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穿宿主她只想退休养老 > 第132章 康熙归,山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知道爷有没有注意到,去年冬天气温格外寒冷,而今年夏季的气温也较往常炎热许多。”

    舒瑶引导着胤?去回想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气候异常,往往是天灾降临之前的预兆。

    “确实如此。”

    此前胤?还没有联想到这方面,而此时此刻,他的脸色骤然深沉。

    天灾可不是小事,在胤?的记忆中,朝廷就没有几年太平日子。

    几乎年年都有灾祸,不是旱涝蝗疫等天灾,就是各地起义、叛乱、反清复明等人祸。

    远的不说,就此前三年。

    康熙四十一年至康熙四十三年间,山东地区气候异常,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引发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饥荒。

    山东地区全境大水,秋天颗粒无收,大水淹没数千户人家,溺死上万人,灾民磨榆皮为面,屑柳皮为粥,食屋草。

    第二年夏秋复遭瘟疫,民死大半,榆皮柳叶采取一空。

    去年,历城等三十一州县大旱,蝗虫肆虐,飞萤蔽天,灾情一年年加重。

    农业颗粒无收,粮价暴涨。

    百姓生存状况悲惨,还要遭受贪官的剥削,甚至蹂躏毒打。

    去年胤?奉皇上之命,遣返逃荒到京城的山东灾民。

    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他触目惊心。

    尸横遍野,逃亡的百姓将路边草木充饥就食殆尽之后,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时至今日,山东地区尚未恢复一半。

    那些逃荒的灾民回到原籍,身无分文,房屋损毁,家徒四壁,仅仅依靠朝廷施粥放粮,勉强能多活几天。

    寒冷的冬天过去,山东境内人口大规模减少。

    勉强活到现在的百姓们,依旧是艰难度日,没有笑颜,没有希望,苟延残喘。

    若山东再来一次旱灾,简直不敢想象能活下来多少人。

    想到这里,胤?扶住舒瑶的双肩,诚恳地向她道谢。

    “这件事多谢你提醒,明日我会跟朝臣商议,你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摇了摇头,舒瑶叹息:“我也是突然想到这上面,还没什么好的想法,日后若想到了,再告诉你。”

    第二天。

    胤?一早起床,拟了一份奏折,将可能会再有旱灾的猜想和预防办法写下来,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去给皇阿玛。

    今日舒瑶的心情很沉重。

    昨晚胤?讲述他在山东地区的所见所闻,还有山东地区如今的情况,让她心里特别不得劲。

    那么多灾民,那么多的功德值就在眼前。

    她要好好想想怎么把这份功德值拿到手。

    对了,说到山东,她想起她院子里就有一个山东人,让人去把凌云叫来。

    “主子,您找我。”凌云进屋行了个礼。

    舒瑶端坐在正厅的椅子上,问他:“我依稀记得泽兰提过,你祖籍山东,你老家是山东哪儿,家中还有几口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骤然听到主子提及自己的老家和亲人,凌云有些愣神。

    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来,缓缓说道:“奴才家在济南府德州禹城县的凌家村,家中老母亲尚在,还有大嫂、侄儿,和六弟四人。”

    “你其他的家人呢?”舒瑶记得他还有其他的家人的。

    凌云想起家人,眼眶含泪,“几年前家乡闹灾,爹和大哥饿死了,二姐为了高额彩礼接济家中,嫁给了一个鳏夫小地主。”

    “后来灾祸不断,家中无以为继,三哥自卖为奴,卖身钱给了家里,几个月后,四姐和奴才也自卖自身。”

    “去年幸得主子搭救,奴才与四姐才能团聚,随后送信回家,年初收到回信说,阿娘病重,亏得托人带回去的银子,请了大夫,阿娘才能好转。”

    凌云跪下感激道:“主子的大恩大德,奴才不知如何报答,但凡主子需要,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了,你起来,我现在正好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

    ……

    五月二十八日。

    康熙的御驾已至京郊大营,诚郡王、雍郡王和八贝勒率领群臣在大清门外迎接。

    此时的凌云正在山东老家,与家人依依惜别。

    “阿娘,大嫂、二姐、三哥、六弟、子归,你们别伤心了,咱们还有机会见面的,我主子有意在济南府开分店,到时候四姐会分派回来。”

    凌婆子拉着儿子的手不放,哽咽叮嘱他:“小五啊,一定要替我们谢谢你主子,如果不是她,我这把老骨头等不到你,你三哥也赎不回来。”

    “你主子的大恩大德,咱们一家都要记在心里。四娘在你主子的店里干活,我很放心,我现在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你们都能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凌婆子说完泣不成声,凌云蹲下抱住她,“阿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四姐,让她平平安安回来跟你们见面。”

    “凌云,咱们该启程了。”蓝星在门外高声提醒。

    一家人送凌云到门外,看着他坐上马车,渐渐消失不见。

    凌三郎搀扶着凌婆子,“阿娘,回屋吧,五弟过得很好,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是啊阿娘,如今家里也算是苦日子过到头了,日后会更好的,您别伤心了。”凌二娘也跟着劝。

    她想不到,几年后再相见,五弟会坐着马车回来,带来大笔银子,还给家里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最重要的是,把三弟给赎了出来,她这几年拼命挣钱,只为贴补家中,攒钱给三郎赎身。

    好不容易攒够了五两银子,那户人家不放人,硬要二十两银子。

    幸好小五回来得及时,吓退那家人,成功将瘦骨嶙峋的三郎赎了回来

    如今有小五在,她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这几年为了家人,她好累,但又不敢停下来。

    五日后。

    蓝星和凌云二人才回到京城。

    这日下午,舒瑶正躺在葡萄架下的摇椅上乘凉,一边吃着现摘葡萄。

    葡萄架搭在宽敞的东跨院一角,葡萄陆续成熟后,舒瑶经常来这底下乘凉。

    泽兰和冬青两人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给葡萄剥皮,果肉放在迷你冰鉴内的瓷碗中。

    葡萄在里面放置一会儿,用勺子挖着吃,清甜凉爽,真是太舒服了。

    半夏过来禀报:“主子,蓝星和凌云回来了。”

    “回来了?走,咱们回去,葡萄不用剥了。”舒瑶起身回了琼华院。

    蓝星二人在正厅等候,见主子进屋,跪下行礼:“见过主子。”

    “起来吧。”舒瑶绕过他们到正首位坐下,“交代的事可办妥了?”

    “幸不辱命。”蓝星将斜跨着的布包取下来递给泽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