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9章 犯了众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颈鹿是不是麒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说它是麒麟。

    其实群臣又何尝不知真相,这玩意儿和古籍的描述确实像,但都知道麒麟绝不可能长这样。

    不过,官场之上,个个都是人精,谁也不会在这事儿上较真儿。

    加上这大家伙谁都没见过,即便真有那个心,也无法证明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一时间,长颈鹿成了全场焦点。

    它也不怕生,呆萌呆萌地看着众人,十分讨喜。

    朱棣欲借此达到政治目的,为了出海的政治正确,当即命画工为其作画,并让解缙附上颂文

    他深刻意识到这是个宣扬国威,提高自己统治地位的大好时机,于是在筵席散后,让人牵着这头麒麟在京师逛。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帝王都十分注重百姓的认同感、归属感。

    圣君出,祥瑞降!

    这头麒麟的出现,正好能达到这一目的,朱棣自不会放过。

    京师大街上,万人空巷。

    百姓淳朴,却也愚昧,他们没有见过麒麟,也没见过这玩意儿,天子、官员都说这是麒麟,那它就是了。

    即便一些稍微有见识的,也不敢和朝廷对着干,甚至部分人为了彰显自己,也表示这东西就是麒麟,自己曾见过。

    就这样,大家都认准了这就是麒麟。

    当所有人的认知达成一致时,那事物的本质就不重要了。

    无论是长颈鹿,还是麒麟,都只是个名字罢了,所谓瑞祥,也是人们赋予的。

    所以,把长颈鹿当做麒麟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想通这些,李青释然一笑,回家拉上几女看热闹。

    “哇,好大!”婉灵吃惊道,“麒麟居然这么大!”

    怜香红袖也满脸惊诧,她们从没想过,世上还有这么高大的动物,不过想到这是麒麟,又释然了,神兽嘛,越离奇,越符合常理。

    在这个没有高楼大厦的时代,‘麒麟’妥妥的鹤立鸡群,即便人潮汹涌,百姓依然能看清它的模样。

    麒麟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开心不已,认为祥瑞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于是乎,麒麟成了京师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加上以讹传讹,麒麟从两丈多高,传到了五丈。

    百姓这么传,朱棣也愿意让他们这么传,等消息传出京师,麒麟的高度已不可想象。

    ……

    夏原吉忙得脚不沾地,但忙的开心,忙的痛快,这次宝船带回来的财富太多了。

    除了大量的金银、玛瑙、翡翠之类宝物,还有胡椒、紫檀等许多在大明珍贵且稀缺之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大明珍贵的东西,在海外诸国却不是,此外,半数以上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收获颇丰。

    那长数十丈,宽十数丈的宝船船舱,几乎装的满满当当,外国人不稀罕这个,他们稀罕的是大明的丝绸、瓷器……

    夏原吉嘴巴都要咧到耳朵后了,这是要发啊!

    百姓穷,可富绅却都富得流油,只要有好东西,不愁没人买。

    “这下国库有钱了。”夏原吉一脸欣然,嘀咕道,“就算皇上再能花钱,一时间通,况且,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沉默良久,道衍开口道,“皇上,不若折个中,迁都长安,亦或天下之中的洛.阳。”

    朱棣摇头拒绝:“朕不是让你们折中的,迁都北平,朕势在必行。”

    道衍:“……”

    见二人不说话,朱棣有些恼了,“你俩平时一肚子坏水儿,这会儿都去哪儿了?”

    李青苦笑道:“皇上这是个死结,不管用什么手段,他们都不会同意的,除非……”

    “除非什么?”

    “硬迁!”李青道,“以天子之威、帝王之势,迫使群臣同意。”

    道衍微微颔首,“想让群臣心甘情愿的同意迁都,根本不可能,若要迁都,只能用下策。”

    朱棣无奈道:“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二人摇头。

    “行吧!”朱棣叹了口气,“来人,去传锦衣指挥使纪纲过来。”

    ~

    锦衣卫全面出动,在百官家门口整日整日地晃荡,也不拿人,就那么干晃悠,让群臣心里发慌。

    一连数日后,朱棣再次提出迁都,群臣仍旧激烈反对。

    朱棣也不勉强,只是没过几日,就有几个大官查出重大贪污受贿罪行,被押上了断头台。

    又过了几日,朱棣再次提出迁都,群臣还是反对,但大多数人已经没那么激烈了。

    朱棣依旧不勉强,又咔嚓了几个。

    如是者三四次,当朱棣再一次提出迁都计划,群臣不同意,却也不敢出言反对,个个沉默。

    朱棣以‘不说话便是默认’为由,开始令人招募顶级工匠,建造北平城

    迁都北方这一决策,以李青后世的眼光来看,实乃高明之举。

    因为这样可以把经济化中心,军事化中心,分离开来,形成一南一北的政治格局。

    以军事来管控经济,远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好的多。

    解决了经济、军事盘根错节的局势,于国家大有益处。

    自朱棣之后,北平就一直是华夏的京都所在,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北方的经济、人口、粮食,都远不及南方。

    而迁都北平后,有了官员、皇室,以及大量军队的加入,北方的钱粮根本支撑不起。

    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得凿通、开大运河的口子,以达到供养京师的目的。

    因此,通运河的大工程开始了。

    这次,比之前治洪用的工匠多了两倍有余,足足三十万,钱粮用度那叫一个高,再加上京师的建设,朝廷花钱已经不能用流水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烧钱。

    下西洋是赚了大钱,但以这种花钱速度,也撑不了多久。

    于是乎,朱棣命三宝积极准备,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

    为了筹措贸易货物,让宝船尽快出海,朱棣进一步压榨富绅,君臣关系几乎快到了决裂地步。

    朱元璋狠,朱棣更狠。

    文臣本以为熬走了老朱,春天就来了,结果却碰上了这么个货,死的心都有了。

    俗话说,哪里又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富绅不敢造反,但恶心朱棣还是能做到的。

    于是乎,各种恶心朱棣的事情接踵而至。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