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坏蛋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 第一百零六章 “窑工”侍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由太子代为殿试?这成何体统?”

    “太子尚未掌国,怎么会有资格代替皇帝陛下代为殿试呢?这不是胡来吗?”

    “……”

    不仅是满城的民众开始议论纷纷,就连此时皇上的养心殿外都已经集聚了大批官员,嚷嚷着要面见皇上,但出门迎接的却是陛下,身边的近臣大宦官魏阚,他笑着以陛下,身体不适为由替赵楷拒接了迎客。

    魏阚笑着推开养心殿大门,原本闹哄哄的门外顿时一片噤声,所有人都不由得后退两步。

    “魏公公,还请劳烦通报一声,我等要进去面见皇上。”有官员道。

    魏阚缓缓笑道:“皇上此时已经不在养心殿,各位还是请回吧。”

    “公公,皇上此举是否太过于儿戏了?将殿试交给还未曾处理过任何国事的太子殿下……”

    不等官员说完,魏阚就太守打断了他,接而道:“陛下的意思,难道大人想抗旨不成?”

    魏阚仅此一句话,就让前来的官员噎住了。

    “各位有事递折子上奏便是,如此闹哄哄的齐聚于此是何居心啊?难不成想要造反?”魏阚眸子微眯,眼神中爆发出一丝丝冷意。

    这让还有想要开口的官员彻底没了胆量,早就听闻这个老宦官的实力不俗,在京城上下鲜有对手,若非不到万不得已,还真没有人愿意碰这个刺头。

    况且,老宦官不仅仅充当着皇帝陛下的掌印太监,还做了其二十余年的贴身侍卫,这二十年中前来刺杀皇帝赵楷的人不计其数,但始终无一人能够伤到他,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这位实力深藏不漏的老宦官。

    而此时,这场大考的最大受益者赵牧,正提着一壶酒,坐着马车晃悠悠前往城外的一处小屋。

    好似城中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风和日暄,杨柳依依。

    在距离城外三十里处,有一座破败的林中小屋,屋内的主人此时正手持鱼竿,坐在一处池塘垂钓。

    那人头戴斗笠,一袭白衣已经有些发黄,坐在岸边昏昏欲睡,身旁的鱼篓空空如也。

    那人歪了一下脑袋后,重新惊醒,原来是上钩的鱼儿又跑掉了,他伸了个懒腰,悠悠道:“得,今儿又得饿肚子了。”

    与此同时,他的身后响起了一阵马车声响。

    白衣中年男子回头望去。

    却见太子赵牧跳下马车,冲那人晃了晃手中的酒壶,“白先生一人垂钓却无酒相伴,岂不寂寞?”

    书生白黎笑着摇摇头,扭回脑袋,望着平静无波的湖面,笑道:“有酒也好无酒也罢,有此美景倒是先醉了一番。”

    赵牧笑呵呵自顾自坐到了中年男子身旁,将酒壶放在了两人中央,喃喃道: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需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中年书生白黎,跟着道:“幸遇三杯酒好,况奉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随后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片刻后,白黎收敛了笑容,从容不迫道:“殿下只身前来送酒,在下感激不尽,只是不知道这壶酒的名字叫做什么?”

    赵牧也跟着收起笑意,正色道:“办学宫。”

    “办学宫?”

    赵牧伸出三根手指,继续道“先生那日开玩笑说,要请先生出山,至少得需三壶酒,三壶酒代表着我接下来即将为大周、或者是先生需要帮助我为大周做的三件事,第一壶酒就当是你我相识的见面酒,我先做了,就当是送给先生的见面礼。”

    白黎提起酒壶狠狠灌了一口,随后抹嘴道:“第一壶酒的确浓烈,让天下女子抬头,分量不低,那这接下来的一壶酒?”

    赵牧抬眼眺向远方,神色神往道:“现在的这壶酒的名字,就是办学宫,我想效仿曾经的大燕王朝,开创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甚至要远比当年的大燕更加繁荣的读书风气,我要让整个天下人人有书读,人人想读书,人人皆能读书!让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彻底成为历史,我要让北边的蛮子,西边的大楚,好好的听一听我大周的朗朗读书声!”

    白黎愣了愣,扭头看了一眼那个一脸认真的年轻人,呵呵笑道:“好大的口气啊!”

    赵牧反问道:“先生不信?”

    白黎只是没来由笑了笑,没有搭话。

    两人就这么无言的坐了片刻,赵牧双手拢了拢袖子,自顾自道:“先生若是见过另一个时代,就会相信,这并非是什么难事了。”

    远处春波悠然,有白鹤齐飞。

    没有理会赵牧的奇言怪语,白黎只是缓缓收起了鱼竿,随后站起身叹道:“该回家了,家贫没有什么东西招待殿下,就先请殿下恕罪了。”

    赵牧笑着点了点头,“那就不打扰先生,过几天等春闱大考尘埃落地后,便会带上第三壶酒前来拜访。”

    中年男子笑着点头道:“我很期待你的第三壶酒。”

    说罢提起鱼竿,头也不回地走向破旧小屋。

    赵牧站在岸边望着波澜不惊的湖水,像是在思虑着什么,足足站了一个时辰之久,随之才回头坐上马车,驾车回宫。

    赵牧前脚刚走,中年男子就跟着走出房门,望着前者离去的方向,感慨道:“天下读书声……实在是好大的口气,但我白黎要做的事岂能是小事?都说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但我却认为蚍蜉撼树可敬不自量!赵牧……大周……我倒是觉得有些意思。”

    赵牧刚刚回宫,就听到了群臣聚集养心殿的事情,不免觉得有些可笑,这群只会四处嗡嗡嗡的苍蝇,半点国事漠不关心,倒是对自己的切身利益看的比性命都重要,好像他赵牧只要稍微占到了哪怕一丝的便宜,就好像要了他们的命一般!

