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 > 第66章 情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棚子下的土桌上摆着两口大锅,一锅是掺着壳没脱干净的喇嗓子的小米的干米饭,一锅是豆角炒肉。

    王海全拿着空饭盒在队伍里排着队:“你们坐车累了几天,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今个儿敞开了吃,吃饱为止,然后好好休息一晚。”

    打饭的师傅也说:“对,敞开了肚皮吃,今儿个管饱。”

    米饭里虽然有壳没脱净喇嗓子的小米,但满满一大碗,就算喇嗓子,大家也都很满意。

    毕竟就算在家里,谁家也都不是能顿顿吃得起大米饭,一个月吃纯白米饭的次数也都是有限的。

    没有多余的桌椅,大家围着蜡烛在棚子周边蹲着吃。

    “王主任,咱们来这边主要从事什么劳动?”

    王海全在火车上也没吃过一顿好饭,此时吃的头也不抬,咽下嘴里的粮食,他道:“挖渠的,渠挖好了,周边开出来的地才能有水灌溉,种的庄稼才能有产量。”

    众人点点头。

    此时他们对挖渠这件工程量巨大的体力劳动还没有什么概念,还觉得刚才从王主任的回答里学了一个有用的知识,压根预料不到往后日子的艰辛。

    “主任,明天就开始劳动吗?”

    王海全摇头:“给你们一天休整的时间,后天正式开始,想买生活用品的明天托人买,这里离厂部有四十多里地,出去一趟不方便。”

    宋露白吃了满满一饭盒的米饭和菜就开始打嗝,本还有心再来一碗,奈何眼睛大胃口小、肚子不争气。

    附近有口井,大家都在井边装满水的水桶里舀水把吃饭的家伙什刷了。

    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上,足够大家大致看清楚附近的景象。

    初来乍到,大家本想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奈何蚊子太多,咬的人实在是待不住。

    地窝子里的土台桌上有个蜡烛,照亮了内部简陋到不可思议的格局。

    那张床虽然比普通床大,但挤上六个人,连翻身都难。

    在火车上的这些天虽然没有进行体力劳动,但就是感觉很疲惫,几个女同志随意收拾了一下就都上床准备睡觉了。

    一坐上去床,下面就传来异响,掀起灰色的更生布床单,见底下铺的竟然是干芦苇杆。

    怪不得一坐下去就发出呼啦啦的声响。

    好日子都是对比出来的。

    虽然以前过的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日子,但好歹睡的床是木床,房子都有窗有门的,还建在地面之上。

    哪像这里,土床土桌、没门没窗、还在地下。

    六人躺在一处很挤,又很难一直都保持一个姿势,翻个身底下发出呼呼啦啦的响动,好不容易来了睡意,蚊子又飞来耳边哼哼,咬的人忍不住挖挖挠挠。

    躺在宋露白旁边的冯莹气呼呼的坐起身,合掌用力拍蚊子。

    冯莹的动作惹的其它没睡着的几人也坐起了身。

    宋露白拉了拉左右的人,“姐妹们,都躺下继续睡吧,要是继续抱怨,半夜可都别想睡着了。”

    几人觉得有理,又气呼呼的躺了回去。

    冯莹躺下还气呼呼的嘀咕:“蚊子这种东西为啥不能灭绝了去,天气一热起来就跟苍蝇一样到处飞,恁的讨人烦。”

    冯莹和宋露白面对面躺着,宋露白轻笑道:“你去发明专门灭蝇蚊的药,只要成功了,你就是人类的大功臣。”

    冯莹轻轻掐她,“让你揶揄我,我要有那能耐,会考不上大专?”

    其余几人笑出了声。

    大家一时半会都睡不着,只能躺在床上聊天。

    这一夜入睡困难,醒来后各个腰酸背痛。

    因为那些芦苇杆垫在底下是真的不舒服。

    底下的光线不好,即使外面天光早就大亮,太阳都升起来了,地窝子里还是很暗沉。

    昨个夜里光线暗,倒是没发现入口左上方挖了一个透气的小窗,用灰色的土布帘子挡着。

    “连个门都没有,咱这些东西放在这丢了咋办?”

    火车上那么多人在都有人在夜里偷东西,这地窝子里连个门都没有,等她们都出去了,有人偷偷来偷东西,还不是一偷一个准?

    大家都觉得不靠谱,把情况反映给了王海全。

    来拉瓦提开荒的二十五连指导员正在一旁和王海全说话,闻言他道:“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就把贵重又不常用的物品放到有锁的储藏室去,那个地窝子的钥匙只有我和连长有,要是需要拿东西,得和我们说。”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大家伙都乐意把东西放到有锁的地窝子里去。

    大白天的才能看到这片有多少地窝子。

    地窝子排列整齐,每个地窝子之间左右相距大概两米,前后相距十几米,看起来建的很密集。

    人不走到近前,看不到向下的洞口,根本想不到底下是什么。

    连队的人都已经扛着铁锹和坎土曼去挖渠了,这一片只剩新来的围在一起吃杂粮馒头喝稀饭。

    一整个上午,宋露白这批新来的把周遭逛了个遍。

    挖渠的地点在一里地外,这附近的土地基本上都是盐碱地,脚踩进去都怕陷进去,地里长的植被很少,倒是一种浑身全是刺的草生命力很是顽强,竟然能在盐碱地里生长。

    想要买生活用品,需要将钱和票据都给来回往连队送菜送物资的拖拉机手赵爱国同志。

    昨天送她们这批人来的卡车并不是农场的,今晨已经走了。

    交通不便,这里所有人的生活物资都是依靠这辆拖拉机,干农活拉东西也倚仗着这辆拖拉机,可以说这辆拖拉机是连队的大功臣。

    烈日炎炎,和豫省相比,这里的六月有点过分炎热了。

    晌午还不觉得,穿上外套也不觉得热,但中午穿着短袖都让人热的受不了

    挖了一上午渠的连队职工们扛着铁锹、坎土曼回来后看到这群明显比他们干净年轻的城里后生,难免多打量几眼。

    昨个到时天色已晚,双方并没有打过正式的照面。

    此时双方互相打量时,宋露白心里点头,觉得之前听说的关于疆省兵、团的言论所言非虚,兵、团里可能真的大都是光棍。

    对面的人群中一些年轻人明显是来疆不久的城里青年。

    至于那群看起来年纪大的、面容沧桑的,应该是过去在XJ就地转业的军人,这群人现在算是“老军垦”了。喜欢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