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宋刑提官 > 第250章 我包小天还挺喜欢文字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快点拿上锄头,犁地,播种!”

    太学生对种地知识一无所知,还要官兵指导着农活该怎么做。

    从来没拿过锄头的太学生,腰刚弯下来没多会儿,就被累的双腿如灌铅,双臂软烂如泥。

    想歇息却被官兵更严厉的训斥:

    “这才犁了几下地?就累的跟条狗似的?”

    “丢人不?”

    “人家普通农户一天要伺候五亩田,你们呢,一个人才伺候一亩地!”

    “晌午前要是犁不完半亩地,别想吃晌午饭!”

    “晚上犁不完,晚饭也别吃了!”

    太学生感到满心屈辱,自己堂堂士族,竟然被如此欺辱!

    这群泥腿子!都不是好东西!

    ……

    报局的设立,虽隔三差五因刊发的文章而引起热议。

    但收益却是意外的多。

    一张纸印刷上内容,除却纸张和油墨成本外,盈利还有三成。

    且根本不需要在售卖上费劲儿,各个州县想赚钱的人,一大清早就会去到报局,买走一大批报纸后,再四散到各处去零售。

    通常报纸在手里还没捂热乎、油墨还飘着清香,就已快速售光。

    甚至几番增发,仍是供不应求。

    针对士族而起的文字狱,渐渐汹涌江北全境。

    被抓去屯田耕地的太学生,每个地方都有至少几十数百人。

    几个月后,一批太学生陆续刑满释放。

    这群太学生一回到家,就只剩呜呜痛哭。

    为自己遭受的屈辱而悲痛,垂帘自己的可怜遭遇。

    渐渐的,各地太学监也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既然朝中能发行日报,他们以太学监之名,也有权发行!

    大宋日报不愿将话语权给他们,他们就自己争取话语权!

    “烈日当空灼背脊,身侧官兵粗斥言。”

    “锄头落地人落地,身心煎熬无惜怜……”

    “唔,瞧瞧人家太学生写的文章,就是比工农出身者有文采。”

    内阁议事殿内,一群大老爷们儿捧着当日的报纸,津津有味的看着。

    摆在他们面前的日报,有学院发行的大宋日报,也有太学日报。

    还有富裕一些的地方学院,以学院之名发行的黄州日报、扬州日报等等。

    有点儿学识的,都积极的借报纸的风靡而展露文采。

    有的水平不低却通篇大白话,仅仅是大白话措辞,就足够让士族所不耻。

    “你们瞧瞧太学日报吧,那位太学生写的是真好,只是看着文章字眼,都能感觉到种地的劳累。”

    “仿佛是自己在田中受累一般,文采相当妙绝。”户部尚书宗颖很欣赏某个太学生的伤痛文学。

    文章里不仅详实且令人感同身受的写出了种地的劳累,还大篇幅的写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和欺负。

    诸如其他农民嘲笑他们士族沦落、逮到机会就欺负他们。

    还以“虎落平阳被犬欺”等诗句,生动道明着自己的悲惨经历。

    包小天快速过目一眼被宗颖夸赞的文章后,哼笑着说道:

    “文采确实不错,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自视甚高,宗大人看不出来?”

    宗颖不以为意的笑呵呵道:

    “看文章,不过是赋闲打发时间罢了,何必深究呢。”

    “哼,我倒觉得必须深究不可,不仅要深究,我还想亲自写一篇评论,”包小天顿了顿,目光平静的落在报纸上:

    “你从文章中看出了他们的痛苦,还感到感同身受,确实是文采高超的表现。”

    “但是呢,他们为什么会痛苦?宗大人可有想过?”

    “他们的痛苦,源于他们认为自己是贵族,跟泥腿子一起干活,就是最大的屈辱和伤害。”

    “而对平民百姓而言,种地是很寻常的日常劳作。”

    “种地有什么可大肆诉苦的,不过是干点农活而已。”

    三言两语之下,宗颖的内心被说动,再看这篇充斥着痛苦和悲惨疼痛的文章。

    果然对文章作者的经历可怜不起来了。

    “包相通透,说的在理。”

    包小天随手扔掉这份太学日报,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内阁:

    “凭着笔杆子能耐,恶意将农民的形象,刻画的又蠢又坏。”

    “就是在欺负农民不会写文章罢了。”

    “民智觉醒工作,任重道远,等工农都有写文章的能力了,看他们还如何伤痛的起来。”

    ……

    包小天对疼痛文学的评论一经刊登,瞬间惊艳广大工农读者。

    “我就说嘛!看起来虽然感同身受,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却说不上来!”

    “还是包相厉害!一针见血的说中了原因!”

    黄州各大路边茶摊里,百姓吃饭歇脚时茶余饭后的谈资,逐渐从家长里短,变成了人手捧着一份报纸。

    看见了精彩的意见,茶馆里便充斥起一片热烈的议论声。

    “要不是发行了报纸,咱们平头百姓都没法知道朝中是谁在做主。”

    “原来是包相还有这么多农民出身的大人在做主,真好啊!”

    “难怪三年前我来到黄州时,一到就得到农田了,还不要钱,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当朝者也是农户出身,知道咱们农户的辛苦,才能为咱们农户谋福!”

    “就是嘛,以前都是太学监的士族在当政,逼的咱们简直没活路了!”

    “希望他们的后人也能这般做主朝政,让这清明公道的日子,再持续些吧。”

    “那必须的!包相这么厉害,肯定会考虑到的!”

    “哼,你们看太学日报了吧?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反正都被士族大户欺负惯了。”

    “现在真是越想越气,欺负不了咱们平头百姓了,就写文章骂咱们。”

    “将咱们泥腿子说的又蠢又坏!真是过分!”

    “就是!他自己都在文章里写了自己不会种地,人家别的屯户只是嗓门儿大了一些,教他怎么犁地而已。”

    “这在他们看来,就是咱们种地的泥腿子坏了?在欺负他们了?真是!过分!”

    “包相威武!有包相给咱们撑腰,以后那群士族再敢来欺负咱们,咱们必须揍回去不可!”

    “包相也在评论里说了,所谓士族,不过是一群自恃甚高、欺软怕硬之徒。”

    “既如此,咱们还怕他们个熊?”

    “没错,既然他们能搞太学日报阴阳怪气咱们,咱们也积极点儿向学院日报,还有大宋日报投稿驳斥他们!”

    “不能惯着他们!”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