    于是原本安排在三日后的殿试,便被赵牧提前到了明日,给众人当即添上了一把火。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场看似最大失利者的李甫,却依然没有什么动静。

    当然,老四并非没有什么动作,在此次春闱大考的新晋者当中,有不少是赵志山安插,进来的人。

    对此,赵牧甚至懒得去管。

    礼部过后,他的目光就要盯向吏部了,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等,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大考过后的任免调动事物,极为重要。

    先前赵牧在郊外的河边,所思虑的正是吏部的事情。

    吏部作为六部之首,一直都被李甫牢牢抓在手中,要想拿下吏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此时,一个圆滚滚的胖子,从门外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殿下,殿下!许久不见,殿下瘦了啊!是不是这些时日殿下操劳礼部的春闱一事,让殿下太过伤神了?可惜属下这段时日没能在京城助殿下一臂之力,属下真是罪该万死啊!”

    赵牧看着那个跪在自己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胖子,有些无奈道:“起来吧刘浩气,先前拖你去办的事怎么样了?”

    刘浩气站起身来,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从怀中掏出一本密碟,道:“还别说,吏部尚书这个袁山涣老东西的底细还真是难搞,属下集结大理寺以及早年间安插在皇城内外的部分暗碟,才查出这人的底细,但这个老狐狸并没有什么把柄,若是用妻儿要挟的话……恐怕会让其狗急跳墙过犹不及……”

    赵牧面色有些凝重,道:“本宫也听闻袁山涣虽然是李甫的人,但此人一向行事小心敬慎,况且他乃朝廷正三品大员,想要拿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此次吏部任用官员的走向,事关重要,本宫决不可放手,否则就是前功尽弃……”

    “的确如此,但拿下袁山涣虽然不易,但我们可以从一人入手。”

    赵牧脱口而出道:“吏部侍郎钱祝?”

    从外地赶回就第一时间前来面见赵牧的刘浩气,点了点头,断定道:“没错,此人是个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小人,且在吏部当中权柄很大,上次前来东宫道贺的众多官员当中,就有此人,殿下不妨从此人身上下手作为突破口,对其威逼拍诱。”

    赵牧眯了眯眼眸,顺手接过了刘浩气手中的谍报,随意翻阅了几页,随后陷入了沉思。

    吏部侍郎钱祝,出生于北边的少数名族骨利部落,长着一双碧眼金发,于十六年前骨利部落归顺大周时,入京为官,一路从一个小小的八品小官,坐到了如今的位置,算是大周的异族里面,走的最高的人之一了……

    …………

    在京城的一间不起眼的宅子里,宅子的主人刚刚从养心殿归来,本来他是不想去的,毕竟这种事情有闹事之嫌,再者他刚刚才去了趟东宫的宅院,虽说并未如愿见到太子殿下,可总是表明了自己的一个态度,而自己现在又去养心殿对太子发难算是个什么事?

    没办法,朝堂纷争不就是这般翻脸不认人?再高的高官厚禄都比不过自己的小命,不过这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子想的很开,现阶段,谁对他有利,他就向着谁,并非他去了一趟东宫,就是在对太子殿下表示着什么。

    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对于赵李双方的重要性,谁不知道吏部尚书袁山涣是个雷打不动的四皇子党?

    至于自己嘛……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待价而沽”。

    “灵儿,爹回来啦,让爹看看你在用功学习没?”

    中年男人还未来得及脱下一身蓝袍,就奔向自己才年仅十二的小女儿所在的书房中去。

    小丫头长得粉粉、嫩嫩的,红扑扑的鹅脸蛋尤其可爱,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双透露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最为惹人怜爱。

    与常人不同的是小女孩儿的发丝,与他老爹一样是金发,并且脸上的骨骼也与大周的常人不同,能够一眼就能分辨出,小女儿并非纯种大周人。

    小丫头名叫钱灵灵,是钱祝老来得子的独女,在这些年当中,小女孩儿也因为血脉原因,时常遭受到同龄人的歧视,都骂小丫头是妖精,还有些骂的更难听的富家子弟,就干脆要让小女儿滚出京城了。

    时常让小丫头暗中苦恼不已,但又不能让爹爹担心,所以常常都忍着泪水不敢说。

    小丫头听到自己老爹的声音后,立即从凳子下一跃而下,欢天喜地的冲门口冲去,“爹!灵儿已经抄完《诗经》的前两卷啦!爹答应我的奖励呢?”

