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是康熙 > 第119章 我垫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胤?跑去叫救兵,让老四留下吃了大亏。将来,始终是个大隐患。

    为帅之道,在于当机立断,绝不含糊!

    所以,胤?没有丝毫的犹豫,掏出怀中的密旨和金批大令,硬塞进老四的手心里。

    “四哥,你去叫救兵,小弟我垫后!”

    胤?此话一出口,苏培盛马上将他敬为天人,满是景仰的望着他。

    这天底下,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亲弟弟?

    老四看着胤?,心里那个激动,简直没法说了。

    关键时刻,还是十五弟靠得住啊!

    “不成,我怎么可以让你垫后呢?”老四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看马的那名八旗兵,眼里冒出凶狠的杀气。

    胤?暗暗点头不已,老四不愧是个狠人,即使对八旗兵也敢下毒手。

    也许是江南承平的时间太久了,江宁的驻防八旗兵们安逸惯了,完全丧失了警惕心,居然只派了一个人在岸上看马。

    实际上,胤?早就想夺马而逃了。但是,这话若是不动声的引导老四来说,将来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老四说杀人,胤?就敢杀人,这是个啥性质?

    胤?低声吩咐苏培盛:“你去引开他的注意力。”

    苏培盛不由大喜,十五爷这简直是白送大功劳给他啊,赶紧小声说:“我去。”

    危急关头,没必要多说废话。

    “这位爷,您应该是镶红旗的吧?”苏培盛故意说的京片子的满语。

    苏培盛果然厉害,一张嘴就成功吸引了看马那人的注意力。

    江宁附近的八旗驻军,不是镶红旗,就是镶蓝旗。

    这就相当于,用日语和鬼子套近乎,很容易麻痹了鬼子。

    “你是什么人?”看马的人,看清楚苏培盛的满脸谄笑,没有丝毫的敌意,原本握刀的手,渐渐的松开了。

    “我跟着我们爷,来江宁采买宫里需要的各种物件。”

    一提起宫里,苏培盛立时舌灿莲花的成功吸引了看马人的注意力。

    这时,在老四的紧张注视下,胤?异常缓慢的踩着树下的阴影,慢腾腾的靠近那名看马的身后。

    以胤?对苏培盛的了解,即使他的行踪暴露了,异常机警的苏培盛,只需要死死的抱住看马人,就可以帮他争取到足够的动手时间。

    先捂嘴,同时抹脖子,胤?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看马人,痛苦的扭动着身体,奋力想挣脱胤?的大手。但是,脖子上的鲜血狂喷而出,带走了他所有的能量。

    很快,看马人就软趴下去,不再动了。

    老四快步走过来,看见满脸满身都是血的胤?,心里真被感动了。

    “好弟弟。”老四只说了这三字,就主动解开了树上的马缰绳。

    胤?多长了个心眼,他提醒说:“把多余的马,都杀了。”

    老四猛然醒悟过来,当即拔出腰间的匕首,等候胤?的通知。

    单独牵出八匹马后,随着胤?嘬唇吹了个哨子。

    几个人一起动手,用匕首恶狠狠的捅穿了十几匹马的马腹。

    “希律律……”战马痛苦的嘶叫声,马上惊动了在船上享乐的人。

    胤?他们几个人,当即翻身上马,一边打马扬鞭,一边牵着备用之马,疾驰而逃。

    等船上的人,提着刀,追上岸时,胤?他们已经奔出去几百米远了。

    路上,碰见巡逻的绿营兵挡住了去路,胤?高高的举起手里的金批大令,厉声喝道:“有人刺杀朝廷钦差,赶紧带我们去总督衙门。”

    先声夺人之下,绿营为首的把总,当即给震懵了。

    如果,胤?是说,让把总他们滚开,大概率不会让路。

    但是,胤?命令他们护着去总督衙门,把总就信了一多半。

    真要是歹人,送去总督衙门,那不是自己找死么?

    把总的地位,实在太低了。即使给他看密旨,他也看不懂。

    直到,路上碰见闻讯赶来的绿营副将,胤?和老四,这才长松了口气。

    密旨和大令,手续异常齐全,绿营副将马上扎千行了礼。

    在绿营副将张昌的护送下,老四和胤?,平安的回到了钦差行辕。

    就在行辕门口,胤?吩咐副将张昌:“把你的营里人,都调过来,保护好行辕。”

    “?? 

    走进行辕大门的一瞬间,老四忽然说:“你带兵,我放心。”

    回行辕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康熙写密折。

    告状的事,必须赶早不赶晚!

