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西晋末年五胡入华,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执政,已过去了一百多年。
这一百多年里,北方各民族之间一直处在相互征伐、仇杀的动乱之中。同时,北方各民族在相互征伐中也认识到,谁也不可能把谁亡族灭种,要想维护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必须注重吸收异族的先进成分,为我所用。
没有文化支撑的国家,再强盛也只是昙花一现。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执政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深知,治理北魏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方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
为推进汉化改革,429年,拓跋焘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组,正式恢复魏晋时代的中央行政制度,设置左右仆射、尚书等官职。
仆射(pu ye),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魏晋以后,仆射相当于副相的地位,仅次于尚书令或录尚书事(国务院总理)。但实际上,仆射基本上就相当于首相。为何?
因尚书令或录尚书事地位太重,皇帝不喜欢大臣的权力过于集中,所以尚书令或录尚书事的位置一般都空着,仆射以副职身份主持工作,那就是实际上的首相了。仆射、尚书,是典型的汉族官职。
431年,拓跋焘在北方取得败柔然、降高车、灭胡夏等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后,又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方略。如何修文?
拓跋焘选择了在北方已失去魅力良久的汉家儒学。
拓跋焘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用儒家学说统治人民的思想,并大
量吸收汉族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这些知识分子主要有:范阳卢玄、渤海高允、赵郡李灵等。其中,有个汉族知识分子最被拓跋焘推崇,直至进位司徒,位列三公。
崔浩。
魏晋士族门阀制度形成以来,汉族出现众多豪门大家。两晋时,除王、庾、桓、谢四大高门外,还有扬州的陆、朱两大家。到南北朝时,则诞生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三大家。
西晋八王之乱之后,五胡入华的烽烟席卷中国北方大地,这时,北方的各大士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
一派选择衣冠南渡,跟随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王朝。代表家族有:琅?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另一派则比较恋家,认为留在北方也能生存并继续富贵。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崔浩,即是清河崔氏的代表,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七世祖崔林,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
到崔浩曾祖崔悦这一辈,崔家开始为北方异族服务。崔悦是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崔浩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崔浩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仕北魏,官至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崔浩的父系牛,母系一点也不差,他母亲出身范阳卢氏。崔浩可以说是集齐了北方两大士族高门的精华于一身,可谓是天纵英才。
少年时,崔浩即博览经史子集,对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颇有造诣。家庭背景好,还这么勤奋,还让普通人活不活?
家庭背景比不了,智商比不了,比颜值?对不起,崔浩的颜值也是一流,面相俊秀,身姿卓绝。
这样的人,只能用没治了来形容。崔浩也颇为自负自比张良。
20岁时,崔浩就担任了魏道武帝拓跋?的通直郎、著作郎,常伴道武帝左右,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
拓跋?前期英明,晚年暴虐,身边人动辄被揍、被杀,可对20出头的崔浩,从未有过处罚。拓跋?被儿子拓跋绍宰了后,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前任领导的秘书,后任还用不用?
用,不但用,还更重用。因为,崔浩的另一门技能,令拓跋嗣极为欣赏。
某日,后宫出现了一只兔子,拓跋嗣问崔浩这是什么预兆。熟读《易经》的崔浩掐指一算:隔壁国家要给陛下送美女来了。
没多久,后秦皇帝姚兴,送了几个美女给拓跋嗣。
拓跋嗣彻底拜服。业务能力决定地位,拓跋嗣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崔浩得以常为拓跋嗣讲授经书、解阴阳。
崔浩只懂秘书工作?
东晋刘裕代表伐后秦,向北魏借道,几乎所有人反对。崔浩独自支持:现我们北有柔然威胁,若南下防守刘裕,北边柔然就趁势打过来。倒不如放刘裕进来,再把他后路堵住,这样即可削弱后秦,又可打击刘裕。
拓跋嗣采取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拒绝借道,又派大军到黄河边上监视刘裕。结果,刘裕的“却月阵”大显神威,把北魏骑兵打的抱头鼠窜。
刘裕去世后,拓跋嗣觉得机会来了,计划趁势南下,夺取洛阳、虎牢、滑台等重镇。崔浩的意见?坚决反对。
拓跋嗣:当年姚兴死了,刘裕趁机北伐灭了后秦。现在刘裕死了,趁机灭南朝宋不正好是顺茬吗?
