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 第69章 儒修之路,三不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道之与蓁儿虽说是兄妹关系。

    但说到底,近些年来,二人之间,并非朝夕相处。

    对彼此多有不了解。

    正如此刻蓁儿见张道之正诵读经文,又瞧见院子里发生的种种异象。

    只觉惊讶。

    这时,站在她身旁的阿絮脱口道:

    “姑娘,您这位兄长,莫非是仙人吗?”

    蓁儿也极其不解。

    她读万卷书,对异士有所了解。

    说书先生口中那些锄强扶弱,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们,也是异士。

    可从未在书里见过,听说书先生讲过,有些异士,竟能使万物逢春?

    蓁儿暂且安耐住内心震撼,认真地听着张道之讲经。

    恍惚间,自身仿若入定。

    昔日所读之圣人典籍,在这一刻,全部回想起来,不停地涌入脑海当中。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此前,纵使读书百遍,仍是不见其义。

    但如今,心绪入定,心思明空。

    那些圣人典籍中蕴含的天地大道,仿佛已被她掌握在手里,

    “世间之事,皆有本末,明因果承负,则闻道也。”

    “读万卷书,博学己身,不懂则问,问而深思,思而明辨,辨而行万里。”

    “...”

    蓁儿喃喃着。

    体内竟是缓缓凝聚起少量的浩然气。

    院外。

    那中年书生见此状,暗自惊讶道:

    “这是,闻道了?”

    “不得官身,却能闻道,此女子,已超越这世间绝大多数读书人了。”

    此前有言,修行三境,在筑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佛教有不同称谓,儒家也是如此。

    即闻道、明道、证道。

    与其说是境界,不如说这是心境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读书人,想要身具浩然气,必须要走科举致仕之路。

    因为从这条道路中,他们可以确定此生为之奋斗之目的。

    或出将入相,或治理家国,或为一地百姓之父母官。

    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便是闻道了。

    有了这个心境,便会不断地充实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凝聚浩然气。

    若不走科举致仕,那就走立学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科举致仕一般,也是一种救世之路。

    万千大道,殊途同归,唯一目的,便是救世。

    这是学问建立之初的目的。

    所谓小学治国,大学治世,就是如此。

    儒生接下来的心境,便是明道。

    确定自身践行的道路之后。

    就要去想,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走到路的终点了。

    比如要投身官场治世,当了大官,就要去想,用什么方法救世,是依法救世,还是推陈出新,用改革救世。

    此为明道。

    在这个阶段,体内不仅会存在浩然气,还会具有功德。

    毕竟,自身已走在救世的道路上,所作所为,都会帮助到百姓。

    倘若路走错了,百姓因此受害,道心自然也就崩塌了。

    唯有具有功德的读书人,才能不以官印为媒介的情况下,

    将体内浩然气与自然伟力相互沟通。

    也就是将浩然气外放体内,到达异士的程度。

    至于证道...

    便就是成圣之路了。

    也就是此前说过的三不朽。

    无论闻道还是明道心境,至多只能做到立功或是立德、又或立言。

    不可能三者兼备。

    但到了证道阶段,就要尝试着,一起去走这三条路了。

    走不通,儒生的路,便也走到了尽头。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读书人,明明做了大官,却不复少年,甚至成了恶龙的原因所在。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踏不上证道之路的终点,不可避免的沦落为俗人,开始贪赃枉法...

    如今。

    蓁儿就已经到了明道的心境。

    今后随着学问的深入,体内积攒的浩然气,将会越来越多。

    院外那中年书生之所以惊讶。

    是因为,极少有女子,能走到这一步。

    “身为女子...”

    “她的道,又是什么?”

    “女子不可为官,也就只有立德这一条路了。”

    中年书生喃喃着。

    立德与立功是两条路,各有优势。

    所谓立德,就是不停地充实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从而成为一地大儒。

    届时,可开办学院,读书育人。

    走立德之路,体内浩然气的积攒会比较快。

    而立功,走官场之路,是要与一国气数挂钩。

    国运衰微则己身衰微,国运强盛则己身强盛。

    这两条路的终点,都是立言,就是在这世间,留下自己经久不衰的学问。

    如此,可为不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道之着《妖魔图录》,是直接跳过了立功与立德。

    但这本书,究竟能否称得上‘立言,还有待岁月的验证。

    那中年书生见张道之睁开眼睛的一刻,就已悄然离去。

    就好似从未来过。

    也是在他不再诵读经文那一刻,大牛也已从修行中回过神来。

    只是桃夭与蓁儿仍愣在原地,做一脸沉思状。

    这时,阿絮开口道:

    “道长,姑娘听了您的讲经之后,便就这般了,这是怎么了?”

    方才,她呼喊蓁儿,不得回应,见其呆愣,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道之在蓁儿身上打量一番,如那中年书生一般,也在啧啧称奇,

    “朝闻道...”

    “蓁儿,竟然凝聚了浩然气。”

    “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这些云里雾里的话,阿絮不懂,也不好再发问。

    同时,张道之也在沉思。

    此前,他还想着,待离开京城时,给蓁儿置办一些产业。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如今看来,蓁儿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

    若是弃道入了下九流或是从商。

    那真就是张道之的不是了。

    “我早该想到的,毕竟,我这妹妹,可是有着京城第一才女之称。”

    “想必,在读书天赋上,定是异于常人。”

    张道之很欣慰,没想到,他的一场讲经,竟会使蓁儿得此奇遇。

    “蓁儿妹妹天赋这般好,不可浪费。”

    他已经想好,在离京之后,要为蓁儿做什么了。

    随后。

    他又来到桃夭身前,

    “此经文只得暂时压制她体内的狂躁力量,想要完全化解,只怕还需青丘狐族秘宝狐灵玉。”

    虽说用《太上老君清静心经》暂时将桃夭的情况缓和,但也只是暂时而已。

    这就像是个定时炸弹,指不定某日便会爆发出来。

    所以,为了桃夭性命,他必须及早送桃夭返回青丘。

    当然,在此之前,是要将蓁儿的事情解决。

    “狐灵玉...”

    张道之忽然想起。

    在前世《山海经》一书里,提到对青丘的记载: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

    青丘多玉...狐灵玉,还真是有意思啊。

    顿了顿。

    张道之又看向一旁的大牛。

    它正在一片草地里拉屎。

    那里有几朵花开得正艳。

    张道之深深皱眉道:

    “你怎么醒那么快?”

    大牛哞哞两声,像是在说,我天赋好。

    张道之摇头轻叹,

    “今后别说你是龙虎山出来的。”

    “龙虎山,不丢这个人。”

    大牛再次哞哞两声:

    您不早就将龙虎山的脸给丢尽了吗?

    张道之‘咦了一声,随后就扭着大牛的耳朵,

    “那是张寅生丢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喜欢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