    说着小丫头伸出了肉嘟嘟的小手,将手掌摊开,一副兴师问罪的索要架势。

    刚刚回府的吏部侍郎钱祝一把抱起自己的女儿,对着那粉扑扑的脸蛋狠狠亲了一口,笑呵呵夸赞道:“真是爹的好女儿,爹答应你的当然会算数,喏,这是爹在杨家铺子给你买的糕点。”

    钱祝说着递出来一包油纸包裹的糕点。

    钱灵灵这才喜笑颜开,接过爹爹手中的糕点缓缓拆开,将那十分诱人的桂花糕掰下一大块,先递向了爹爹的嘴边,“爹爹也尝尝。”

    钱祝刚想拒绝,就看到自家女儿那嘟囔着的小嘴巴,于是一时心软,吃下了女儿递过来的糕点,随后还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得夸杨家铺子的糕点就是不俗,下回一定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多买些,但前提是小丫头一定要多识些字才行。

    小女孩连忙点头答应,随后又从糕点上掰下来一大块,自顾自嘟囔道:“这个是娘亲的,剩下这一块是我的。”

    分好这块儿糕点之后,小女孩儿这才拿起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一口吞下,顿时双眼放光,最后还意犹未尽地嘬着手指头,恨不得连最外面一层的油纸都给吃下才甘心。

    钱祝一脸宠溺的摸着小女孩的脑袋,看着她的行为有些哭笑不得。

    而这时,从屋中走出一个身材端庄丰韵的女子,望了一眼院落中的两人,道:“老爷回来了?”

    钱祝点了点头,回应道:“夫人,回来了,还给灵儿带了糕点。”

    小女孩看到那妇人后,连忙将手中剩下的糕点近乎飞奔着递了过去,笑嘻嘻道:“娘,给你留的。”

    妇人深知自己女儿的脾气,所以也没拒绝,大大方方地接过了糕点,只不过没有跟自己女儿一般狼吞虎咽,而是小口小口地吃着。

    “咋样?娘亲,好吃吧?”小女儿一脸兴奋道。

    妇人点了点头,“好吃。”

    钱灵灵这才嘿嘿一笑,“那下次让爹多买点,爹每次都这么扣,只买一点,让娘亲都没吃够。”

    “好,娘亲说说他,真是的,怎么当爹的,对自己女儿都这么扣,活该女儿更喜欢娘亲一些……以前当窑匠的时候,是没办法,日子过得苦点就苦点,怎么现在过上好日子了还这般抠搜,看看那身衣服,都穿多少个年头了?也不知道换……”

    听着自己夫人与女儿的唠叨,钱祝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并没开口。

    但嘴上不说,心里甜的跟蜜饯似的。

    当年自己不过是北边一个穷地方的窑匠工人,一穷二白,后来哪怕机缘巧合之下进了京城,结识了眼前这个女人,而对方并未嫌弃自己是穷苦出身,反而接纳了自己,这两人一相伴就是二十几载,可以说没有钱夫人,就没有现在的钱祝。

    “好了灵儿,去书房学习去吧,须知学无止境,不可以懈怠。”钱夫人摸着小女孩的脑袋,宠溺道。

    “好嘞,遵命娘亲大人!”小女儿领命之后就飞奔去了书房。

    随后妇人便走到了钱祝跟前,帮其整理了一下衣襟,一脸心疼道:“一天天的别太累了,学着别人点,要知道怎么偷懒。”

    钱祝并未接过妇人的话头,而是没来由道:“夫人,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夫人脸微微泛红,嗔怒道:“说这些干什么?”

    钱祝道:“这些年你嫁给我,受到了不少非议,这些我都知道,你当年貌美如花,追求者何其多?没成想最后竟然看上了我这个异族,还是个穷小子,这些年那些闲言碎语光是我都听到不少,每次一听到心里就不是滋味。”

    夫人温柔道:“日子是咱们过的,听别人这么闲言碎语多干什么?再说了现在不正是证明我当年眼光好吗?瞧瞧你现在多出息,别人那是妒忌呢!”

    钱祝眼眶微微有些泛红,“夫人,能娶到你,真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钱祝在朝中有个人皆心照不宣的外号,那就是“窑匠”侍郎,只因钱祝出身贫苦,在北方做了七八年的窑匠,直到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得以如朝为官,才有今天的成就。

    有传言说,当年是他的夫人,倾尽全部家产,为当时的穷小子卖得了一个九品小官,钱祝这才得以入士,不过这人虽然出身低微,可争气是真争气,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九品小官一路走到了今天。

    做到了如今的朝堂正四品大员。

    妇人盯着钱祝良久,犹豫片刻后还是开口道:“我听说,你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又在城外买了一栋宅子?我多次劝谏你,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可过分贪取,须知一家子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钱祝拍了拍妇人的后背,笑着柔声道:“夫人,论勤俭持家,我比不过你,可要是论做官,可就要比夫人强上那么一点了……我之所以贪财敛财,为的就是能够在这动荡的朝廷中保全我们一家的安危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