崔浩:姚兴死,二子争权夺利,产生内乱让刘裕钻了空子。现刘裕死,皇位更替产生内乱了吗?
用反问的语气,促使拓跋嗣三思。拓跋嗣还是坚持南征。崔浩退而求其次:既然非要南征,那就先一路杀到淮河,把淮河以北的地盘先拿下来,稳定一下,再慢慢夺取滑台、虎牢这些城池,刘宋自然无法救援。
拓跋嗣固执打滑台,结果受挫,损失惨重。
犟种拓跋嗣这才意识到:真理,有时真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崔浩,就是这关键少数。
拓跋嗣刚悟到这个道理,却去世了。崔浩连续赢得北魏两届皇帝的信任,在接下来的新皇帝手下,崔浩又当如何?
接下来,崔浩在他陪的第三任皇帝手下,达到了人生巅峰。
新皇叫拓跋焘,北魏太武帝。
崔浩历仕北魏三朝,多谋善断,助北魏灭关中赫连氏大夏、北驱漠北柔然,屡建功勋,为北魏统一中国北方起了重要作用。
拓跋焘曾指着崔浩,对新归降的高车酋长们炫耀:你们别看此人一介文弱书生,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胜数万甲兵。
拓跋焘还曾召集众大臣训话: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可实施。
拓跋焘有时到崔浩家中找他商议事,吃饭时就在崔家吃家常菜,君臣关系极其融洽。
崔浩情商很高,作为一个汉人服务于鲜卑北魏,很注重维护鲜卑人的主导地位。
某次,有个叫冯汉疆的人去世了,其家属请崔浩写墓志铭。崔浩一听死者的名字,立即警觉起来。
“疆”为“强”的古写,“汉疆”连在一起,便成了“汉人强大”的意思,这自然容易引起北魏统治者鲜卑贵族的忌讳。
等墓志铭完成后,人们发现,死者的名字变成了“冯代疆”。崔浩把“汉”字改成了“代”字。这一改,令人拍案叫绝。
“代”字,一语双关,即表示“汉”“疆”不能连写,应找其他字代替,又巧妙的点出了北魏原来的国名“代”,成了“代国强盛”之意。
鲜卑人看了崔浩写的这个墓志铭,都连连点赞。
在最高统治者眼中,再红的人,也只是个工具,总有被用废的时候,崔浩最终惨死北魏。凶手是谁?
置他于死地的,正是魏太武帝拓跋焘。
崔浩深受拓跋焘宠信,再加上他推荐大量汉族知识分子进入北魏中枢,汉化改革触动了众多鲜卑贵族的利益,逐渐被众多鲜卑贵族所
嫉恨。
汉族官员与鲜卑贵族的争斗由来已久。就在拓跋焘征讨赫连夏国之前,北魏高层就是先征夏国,还是先征柔然,展开过激烈的争斗。
崔浩主张先征夏国,而鲜卑贵族们主张先征柔然。其实,这两种主张都有各自的道理,就如同足球淘汰赛先踢主场好还是先踢客场好,无定论。
崔浩的主张是出于公心,而鲜卑贵族的主张,更多的是出于私心。
鲜卑贵族看中的,是柔然在漠北千里草原牧场上的那些牛羊。他们从两次征讨柔然中尝到了甜头,还想抢第三次。对中央财政不发工资,全靠抢劫和赏赐的北魏官员来说,这,很重要。
还有第三种主张先征辽东燕国,当然这是少数派,只有两个人支持,一个是尚书令刘洁,另一个是尚书左仆射安原。
