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A股游资总舵主 > 第482章 没有人有足够的经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情况很恐怖。

    如果不是做局,也就是没有预想的计划。

    那么,这份预见未来时局,把握机会,应变的能力,堪称世界一流。

    还是那个逻辑推理,巴瑞集团的进攻是在交割之日前四十八小时内开始的。

    而,史密斯金属的做空开始在七天前。

    如果这个空头大佬能够这么问唐鸿的时候,唐鸿肯定说:“因为我预判了巴瑞集团的预判。”

    金融市场的过去,不管什么丰功伟绩,都可能一夜归零。

    就像大作手,三起三落。

    只有准确预判未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当下。

    这份预判的能力,来自技术,来自经验,来自对人心的思考。

    同样,把握当下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还有足够的本金。

    任何一个经典战役,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纵然有运气成分在内,也是有人敢于把握这个机遇。

    就像王朝末年,环境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能够起义成功的寥寥无几。

    这也是为什么,在按照推理,如果这个事情不是做局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实力是多么的恐怖。

    “史密斯家族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家族顶多按照经验做事,很难做出格的事情。”

    “这次四百万吨做空,已经超常规操作了,外加两百万吨,或许是一次大胆的冒险。”

    “就像之前史密斯家族一直做的那样。”

    “从一百万套保做空合约开始,不断加码。”

    “才有了这次。”

    “巴瑞集团可以说,已经足够的隐忍、果断了。但是,还是棋差一着。”

    另外一方也不确定,究竟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

    史密斯家族的六百万吨锌现货,同样令人觉得诧异,恐怖。

    就像史密斯家族,预见到巴瑞集团会逼空一样,做好了一个圈套在等着。

    空头大佬们的脑细胞都快烧干了,谁也没有说服谁,究竟这件事是怎么一个情况。

    但是,达成共识的是,华尔街出现了高手。

    最差,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高手。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局中人。

    “我们的仓位控制一下,不要冒险。现在的局势不明朗,道指还在震荡。求稳为上。”

    一个空头机构在参与这次闭门参研之后,回来立马下达了如此指示。

    只不过大多数的人指示简单:“最近不太平,控制仓位,不要给别人可乘之机,成为下一个巴瑞家族。”

    巴瑞家族作为一个二流家族,竟然被众多金融大佬提及。

    如果老巴瑞知道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如果这件事被唐鸿知道了,唐鸿做梦都会笑醒。

    他没有想到,只是一次机会,就已经给这些所谓的西方秃鹫,创造了一个杯弓蛇影的效果。

    当事人,唐鸿现在正好跟赵天悦在等穆盈。

    穆盈在家正独自郁闷呢。

    方雷和卢璐倒是无事可做,刷起了美剧。

    穆盈听到唐鸿的电话后,飞奔一样跑到酒店楼下。

    两个保镖,差点都没有追上。

    “唐鸿哥哥,你是要带我出去玩吗?”

    穆盈这是第一次,被唐鸿叫出来。

    穆盈感觉身上都快长毛了。

    最重要的是,她在唐鸿心里,那微弱的存在感。

    “不是出去玩啊。房子要装修,这不叫你一起参考一下,设计方案什么的。”

    穆盈知道是哪个房子,只是不知道长什么样,现在终于看到了。

    穆盈现在心里十分激动。

    让她看设计方案,这不就是也有她的一部分吗?

    虽然,她就是不会离开唐鸿。

    “好啊,唐鸿哥哥。”

    唐鸿眼神里带着些许理解,看向了赵天悦。

    赵天悦自然知道唐鸿什么意思。

    可能又要忙起来的唐鸿,没有时间出来了。

    或许很久之后。

    就在三人找了一家设计公司,跟设计师沟通设计方案的时候,果然,唐鸿的电话响了起来。

    “唐鸿,我现在给你打电话说一个事情,再过十分钟,会有咱们国内的造船专家给你打电话,详细说一下造船技术的事。”

    荣毅提前紧急通知唐鸿。

    唐鸿也听明白了荣毅什么意思。

    两个门外汉就不要把话传来传去了,省的谁也不明白。

    这样,造船专家直接出马,唐鸿更容易听明白。

    “好的。”

    唐鸿挂断电话,脑海里还是些许空白。

    造船专家来了,有什么用?

    给他讲了,他也不懂,还不如直接传资料,他按照资料去要技术就完事了。

    赵天悦和穆盈两个人,还在激动的在设计师的草稿纸上,比划来,比划去的。

    因为电话的问题,唐鸿也不想加入他们的讨论现场了,省的再次扫了两个大美女的兴致。

    国内锌矿厂和制造业开始卯足了劲头,大干。

    史密斯金属公司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两年,超大的订单。

    跟国内锌矿企业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几个国内的顶尖金融机构。

    其中一个是香港的平准基金公司,一个是大陆的主权基金公司,还有另外两个民间的基金公司。

    四方讨论一个话题。

    为什么国外能够出现世界顶级操盘手。

    讨论的话题引子,正是史密斯金属公司跟巴瑞家族的锌期货事件。

    其中神秘人做空之后,再次做多的事件,成为大家议论的主题。

    这个事件,足够载入世界期货交易的历史里,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

    正是因为他的经典,才足够有吸引力,吸引国内顶尖金融机构座谈,研究。

    只是,这场座谈会的主题,明显说明了,他们不知道这个事件的操盘者正是华人。

    他们根本不敢往这个方面想。

    泰国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危机,两个事件的西方进攻路线,也同样再次被提及。

    “我不觉得我们华人,在金融交易方面的智慧低于西方人。这里面的重要缺失因素,还是因为我们华夏的土壤不够,没有人有足够的经验,在如此开阔完全自由的市场,有大资金的操盘经验。”

    “纵然有人有胆量如此做,请问谁敢把这么大笔资金交给一个生手?他敢按照自己的风格去执行每一个交易预判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