可以打造一些农家乐,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再把村里的传统手工艺品整理一下,开发成旅游纪念品。”刘瑶兴奋地说。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村。我们可以和一些旅游公司合作,推出乡村旅游线路。”家启补充道。
说干就干,家启和刘瑶开始四处奔波,联系旅游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同时,他们还组织乡亲们对村里的环境进行了整治,打造了一些旅游景点。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里的乡村旅游项目终于正式启动了。第一批游客来到村里,他们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再来。
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乡亲们的收入明显增加。村里的手工艺品也成了热门的旅游纪念品,供不应求。
又是一年冬至,中原大地再次被白雪覆盖。但此时的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房屋整齐排列,村里的道路宽敞平坦,农家乐里传来游客们的欢声笑语。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一年来,家启、刘瑶和乡亲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乡村振兴的道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他们从未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爸,吃饭啦!”家启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来了!”我应了一声,转身走进屋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刻。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村庄祝福。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