刘洁是匈奴人,安原是西域安息人(伊斯兰人种,白种人),但二人祖辈都有一段相同的经历,都在慕容燕国做过官。打回老家去,衣锦还乡,这可能是二人主张伐燕的动机。
争论的结果是,拓跋焘采纳了崔浩的主张,因为,崔浩又一次发挥了他的专长,说服了拓跋焘。
算卦。崔浩在拓跋焘和众大臣面前展示了一下算卦技能,然后得出结论:出征,必灭大夏。
看见兔子就能算到有美女进贡,崔浩的占卜能力拓跋焘早有耳闻。这一卦,更是给了他十足的信心,接着就有了奇袭统万城,灭掉了盘踞关中的赫连大夏国,匈奴人在中国从此再也没有建立过一个政权。
但,北魏有个匈奴人高官,却为此做过努力。此事案发于拓跋焘征讨柔然的战斗中。
征讨柔然,也是崔浩舌战群鲜卑的结果:今南方的刘宋出现内乱,元气大伤,现在再不趁机收拾北边的柔然,等刘宋缓过劲来,我们就腹背受敌了。
443年,拓跋焘决定兵分3路分进合击柔然。东路军由拓跋焘的弟弟乐安王拓跋范率领,西路军由拓跋焘的另一个弟弟拓跋丕率领,中路军由拓跋焘亲自率领。中山王拓跋辰率后军作为总预备队。
拓跋焘中路军日夜兼程,准确找到了柔然可汗的王庭所在地鹿浑谷。但等了6天,左右两路军的影子都没等到。拓跋焘孤军深入,不敢贸然进攻,柔然人逃走。
更出乎意料的是,柔然人居然主动出击攻击了北魏远征军的粮道。拓跋焘只得从漠北回撤,途径沙漠,军中断粮,柔然又不断出轻骑兵骚扰,拓跋焘损兵无数。
众多怪事,使拓跋焘顿生疑窦。崔浩也感觉奇怪,派人暗中调查,没想到查出一个惊天大阴谋。
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尚书令刘洁,匈奴人。拓跋焘还是太子时,刘洁就跟着拓跋焘,拓跋焘继位后,封其为尚书令。
“魏尚书令刘洁,久典机要、恃宠自专,魏主心恶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刘洁为人不低调,且结党营私,再加上在与崔浩的数次谋略PK中完败,太武帝拓跋焘逐渐把崔浩当宝,把刘洁当渣。
刘洁恼羞成怒,趁拓跋焘攻击柔然时,先假传诏令,更改会击鹿浑谷的日期,又唆使人叛逃到柔然,告诉敌军魏军军粮所在地,还意图在拓跋焘退军途中派人袭杀拓跋焘。
刘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盟者包括拓跋焘的亲弟弟拓跋丕、拓跋范以及一大批鲜卑贵族,他们图谋杀掉拓跋焘,拥立拓跋丕。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刘洁野心不止如此,他想建立另外一个刘氏匈奴汗国。
拓跋焘、崔浩果断采取措施,半路下达诏令—太子拓跋晃监国,解除大批鲜卑贵族的军权。
回到平城后,拓跋焘大开杀戒,一大批鲜卑贵族脑袋落地。拓跋丕“忧心而薨”,拓跋范“因疾暴薨”,死的不明不白。
在崔浩的辅佐下,拓跋焘灭大夏、击柔然,内部整肃,环顾北方,就剩下窝在西北角的北凉了。出击北凉,按说这下没人反对了吧?
结果,反对声还是很强,代表人物安西将军李顺:我多次出使北凉,那地方荒凉无比,少水,我们以骑兵为主,战马喝什么?
