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眼瞅着还要前行,李青有些坐不住了,心道:老四不会是受刺激太大,要去草原和元人玩命去吧?
仪仗人虽多,却远达不到出兵规模,况且,食物补给也不够,真去了草原简直就是送死。
“皇上,咱们要去哪儿啊?”
“居庸关。”
“啥?”李青一呆,“皇上你真要北伐?”
“朕啥时候说北伐了?”朱棣白了他一眼。
“那去居庸关做甚?”
朱棣叹了口气,“选处风水宝地。”
接着,又骂骂咧咧:“娘的,老子要是葬在居庸关下,后世之君谁他娘敢迁回去?”
李青咂吧咂吧嘴,这话没毛病。
不过老四这么一搞,老朱可就成孤家寡人了,细想想,大明十三陵,遥居蓟北,唯老朱一人独守江南,这对一个开国之君来说,实在是……
转念一想,李青又释然了,有朱标、马皇后,想来老朱也不会太寂寞。
李青拱了拱手,“皇上英明
顿了顿,“那娘娘的吉地?”
“待皇陵建好,皇后再下葬。”朱棣轻声说。
李青惊愕,莫说在这时代,就是后世,也没听过人死了,拖上几年不下葬的啊!
他有心想劝上两句,却又不知从何劝起。
……
又行了一日,仪仗来到居庸关下,朱棣登上长城,?望关外。
年近花甲的他,再次雄姿勃发,昔年那个二十出头的燕王再现,豪情壮志,恣意狷狂。
良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间,朕已老了,唉……”
一旁的朱瞻基拍马屁道,“爷爷春秋鼎盛,一点也不老。”
朱棣苦涩笑笑,没理会孙子,继续赏景。
朱瞻基懂事地为其披上大氅,静立在一旁。
许久,朱棣感到一丝冷意,紧了紧大氅,“传钦天监曾从政、刘玉渊来。”
随行太监答应一声,迈着小碎步去了,不多时,一行人赶来,“臣等参见皇上。”
“平身。”朱棣道,“在此地50里内,选一处吉壤,从快从善,差事办妥之后,朕重重有赏。”
“臣等遵旨。”钦天监众人恭声应是,心情激动的不行。
给帝王选陵寝,可是个光宗耀祖的事儿,这些个平时看天象的人,一下子来了这么大的活儿,自然激动。
“皇上放心,臣等定不负皇上所望。”
“嗯,去吧。”
“臣等告退。”
北风呼呼刮着,吹在脸上寒冷刺骨,朱瞻基劝道,“皇爷爷“却很精彩,不是吗?”
朱棣怔了一下,旋即露出近半年来没有露出的笑意,点头道:“是啊,精彩纷呈!”
经过这次北巡,朱棣通透了许多,好些个事儿都看开了,不再那么执拗。
但有时候,身上重担卸下来并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朱棣这样的人。
仪仗到山.东时,朱棣毫无征兆的病了,且病得很重。
朱瞻基脸都吓白了。
李青也心惊胆战,心说:老四你可得坚持住,你的坟才开始修,你先别急着住啊!
不得已,仪仗队只好在山.东停下。
朱棣上吐下泻,好一番折腾,人都瘦了十几斤,在李青的全力医治下,总算是稳定住了情况。
“爷爷,大明离不开你,你可得保重身体啊!”朱瞻基心肝都在颤,二叔还在京师,老爷子要是有个好歹,肯定会出大事。
“放心,朕且活呢。”朱棣道,“继续赶路吧!”
朱瞻基看向李青,李青点头,“皇上已经基本痊愈了。”
“那就好。”朱瞻基松了口气,这才放小太监去传旨。
十日后,一行人返回京师。
一进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就迎了上来,“皇上,臣有要事相禀。”
“说。”
纪纲瞅了眼李青和朱瞻基,硬着头皮道:“还请皇上屏退左右。”
“嗯?”朱棣脸色沉了下来,不过并未动怒,挥了挥手,“你俩先退下吧!”
“臣遵旨。”
二人拱了拱手,退了十几米,却并未离开。
纪纲见俩人退了,又没完全退,不由暗暗叫苦,但见皇上耐性将近,只好说道:“皇上,户部夏原吉、吏部蹇义、内阁杨士奇……私谒太子,意欲不轨。”
他声音放得极低,自信二人听不见。
“嗯,知道了。”朱棣点点头。
纪纲都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多疑的永乐大帝吗?
“皇上……”
“好了。”朱棣摆了摆手,他看得明白,纪纲这是被老二收买了,敲打道:“解缙如何?”
纪纲一愣,旋即,难掩失望的拱了拱手,“臣明白了。”
~
“青伯,你听到那家伙说的啥了吗?”朱瞻基小声问。
“他说你爹私谒官员,意图不轨。”
“啥?”朱瞻基惊讶出声,接着,又连忙压下声音,杀气腾腾道,“这混账有取死之道。”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你觉得你爷爷会信他一面之词
“万一……”
“放心吧,你二叔成不了气候。”李青伸了伸懒腰,“看着吧,他工具人的使命已经完成,不日就将就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