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的跨洋求学物语 > 第15章 第一个大考周(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野马闻从面色上看上去,应该考得还行。至少没满脸铁青。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他大概九十出头,基本上不会影响他最后拿A。

    我和他聊着哪些地方容易错,哪些地方我和他的TA改的时候难易程度不一样。

    “诶,你知道伐,我认识个大佬,中国人,可惨了,对的都能给改错。”

    “不至于吧,TA能XX到这个境界?”

    “真的呀,我不骗你的呀。他如果认真看看,其实卷子有九十几分的。我已经劝他去Challenge了。”

    “谁啊谁啊,那么猛?”

    “我其实也不知道他叫啥。。。他IEA坐我旁边来着,我才认识他的。。。不过他人可大佬可聪明了。”

    “。。。”

    我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操作就很“野马闻化”。他这个闷骚包,确实做得出这种和别人认识,但是又不知道别人叫啥的事情。

    “诶,等等,他来了。。。兄弟兄弟!!!”

    闻总抬头看了一眼,正好野马韦倒好饭还了盘子要出去。

    我一下子明白了。

    “哈哈哈哈。你咋说的是这个垃圾人啊。他活该,谁让他不好好听课按规矩办事的。”

    “DK我X你X,我又没做错,先不和你BB了,我先去Challenge了,IEA真的XX。”

    等他走了,我就和野马闻介绍起了这个韦老板。不得不说,有他在的时候,大家的素质就十分感人。

    然而,欢乐的时光对我来说也没过多久。本以为材料科学不会那么离谱,但是下午就发卷子了。。。

    均分六十几,我七十几。

    真实的分数,不真实的心态。

    材料科学这个课在那个时候还很抽象。A线到了最后都没公开,大家只好根据93是A这个玩法去猜。所以看到七十几,我大概估了一下作业能拿多少,随堂和实验能拿多少,算了算后面两次考试和大考要多少分才可以A。

    不出意料,第一次那么惨,后面每次要90+才能总评93。

    然而第一次的分数就那么抽象,后面的分数估计就更加魔幻了。

    本来拿到卷子,我还想看看是不是改错了,然而看完卷子,我才知道TA还是手软了。很多模棱两可的,他把能给的分都给了。就这样,整个班级平均分,甚至所有的四个班级,可能都是这样惨。

    回到宿舍,阿健看我一脸大便脸,大概就猜到我材料科学考得不好了。

    “DK,今晚叫个外卖改善改善伙食吧!红蓝还是金鼎楼?”

    “行吧行吧,今天不做人了,反正明天就一节数学课和CAD,CAD我早就干完了。。。吃金鼎楼吧,金鼎楼炒菜好吃。”

    每周只吃一次外卖,是我给自己定的小规矩。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所以比起别的中国留学生,学校食堂交了钱不吃,最后mealplan全都浪费,我还是一直吃食堂的。偶尔叫点中餐过过瘾,也是只有到了憋不住的时候。

    学校周围有三家中餐馆做外卖,一家红蓝是川菜,金鼎楼是混合菜,旺角是中式快餐形式的。

    曾经我和别人吹牛做梦的时候,有想过,吃红蓝的盖浇饭,配金鼎楼的炒菜,然后喝旺角的奶茶。那样一顿饭才是过瘾。。。其实三家中餐,水平也就那样,但是因为没有别的选项了,一般要打牙祭也只能三家里面挑。

    晚饭是蒜泥白肉和白切鸡,一般我和阿健一起点外卖,都是一人一个菜,然后配着送的白米饭吃。就这样,一顿饭折合人民币都要200。(带外卖费和小费)

    吃完晚饭,因为考完试,没有什么作业要做,我就和阿健一起吃鸡。不得不说,可能失去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也没想到我和阿健的第一次真的吃鸡是那个时候吃到的。

    本来第二天的数学课我想翘掉的,但是晚上我去对门惠胖胖那边,他不知道受了啥刺激,非说他不干,让我和他一起去。我好说歹说都不肯帮我去听,我也说了后面可以他休息我去蹲点。他非不肯。

    虽然不帮才是本分,帮了是情分,但是因为下午的材料科学,加上这个,就搞得我十分自闭。

    回了房间我竟然开始提前做起下周的作业了。可能这就是否极泰来:一个人极度讨厌学习,反感学习到极致,他反而会开始认真学习。

    数学就改得没有那么快了,可能因为数学的课纲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所以有每个老师喜欢的阅卷速度,就不会像IEA这种全部Session都统一课纲的有个统一的出分时间。

    这,就可能就是RPI最大的BUG了。很多为了GPA好看的人,会避开那些雷坑教授去选课。理论上讲,大家最后的给的等地标准应该差不,但是所有细小的差异累计起来,就会导致最后的最后,有些人可以轻轻松松3.9X毕业,有的人要死要活才只能有个3.8X。

    要说这种弹性不公平呢,他也确实没有那么不公平,因为每个教授确实应该有一些他对于那节课应该教啥,如何给分,侧重的知识点又是哪些,有个相对独立的判断。

    一节课能讲完的知识点其实相较于教授们知道的应该可以囊括在那个课里的知识点,其实是非常地有限。所以导致了每个教授最后会有自己的课纲,自己觉得应该着重理解和记忆的部分,以及自己的给分方式。

    我的微积分2是Jinkenson教授教的,一个标准的英国白人,金发碧眼,但是是定居美国。他的微积分2的课纲就和别的Kam教授啦,Kopiski教授(我也不知道怎么拼),等等等等的都不一样。

    虽然不是最难的,但也是属于比较难的Cal2了。坏处是拿高分难,好处是东西学得好,理解得也透彻。在RPI三节纯数学系的课,两节是跟着他学的。

    微积分的出分是在第二周,不出意外,均分八十,我一百。数学这种东西,都是大题的话,会做,就基本上知道自己多少分了。稳健的很。

    心理也不出意外,39\/45,告别了A。所以就直接默认B最后PNC了。从此,我的课表上就等于少了这一门课,就算去听课,也是摸鱼赶别的课的作业了。

    这种学习态度着实不好,而且对不起那么贵的学费,不过我太懒了,就实在改不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