崔浩晃了晃一本书:《汉书》中记载,北凉水草丰茂,物产丰富,渴不死马,也饿不死人。
有了理论依据,拓跋焘出击北凉,又一次验证了崔浩的正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每次都你对,大多数人错,那么,你必然会被这大多数人捏着放大镜找错。
1.灭佛招怨。
崔浩是个汉人,也是一个儒生,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大力推行儒家意识形态,把他所效力的北魏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汉化帝国。
鲜卑贵族对汉化改革抵触的第一轮攻击宣告失败后,崔浩感觉自己的抱负有了实现的可能。
鲜卑守旧势力依然很强大,他们不会甘心一个鲜卑人的帝国受汉人的摆布,但拓跋焘的屠刀使他们意识到,他们的战场不应该在反叛篡位领域,而应该转移,转移到意识形态领域。他们最终也找到了反击的最有力武器。
佛教。
佛教是一种舶来文化,但在中国包括全世界都显示了惊人的生命力。这正好被胡族们利用,作为对抗中原本土儒学的反击武器。
佛教在北魏的兴起,自然会影响本土儒家意识形态在北中国的地位。崔浩不是没看到这一点,但儒学更多的是一种治国方略,而非宗教,为抵消佛教的影响力,崔浩准备拿中国本土的宗教来反击,这自然就是道教。
崔浩向拓跋焘推荐了一个道士,此人叫寇谦之,已在嵩山修道七年。
415年,寇谦之宣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成为北天师道的开山鼻祖。423年,他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与金丹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这个北方的太平真君,自然暗指拓跋焘。
424年,寇谦之亲赴平城献道书于拓跋焘。
被“上天”尊为太平真君,拓跋焘自然非常受用。后来,拓跋焘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封寇谦之为国师。
一个鲜卑人,居然被劝说成了道士皇帝,崔浩在北魏帝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崔浩头脑有点发热,想趁热打铁,彻底铲除佛教。
拓跋焘刚开始还算冷静,佛教生命力顽强,信徒甚众,全面铲除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全面禁佛,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但一件事的发生,却最终令拓跋焘下了全面禁佛的决心。
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聚众反魏,并向南方的刘宋王朝称臣。拓跋焘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寺院内发现兵器,遂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震怒。
崔浩趁机进言,说寺院广占土地、荫附人口,促使拓跋焘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下令诛杀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之太武法难就这样开始了。
中国封建历史上曾发生三次大的灭佛事件,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合称“三武灭佛”。
与后世的北周武帝灭佛不屠杀僧侣相比,崔浩煽动的这次灭佛行动,确实有点过了,就连崔浩极力推荐的国师道人寇谦之都看不下去了,他曾以杀僧过多,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
一时间,朝野间怨声载道,也引起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强烈不满。
太子拓跋晃。当时拓跋晃监国,他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拓跋焘劝谏,废佛的诏书才得以缓宣。远近的沙门趁机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但北中国历经石虎、苻坚、姚兴等胡族天王建立起来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
全面毁灭一种宗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极为敏感的事件,如果强力推行,往往是祸端的开始,这点,在崔浩身上最终得到了验证。
2.明辨姓族遭忌
崔浩虽然为鲜卑人服务,但毕竟出身于汉族世家,对汉族士族门阀制度,总是怀着别样的感情。
431年,掌握北魏朝政的崔浩,搞了次本无意义的社会活动。活动主题为“明辨姓族”,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
在鲜卑国度里,搞这种东西是很危险的。因为,鲜卑的文明史太短。同为士族大姓的表弟卢玄觉察到了这种危险,劝阻崔浩不可轻为,但崔浩固执己见。
某次,有个叫王慧龙的人(自称是王愉之孙)从江南投降过来到北方。崔浩之弟崔恬因羡慕王氏门第高贵,想把女儿嫁给王慧龙。但有人说王慧龙不像真正的王门子弟,崔恬就找民俗学大家、哥哥崔浩来辨别。
崔浩一见到王慧龙,立即高兴的拍手:真正的王门子弟,地地道道的贵种。
原来,太原大族王氏(非琅?王氏,但也是高门),世代遗传?
