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6章 情报部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虏刀,今赏赐于你,倘使你能奋勇杀敌,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名将!”

    朱棣这个人最讲究的就是赏罚分明,重赏重罚就是他带兵的原则,破格越级提拔这个赵深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毕竟赵深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五品武节将军,和在座的这些燕王嫡系将领比起来,还差的很远,但朱棣将破虏刀赏赐给他,那就是另外一层含义了。

    对于朱棣而言,这柄破虏刀极具象征意义。

    想当年,在朱棣刚满二十岁的时候就北伐蒙古,在漫天风沙之中生擒了蒙古大将索林帖木儿,并且缴获了这把刀。

    那一仗,是朱棣的成名之战,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战绩。

    现如今,朱棣却把破虏刀赏赐给了同样只有二十多岁的赵深,分明就是提拔重用之意。

    这把刀,不仅仅只是一种赏赐和荣耀,还寄托着朱棣对赵深这个年轻将领的期望。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颗年轻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好了,全军休整三日,你们都下去吧。”

    “末将告退。”

    十几个燕军大将退下之后,朱棣脸上的刚毅果断之色顿时一扫而空,满面疲惫的瘫坐在椅子上:“老二,你说说,这一仗咱们为何能够大胜?”

    “自然是因为将士勇武,父王料敌如神……”

    “此间只有你我父子二人,就不要说这样的奉承话了。”燕王朱棣遥望着账外无边的夜色,说的语重心长:“我军与南军苦战两个月,始终未有存进,难道说以前将士们就没有好好打?

    难说我以前就不能料事如神?”

    “这……”朱高煦挠了挠后脑勺:“反正咱们是打胜了。”

    对于儿子的这个回答,朱棣显然很不满意,不得不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所谓料敌如神,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要不是我及时知道了对手援兵的准确消息,我拿什么料敌如神?”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棣提前知道了对手的重大战略部署,所以才能够因势利导打出了一场辉煌胜利

    虽然朱棣一直都很重视情报工作,但这一次的事实证明,他对于情报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传我的命令,升孙扛旗为五品镇抚。”

    孙扛旗,就是孙成岩的诨号。

    听到这个命令,连朱高煦都懵了:在这次战斗之前,孙成岩和他的手下及时传递情报,确实是有功的,但把他升为五品镇抚……哪怕这仅仅只是一个头衔,也不合适呀。

    因为孙成岩所在的安北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队,而是一个外围的派出性机构,差不多也就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特务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六品的衙署,却一下子把孙成岩提拔成五品官,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特例呢。

    “再厚赏孙成岩部。”

    不仅破格提拔了孙成岩,还要给他重赏,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大合适呢?

    朱棣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只是出神的望着外面的夜色,幽幽的说道:“夫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微妙不能得间……”

    朱棣自幼就受过非常系统化的军事教育,他说的这几句正是出于《孙子兵法·用间篇》,说的就是间谍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军队当中,没有什么人比间谍更加重要,要把最丰厚的赏赐留给己方的特工人员,这是一个才智过人的统帅应该知道的常识。只有对特工足够和谍报工作足够的重视,才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大用处。仟????d

    两军交战,固然是前方将士浴血拼杀,但情报和后勤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今日朱棣特意升了丘福的官,就是对于后勤的重视。现在又对负责情报工作的孙成岩高封厚赏,也是这个意思。

    大战方歇,朱棣已经十分疲惫了,他拿出一份有功人员的名单交给了朱高煦:“这是孙扛旗草拟的有功名单,你按照名单斟酌赏赐去吧。”

    这种赏赐低级有功人员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朱棣亲力亲为,让朱高煦交给论功司去做也就可以了。

    朱高煦看了看名单上的那些名字,基本上全都是一些熟人:毕竟在安北所当差的基本都是从朱棣亲兵当中挑选出来的,朱高煦对于这些人的名字已经很熟悉了。

    只是这个陈长生……

    朱高煦从来都没有听说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这么一个人。

    不过从孙成岩拟定的有功人员名单上来看,这个陈长生的排名还很靠前,应该是孙成岩新近招募来的吧。

    朱高煦本就不负责情报情报工作,对于陈长生这样的小人物他一点都没有在意,只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把这份名单交给了军中的赏功司……

    这是陈长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燕军的“官方文件”当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