    很快,一骑快马折差,身背黄绢包裹的折匣,厉声喝道:“八百里加急,闪开,快闪开!”风驰电掣一般的朝着京城狂奔而去。

    八百里加急,已是大清兵部最快的驿递速度,非谋逆等军国大事,轻易不能用。

    不客气的说,只要折差走了,谁都别想追回!

    干完了告状的事,胤?随即派人去满城,叫江宁将军鄂克逊过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天色快亮的时候,鄂克逊急匆匆的来了!

    胤?拿出密旨,冷冷的说:“有旨。”

    鄂克逊赶紧伏地不起。

    “密谕:着皇十五子、贝勒胤?,巡阅江南军务……江南各地驻防八旗及绿营,悉听节制,钦此!”

    “奴才鄂克逊,领旨谢恩。”

    原本,胤?不想这么早就摊牌,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必须当机立断。

    当务之急,就是控制住江宁城内的兵权。

    既然鄂克逊已经来了,胤?当着老四的面,果断下令:“把城里的绿营副将、参将和游击们,都给爷叫来,就说有旨意。”

    结果,等噶礼和张伯行得知消息之后,整个江宁城中的绿营兵,大半落入了胤?的控制之下。

    彻底安全了之后,老四情不自禁的称赞胤?:“吾弟真帅才也!”

    大清的体制特点就是,都听皇上的。

    不管是噶礼也好,张伯行也罢,都是流官。

    流官的特点就是,无法培植死党,抗衡朝廷。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控制了局面的老四和胤?,只需要咬死了,身为钦差,居然遭人刺杀,那就是有人要掉脑袋的重罪。

    天亮之后,京口副都统赫达海,被鄂克逊亲自押到了钦差行辕。

    老电视剧里,年羹尧带兵屠了整个江夏镇,不仅屁事没有,还升了官,发了财。

    靠的就是老四的撑腰!

    很快,康熙接到了老四和胤?的联名密折,当即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他们想造反么?”

    身为钦差,又是皇子,居然在江宁遇刺,这是个啥性质?

    联想到科场的舞弊,以及江南的不稳,康熙索性新账老账一起算了,下旨革去鄂克逊、噶礼和张伯行的官职,由老四暂时代掌江南的最高行政权力。

    等苏州的首告秀才,被送到了江宁之后,老四经过细审,发现首告的王秀才,居然没有半点证据,全凭一时的义愤,咽不下那口气,就主动掀了桌子。

    “十五弟,你觉得如何?”老四有些头疼的问胤?。

    胤?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的说:“四哥,前明太祖利用南北榜案,故意打击江南的才子,趁机收揽北方读书人的人心……”

    听胤?这么一说,老四随即下定了决心,重开江南乡试,免得里外不是人。

    重开乡试,得罪的仅仅是那一百多名已经中了举的秀才而已。

    但是,不重开乡试,所有参考的秀才,都有借口骂朝廷不公。

    实际上,在大清朝,很多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怎样做,最有利于朝廷的大局。

    老四的折子,刚发出去,居然又收到了康熙的旨意。

    旨意里,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京口副都统赫达海,赐自尽!

    胤?一看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相是啥,康熙并不关心。

    如果,老四和胤?,一起在江宁死了。那么,大清的天,就要塌了!

    尤其是老四死了,康熙一旦废了太子,将后继无人!

    重开江南乡试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江南的士家大族们,一片哗然。

    因为,这次中举的一百多人,大多是江南的世家子弟。

    一旦重开乡试之后,就算是再有才,谁敢说,自己必能中举?

    张伯行来找老四的时候,老四淡淡的说:“重新考一遍,由皇上出题,爷亲自监考。到时候,谁是真有才,谁是作弊的,一目了然,你说是也不是?”

    一下子,堵得张伯行没话说了。

    重开江南乡试,真正害怕的人,其实是噶礼。

    因为,这次中举的人,真有好几个,是肚中空空的家伙。

    不管怎么说,重开乡试都是老四和胤?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送赫达海上路的这天,赫达海拼命挣扎着问胤?:“十五爷,奴才为了大清流过不少血,就不能饶了奴才一命么?”求生的欲望极强。

    胤?不动声色的说:“赫达海,只能怪你的运气太差了。来人,送赫都统上路吧!”

    赫达海只是嚣张了点,就送掉了小命,果真如胤?所言,他的运气真差!

    过了几天,康熙正式下旨,以老四为监考官,定于下个月的月底,重开江南乡试。

    实际上,重开乡试,是老四和胤?,联手给江南士林大族们挖的一个大坑。喜欢家父是康熙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