鼻(酒糟鼻子),在江东有“?王”之称。
崔浩自己在家称王慧龙是贵种,无可厚非,但可能是当宠臣时间久了,对民族隔阂的警惕性放松,崔浩还在朝中的鲜卑诸大臣面前称赞王慧龙,炫耀自家招了个贵种女婿。
鲜卑人本来就对崔浩的受宠不满,纷纷向拓跋焘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他,有“讪鄙国化”之意。
拓跋焘觉得崔浩也有些过分了,把其传来一顿训斥。崔浩急忙叩头请罪自责,拓跋焘方才作罢,但对崔浩猜忌的种子已种下。
3.侍宠抗储遭恨
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总理朝政,因受北魏三朝皇帝宠信,崔浩有点飘了,对太子晃总是以长辈的心态对待。
崔浩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拓跋晃不同意:先征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
但崔浩仍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派出去任职。忘记了自己打工仔的身份,与皇储较劲,结果可想而知。
4.国书事件遭灭族
439年12月,拓跋焘准备修订《国书》,编纂委员会成员有:主编崔浩,副主编、中书侍郎、渤海人高允,编辑、散骑侍郎、太原人张伟,清一色的汉族知识分子。
既然是修史,自然要根据实录写,拓跋焘是这样要求的,崔浩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出了一本魏国的国史。
《国书》修毕后,有人建议把《国书》和崔浩所注的《五经》刊刻在石头上,建个碑林,供路人观看,该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
监国的太子都同意了,崔浩也就放心的准备碑林去了。拓跋晃出于什么目的表示赞赏,史书无记载,但这种赞赏背后,一定隐含着冰冷刺骨的杀机。
拓跋鲜卑族,起源于游牧民族,历史自然谈不上文化灿烂,早期有些历史,甚至丑陋野蛮。《国书》作为史记类著作,自然要求秉笔直书,尽述鲜卑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
拓跋焘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现在崔浩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工程颇为浩大。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往来行人皆能看到。
不是谁都有呼伦贝尔大草原般博大胸襟的。本来就对汉人官员充盈北魏中枢不满的鲜卑贵族们,看到自己祖辈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个人信息被披露,皆群情激奋,到拓跋焘面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
这也就直接要了崔浩的命。
正史都认为,拓跋焘之所以诛杀自己的第一辅臣崔浩,是因为崔浩灭佛招怨、明辨姓族遭忌、侍宠抗储遭恨,最终因国书事件惹得拓跋焘忍无可忍,不得不杀他来平息鲜卑贵族集团的怒气,来维护皇权的稳固。
诚然,这种说法很有说服力,并经过了翔实的考证。然而,我想,有个最主要的导致崔浩被杀的因素,被史学界所忽略了。
这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告状的鲜卑贵族,无意中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告状时机。
不在喜悦时许诺,不在忧伤时回答,不在愤怒时做决定,此警句虽然启示意义不言而喻,但人皆凡胎,很少有人做决定时不被个人情绪所左右。
崔浩被拓跋焘诛杀,是在450年7月5日。450年,对南北朝来说,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
450年春,拓跋焘率大军南征刘宋。魏军长驱直入,直达悬瓠城下。
悬瓠,今河南汝南。
《水经注》载:“汝水东迳悬瓠城北,城形若瓠然。”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汝水自西向东,折而南流,绕汝南城蜿蜒东去。汝水像一条长长的瓜蔓,汝南城则像瓜蔓上悬垂的一个瓠子,故称悬瓠城。
拓跋焘十万大军,根本没把守城的一千宋军挡在眼里,但悬瓠城军民在陈宪的领导下,顽强阻击魏军。拓跋焘十万大军围攻了整整42天,损兵7万,竟然没把小小的悬瓠城攻下,悻悻撤军。关于此战的详细过程,前文已述。
450年秋,宋文帝刘义隆想“封狼居胥”,组织了历史上著名的元嘉北伐,辛弃疾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把这次北伐说很不堪,但其实没那么惨。
