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这个太子不正经 > 第705章 对高句丽的举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涉及到王位的,那都是狗脑子能打出来。

    对于这点,李承乾一点不奇怪,大唐都这样,别说高句丽了。

    其实高句丽一点都不强,只不过被神话而已。

    当年隋朝打不过高句丽,那是被活活拖死的。

    杨光想证明自己,却没按死国内的所有世家,导致背刺不断出现。外加当时他的政策过于超前,百姓承受不住。

    现在李承乾的政策也是一样,修路难道不劳民伤财吗,肯定劳民伤财的。

    还有漕运,清理运河就用了不少人,只要给钱,给吃的,百姓就不会觉得苦。

    政策的偏见而已。

    听到高基麻的话,李承乾开始思索怎么能再点一把火。

    高句丽的大王子是个废人,二王子也不行,只有个小王子。

    其他的儿子多半都是和高基麻说的一样,那是真的死了。

    “高句丽要乱,怎么乱?”

    “殿下,高句丽乱不乱,那不是殿下您说的算?”高基麻差点把脸贴到李承乾的腿上,那狗腿的表情,让旁边怜心都嘴角抽搐。

    比当狗,自己还太年轻了。

    “不,你懂我的意思,如果我想乱,你能帮我?”

    “能!”高基麻很肯定。

    高句丽从前年开始已经乱了,各个城池之间不受节制,城主都有自己的兵权,好多城池几年没税赋。

    说的简单点,现在高句丽处于诸侯群起的时代。

    这样只要高延寿一死,那些不安分的各个部落的首领到时候绝对会站出来。

    他们可不是好人,原本都是部落的可汗,你高延寿又不是天可汗,为什么要听你的?

    活着听你的,死了,你抬个小娃娃上台,还要我们听你的?

    不可能!

    所以高基麻有信心。

    很好。

    李承乾也有信心了。

    搞死高延寿简单,下毒,暗杀,什么都可以。

    “唉不对,高延寿一死,高句丽乱了,那么新罗呢?”

    李承乾想到个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高句丽一个裤衩子的盟友,新罗。

    新罗和高句丽都占据版图的一个角落,两家亲兄弟,新罗不会看着高句丽灭,毕竟没了高句丽他们就要直接面对大唐。

    这就是个大问题。

    高基麻腆着脸一笑,“殿下,高延寿的妃子乃是新罗王的姐姐,也是小王子的生母。”

    “如果这三人一起消失,新罗肯定会对高延寿动手,那时候不用我们动手,已经垂死的高延寿挡不住。”

    嘶。

    李承乾倒抽一口气,没想到这个眼前的高基麻比自己想的狠。

    利用新罗和高句丽之间的桥梁挑起两方猜忌,高延寿不死,儿子死了,新罗王的姐姐也死了。

    高延寿将面对的是新罗的质疑声。

    倘若这个时候,李承乾再煽风点火一把,那高句丽是什么样真不好说。

    不过,底牌在手,李承乾不一定要这样去做。

    他还有个更好的主意。

    盐!

    高句丽也好,新罗也好,都缺盐。

    从渤海湾到两个王国,船队只用两天时间就可以。

    “你什么时候回去?”

    “小臣听从殿下的安排,殿下说什么时候,那就什么时候。”

    高基麻是个当狗的不二人选。

    “很好,我交给你一项任务,给高延寿和新罗王传个消息,大唐将对新罗和高句丽开放盐的买卖,可以用牛羊或者其他牲畜来换。”

    “各种玉器,绸缎,只要有用,都可以换。”

    “殿下您这是?”高基麻奸诈,却没有太多的智商,分辨不清李承乾打算干什么。

    李承乾打算捞一笔,把两国先榨干再说。

    “此事你不用过问,你只管和高句丽国内富商说,大唐可以允许他们交易任何物品,除去铁器之外,各种用品都可以换,甚至包括女人!”

    这是个最大的诱惑。

    高基麻也舔舔嘴唇。

    女人在这个时代属于特殊的存在。

    高句丽想发展,必须要人口,然而现在内乱开始,他们不会有发展的机会。那些小可汗们眼光都在自己的领地上,原本就过得抠抠搜搜,现在有大唐的交易通道,所有人都会发疯。

    “殿下,如此当真?”

    “当真,你先回去,详细的计划明日我让人和你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尽管和那些可汗商贾贵族说,把我们大唐的好都说一遍,能说多好就说多好,懂吗?”

    “懂!那殿下,小臣告退!”

    高基麻弓着背离开。

    见他走出去,李承乾冲着怜心点点头。

    高基麻是个墙头草,大唐强就倒向大唐,大唐弱就换一家。

    这样天生带反骨的人,李承乾不放心。

    怜心意会,自己走出去安排一番。

    李承乾没在鸿胪寺多留,让怜心送了点东西给下属,他溜达到中书省。

    老李决定发展格物学,问题是发展格物要说服几个人。

    房玄龄等人表面上支持格物,内心却对此不以为然。

    道理都知道,作为老一辈的儒家学说继承人,想打破自身的观念并不简单。

    ......

    中书省,政事堂。

    老李一大早就来到政事堂,手背在背后,旁边王升抱着一副卷轴。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

    “房玄龄,昨日楼外楼发生的事情你可知晓?”老李走到窗口位置,太阳刚升起,带着和煦的微风吹进屋里,驱散了不少味道。

    政事堂有七个房间,其中三个是用来放卷宗的地方,还有两个是休息的房间。许多官员都是直接在政事堂休息,回去一来一回太麻烦。

    老李站在窗口,不是想说味道大,味道确实很大,但是他不能说出口。

    房玄龄刚睡醒,脸上还有枕头的红印。

    “陛下说的是昨日的事情?昨晚才送来,大理寺已经派人盘查此事,那个老者身份成迷,一直还没消息。”

    “你看看这个,你们没事的回家休息休息,不用整日都在政事堂,太子曾说过,劳逸结合才是正途。”

    “我等谢谢陛下挂怀,事情繁多,来回麻烦。”

    “算了,朕也不逼你们,自己身体看着点,中午给你们送点参汤。”

    “都过来看看这个。”

    老李让王升把地图打开,昨晚王升大半夜都在东宫的书房,把地图复制下来。

    不是很详细,大概能看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