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快穿之黑化前妻重生了 > 002 知青的文盲前妻0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梁引弟的舅舅是村支书,对于知青而言,村支书意味着掌管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唯一的官。

    对于普通村里人,村支书就和村长一样,能写会算,是有能力去管事儿的人,全村的人都沾亲带故,对村支书倒不至于刻意讨好巴结。

    正因如此,十七岁的梁引弟怎么都想不到,董建业只是为了得到她舅舅的推荐名额才跟她表白、结婚。

    因为梁并不知道这时候的大学,施行工农兵子弟推荐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知青只有拿到村支书的推荐名额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十分简单,名额却非常稀少。

    拿到推荐名额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大部分知青下农村就是为了得到读大学的推荐名额。

    梁和其他村民们,开始都不知道那些知青来的真实目的,以为所有的知青都是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建设新农村。

    乡亲们对支援农村建设的知青欢迎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好东西分给他们。

    朴素的庄稼人一想到,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离开了城市的安逸,到基层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建设新家园,心里就火热的不得了。

    梁引弟听她妈妈的话,把家里的煮鸡蛋当礼物送给知青们补身体。

    她的热情主动,被董建业看在眼里,见她每次出手大方,董就总是单独约她。

    9413严重怀疑,董就为了骗水煮蛋吃。

    毕竟知青的生活非常艰苦,董的家庭条件非常一般。平时吃的都是野菜糊糊,加杂面窝窝。

    今天下午,董约梁引弟,傻妞还是照旧带了鸡蛋给他。

    只是她没想到,董建业是向她求爱,又意外被其他知青撞破。

    村里很快就有了风言风语,几天后,董建业去梁家表示愿意负责,条件是要村支书帮他换个教书的工作。

    梁家人答应了,第二天,梁父和舅舅一起去买了半斤水果糖,五包烟,放工的时候送给村长,向他说明了情况和调职请求。

    村长开会时宣传了董建业同志愿意扎根农村的好消息,宣布他以后在村小学教书,教书的工分和他做农活时一样算。

    有了知青教书,村里的孩子就能接受教育,这是天大的好事。

    在此之前,大多数只能接受小学教育,初中要到镇上才能读。

    自从前几年学校停课后,半大的孩子都没正式读过书,只是在扫盲班随意学了几个字。

    9岁10岁才开蒙识字的不在少数。农村老师教孩子,并不像后世的小学分级分班。

    梁家村的小学就一间大屋子,所有学生都在一个班。

    老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进度,分别教育。等语文、数学书都学完了,就算小学毕业。

    毕业没有毕业证,老师说毕业,在村里开个证明就算毕业证。

    初中只有去镇上才能读,村里能去的孩子寥寥无几。

    很快,9413便从一堆资料中找到了重点。村里学生出去读书的费用,都是靠全村人先帮着凑出来,这笔钱由学生的父母家人再慢慢还。

    董建业婚后当了一年村小学老师,第二年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全村一起凑了100块钱和50个蛋。

    鸡蛋不用还,钱必须记账,家家户户都困难,每一块钱都是硬从乡亲们嘴里省出来的。

    9413勾了重点,董拿走的100块钱,是梁家负责还的。

    董读大学三年都没有回来,梁家人并不在意,以前读书人出去十年八年才回来是常有的事。

    9413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一点,农村的风俗,夫妻没有联系不代表已经离婚。

    梁家人叫董建业在学校吃饱吃好,别在吃上省钱,也别把钱花在路费上。

    董理所当然不愿花钱在回梁家村的路费上。村里路那么难走,条件那么艰苦,谁出去了还想回来?

    学校放假他就回自己家,或者去同学家玩。时间久了,他就更不想回梁家村。觉得梁家村是他的噩梦,回想一次,就提醒着他堂堂大学生配了个文盲。

    9413接着划重点:除了村里人凑的100块,梁家把所有的积蓄给了董建业买收音机,钱不够,还找亲戚借了些钱。

    梁家欠债太多,迟迟未还清,更没有余钱给梁引弟去董读书的大学探亲。

    梁也不识几个字,自己写不了信,开始是找别人代笔,说来说去就是家里好,你保重。

    再之后为了省邮票,也因为无话可说,便不再通信了。

    9413总结了一下:村里民风淳朴,此时还没有离婚的概念,董是梁家女婿,村里人都以为他读完书,上班赚了工资以后才会风风光光的回来。

    剧情里梁家爸爸说过:“以前出去读书的村民,哪怕十几二十年没有音信,衣锦还乡时就是全村人的光荣”。

    在乡亲们的意识里,外出的人,根在这,家在这,走多远,离多久都会回来,能有什么不放心?

    不光是梁引弟一家,村里其他人,都万万没想到他出去读书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当四年过去,董建业还没回来,却听另一个知青说他已经在城市另娶。

    村支书舅舅哪里还坐的住,带着家人上门去讨说法,结果因为董和梁没有结婚证,被派出所抓住,扣了个聚众闹事的帽子,关了几个月。

    舅妈到处托关系,借了不少钱才把人捞出来,人出来的时候,已经瘦脱了相,村支书的官职也被撸了。

    梁父梁母为了尽早还清新旧债务,农闲的时候去了镇上大集体做短工。却被对方找了个由头,一分工资没给,就把他们赶了出来。

    梁引弟空守四年,被董建业无情抛弃,又见到家人为她讨公道之后的悲惨遭遇,心灰意冷,只想帮家里尽早还清欠债。

    她再婚嫁了一个肯帮她家还债的男人,却屡遭家暴,一直到死都无儿无女。

    。。。

    9413找到一个突破口:董否认自己是自愿结婚,说他在法律上是单身。

    没有结婚证,离婚连形式上的双方签名都不用。

    9413记下重点:梁家人去城里讨公道拿不出结婚证,信董一面之词的人越来越多。对梁家村上门闹事的流氓行为非常不屑,直接骂他们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你们说他们结婚了,那有证据吗?结婚证呢?”

    “没有结婚证,董建业就是单身!他想娶谁娶谁。”

    “上赶着投怀送抱,不要脸的文盲,不知礼节的恶妇,就活该被抛弃!”

    “男人不喜欢讨厌你,躲得远远的,你们仗着人多上门打秋风!丢人现人!”

    太多恶毒难听的语言,梁家村去的几个乡亲根本吵不赢他们。

    最后不知道怎么动起手来,梁家村众人被抓进了牢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