拓跋焘虽然反击到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与刘宋首都建康隔江相望。但北魏最终过不了长江,军中疫病流行,拓跋焘被迫撤军。
撤军途中,经过盱眙(今江苏盱眙),拓跋焘自恃兵力强盛,向盱眙宋军守将臧质索要美酒劳军,结果差点喝了臧质送的尿黄大曲。拓跋焘暴怒攻城,结果也没攻下。
拓跋焘15岁就当了皇帝,之后又灭大夏、平北凉、征辽东、逐柔然,凭战争而立下了统一北方的千秋功业,他已然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第一人。如今,42岁已步入更年期的他却在南方遭此大辱,可以想象,拓跋焘是怀着失望、懊恼甚至暴怒的心情回到平城的。
选择在领导心情不好时,说职场对手的坏话,可能是打击对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如今,这么多群情激愤的鲜卑贵族来告崔浩,且都有根有据,饶你崔浩是三朝元勋,拓跋焘也得把他当成一个摔碎泄愤的名贵花瓶。对帝王来说,花瓶再贵,摔了就摔了,大不了再换一个。但随着那一声咔嚓声释放掉负面情绪、换来多巴胺的分泌,才是帝王所需要的。没有一个件事、一个人,比帝王的情绪价值更重要,哪怕仅是他刹那间的快感。
450年7月5日,拓跋焘下令诛杀崔浩。
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几十名押解的鲜卑士兵,在众目睽睽之下,轮番往囚车内的崔浩身上撒尿,并嗷嗷直叫。
崔浩面如死灰,在遭受百般侮辱之后被杀掉。
拓跋焘又下令:崔浩的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都要被连坐灭族。
在中国古代,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有个当官的亲戚,你也许从未从他那里沾过光,甚至他都不记得你是谁了,但皇帝诛他九族的时候,却总是记起你。
正史分析历史上大事件的起因,一般都是旁征博引,从大到历史背景,小到宫廷秘事等角度分析。分析结果看起来比较合情合理,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最高统治者不为人知的情绪变化,可能才是这些事件最大的起因。
拓跋焘杀崔浩后不久,北巡阴山,得知北魏宣城公李孝伯病世,拓跋焘感慨:“李宣城可惜!”
既而又纠正:“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五》)。此时,拓跋焘对诛杀崔浩已显悔意,应该是从遭受臧质尿黄大曲之辱的暴怒情绪中平静下来了。然而,这种悔意能有多深、多重?不得而知。
十几年前,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所在单位组织的去某名山的考察学习活动。上山后,考察学习活动轻松愉快。某天清晨,当笔者漫步在会议旧址纪念馆门前时,突然想起了几十年前那次轰动全国的会议。
会议本来是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白天开会晚上跳舞,没有一点紧张气氛的 “神仙会”,为何十几天后突然变成了一次批判会?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把这次大会当成拖家带口来放松心情的神仙会时,倔强如牛的你一封不合时宜、破坏气氛的“X言书”……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骑着思想的野马的一次信缰漫游,没有任何一点不尊重正史的意思,就此事件的发生原因,当然还是以正史记载为准。
但是老王认为,封建时代的帝王,注意,说的是封建时代的帝王啊,可以为消除对皇权的威胁杀任何人,如刘邦、朱元璋;可以为证明自己篡位或复辟的正确、正统而杀任何人,如明英宗杀于谦;也可以为皇权的脸面而杀任何人,如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后代;甚至可以为了自己一点点小情绪的宣泄而杀任何人,如拓跋焘之于崔浩。一切封建独裁的王朝,皆可消灭掉,不必看史怜古人。现在我们看所谓古代的正史剧看的津津有味,其实,真正的历史看的人脊背发凉。
拓跋焘在国史之狱事件中又一次大开杀戒,但一个人却幸免于难,他就是《国书》的副主编、中书侍郎高允。
崔浩要把国记刻成碑林,高允是反对的,但事发后高允照样也在被捕之列。
因高允曾经当过太子拓跋晃的老师,拓跋晃有意保护他。在崔浩被捕的当夜,拓跋晃把高允招进宫过夜,第二天一早带他去见拓跋焘,当时高允还不知道崔浩被捕。
到了宫门口,拓跋晃提前嘱咐高允:一会儿见到皇上,凡事听我的,皇上如果问话,你只要依我话回答就是。
见到拓跋焘,拓跋晃抢先一步:高允平时做事谨小慎微,国记的事情都是崔浩决定的,请陛下免高允一死。
高允这才知道崔浩出事了。
拓跋焘问高允:国记都是崔浩写的吗?
这不废话嘛,明知故问,崔浩一个人能写这么多?高允如实回道:其中的《太祖记》是著作郎邓渊写的,《先帝记》、《今记》是我和崔司徒共同写的。
如果高允只说这句话,那只是证明他知道拓跋焘是明知故问,故只能如实回答。那么后面这句话,就能充分证明高允刚正不阿的品格了。
高允接着说:但崔浩的公务繁忙,只是国记的总编,具体撰写的工作我比崔浩干的还多。
拓跋焘勃然色变:这么说,你的罪超过崔浩,岂能饶你!
拓跋晃慌忙替高允辩解:高允一时吓糊涂了,语无伦次。我刚才问过他,他说都是崔浩写的。
拓跋焘问高允:真如太子所言?
高允回道:臣罪当诛,但不敢说假话,太子念在臣给其当过老师的面上,想救臣一命。刚才太子不曾问臣,我也没说过那样的话。
拓跋焘大为惊异,像高允这样用生命去捍卫诚实的人真是少见,当场赦免了高允。
拓跋焘又让高允起草通知书,诛杀崔浩及其下属、奴仆共120人,都灭五族。
高允见到诏令后,一直不动笔。拓跋焘多次派人催促,高允求见拓跋焘。
见到拓跋焘,高允说:崔浩如果有其他更大的罪不容诛的罪,那倒罢了,如果是刻碑林的事,罪不当诛。
拓跋焘再次震怒,当场又判了高允死刑。太子拓跋晃苦苦哀求,拓跋焘才饶了高允。
不过,高允的抗争,使拓跋焘最终只诛杀了崔浩的五族,其余的仅杀本人。
事后,拓跋晃埋怨高允:我编了这么多谎话救你,你怎么不按我说的来?
高允一脸真诚:做史的,就得真实的记录帝王的功过是非,为后世所借鉴。崔浩刻立石碑,虽然轻率,但毕竟尊重了历史。我和他一样。虽然非常感激太子你救我,但我不能违背事实去解脱自己,那样的话我还不如去死。
太子听后,对高允刚正不阿的人品愈发敬重。
现在的某些官员,谎话连篇,满嘴跑火车,真该给高允塑个像,放在各级机关的门口,警示他们真正树立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政绩观。
拓跋焘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又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 最后,这个一代枭雄,居然死在一个小人物手中。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寇,这个寇就是七情六欲。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欲而得不到释放,当释放起来时就异常恐怖。比如宦官群体,他们都有性欲这个寇,却被压抑起来无处释放,因此,当这个群体作恶时,比平常人可怕的多。历史上这个群体的恶人有:赵高、张让、苏文、边令诚、李辅国、刘瑾、王振、童贯、安德海等。至于魏忠贤,还算有些执政能力。而高力士、李莲英,则没做多大的恶。
北魏也有这么个宦官,名叫宗爱。此人在没根儿的岗位上干出了震古烁今的事,超出历届没根儿的同行。一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被封为冯翊郡王;二是,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连杀两帝的宦官。
452年,宗爱诬陷许多太子 宫的属官,拓跋焘皆杀之,太子拓跋晃也惊惧而死。由于害怕拓跋焘发现自己的诬陷之罪,宗爱便先下手为强,找机会先把拓跋焘宰了。
历史总是能诞生巧合,北方的拓跋焘死后不久,南方刘宋王朝的宋文帝刘义隆,也很快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
历史又总是这么惊人的相似,拓跋焘的前世,在五百多年前就已出现过。
此人叫刘彻,没错,就是汉武大帝。二人的神似之处:
1.拓跋焘谥号太武帝,刘彻谥号孝武皇帝(汉武帝),都以战功著称于世。
2.拓跋焘曾马踏漠北,消除了最大的北患柔然。刘彻则派军北击匈奴,消除了最大的北患匈奴。
3.拓跋焘杀了负责著史的大臣崔浩,刘彻则阉了负责著史的太史令司马迁。
4.拓跋焘因为宦官宗爱的诬陷间接害死了太子拓跋晃(惊惧而死),刘彻也因为宦官苏文的诬陷间接害死了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受牵连自杀)。
拓跋焘死后,其子拓跋余继位,仅8个月后被宗爱所杀。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拓跋晃的长子拓跋?F即位,即北魏文成帝。拓跋?F登位后,宗爱才被铲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