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回头看着底下位列两排弯腰躬身行礼的大臣,脑海中想的却是那年温家事变时血色连天的样子。
皇帝年纪已经大了,满头的发都花白了,目光已经有了些许浑浊,甚至都不复前两年精神矍铄的样子,两人站在一起,一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一个却如同风烛残年的老者一般。
看得人忍不住心生感叹。
这天下终究还是落在了燕长倾的手中。
在燕长倾恢复太子之位后不久,上书提议为太子殿下选正妻的书便如同冬日雪花一般,堆满了御书房。
已分担了大部分政事的燕长倾寻了几个借口,将它们都驳了回去。
到后面皇帝也跟他说,如果不急着娶正妻的话,也可以先纳几个侧妃,将孩子生出来再说。
燕长倾只道是自己如今连国事政事都还没能完全掌握好,实在是没心思在这些儿女情长之上。
皇帝说皇嗣事关江山社稷,也是要事。
只是他还没能说服燕长倾,就病倒了,燕长倾一人大权独揽。
自昏迷中醒来后,皇帝精神也大不如从前了,而他也仿佛终于想通了,握在手中大半辈子都不愿意放开、更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权力,其实想起来也就是这样,他为了它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今又失去了健康。
于是皇帝清醒过来后的第一道旨意便是令太子继续监国,第二道旨意便是要为太子择妃。
只是第二道旨意还没来得及发出,就被燕长倾扣了下来。
燕长倾拿着圣旨,站在皇帝的床前,沉声道:“儿臣不欲纳妾。”
皇帝说:“让你娶正妻你也不娶,纳妾也不纳,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儿臣已有心悦之人。”
“那你娶她不就是了,不适合当正妃就那个受宠的侧妃。”
皇帝一看燕长倾脸上的表情就明白了过来,“怎么,那女子不愿意为妾?”
燕长倾没说话,遇眠何止是不愿为妾,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当然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就算没有认识遇眠,燕长倾从前也没想过自己以后会随意娶一个并不爱的女人。
但是皇帝可不这么想,板着个脸说,“那这女子未免也太不识好歹了,你是未来的天子,而未来的皇妃就算是皇室的妾,旁人见了也要行礼,又岂是那些所谓的正妻能比的。长倾,不过就是个小小女子,等你即位后,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燕长倾静静的看着皇帝:“所以父皇那时也是这么想的么。”
皇帝立时僵住。
他那时是这么想的么......他没有办法否认这点。
曾经他也视温语容为此生挚爱,那时皇兄势大,而他一个小小皇子,母家和才干比之皇兄皆是平平。
而温语容虽非皇室中人,但彼时温家乃大燕第一大族,她是比他这种皇子还要耀眼的天之骄女。
但偏偏这个被人们默认为未来太子妃的温语容,却爱上了他,甚至在父皇要下旨给她和皇兄赐婚的时候和父皇言明了自己的心意。
她如愿嫁给了他,而他也娶到了自己心中的神女。
情最浓时,皇帝也曾甜言蜜语、真心实意的对温语容做出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
如果一切这样下去,他就做一个闲散王爷,守着自己这方寸之地,这个承诺并不难实现。
后来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他在温家的鼎力相助下成功夺位,虽名不正,但言顺。
曾经王府空旷的后院只温语容一个女主人,整个王府都是佳人欢声笑语。
后来皇宫里的三宫六院,脂粉香和女子的娇软声越来越多,而她居于皇后高位之上,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
燕长倾在众皇子中行四,他前头还有三个皇兄,后面也有两个皇弟,更不要说还有些皇姐皇妹了。
燕长倾小的时候曾听服侍了温语容多年的宫女无意提到过,娘娘从前也是有过孕的,只是后来被嫔妃所害,小产了,身体又恢复了好些时间,后来才又怀了燕长倾。
哪怕后来皇帝下令狠狠地严惩了那嫔妃,温语容坐稳皇后之位,这一对曾经浓情蜜意的爱侣,终究还是在经年之后离了心。
再后来,皇帝将皇位坐稳,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人类无线滋生并且永不满足的欲望又迫使着他不受控制的在怀疑着,温家如此势大,那时甚至都能帮助他绝地翻盘,从皇兄手中夺得皇位,如今温家女贵为皇后,太子燕长倾身上还有一半的温家血脉,岂不是更为烈火烹油。
等他百年之后,只怕是都不知道这江山是姓燕还是姓温。
利益和权力欲与猜忌多疑交织在一起,他终于没忍住对温家下手了......
皇帝闭上眼睛。
温语容死的那一天,一切场景即便是时隔多年,也依旧历历在目。
他最心爱的女子是被自己逼死的,而如果没有他,她或许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长倾,或许,你说的也有道理吧。”
“只是大情小爱,往往都太难两全。”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①。
燕长倾沉默,他长身玉立,身姿挺拔如戈壁滩上茁壮成长的小白杨,而皇帝看着他完全长大成人的模样,一时老泪纵横。
这是他和语容唯一的孩子,几乎是结合了他们二人的优点。
他和他年轻时的样子是那么相似,但是他远比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要优秀,也要更为坚定。
或许自己没能做到的,如今在燕长倾身上,能够真正实现......
“语容......我们的孩子,你教养得很好。”
“是我对不起你们啊......”
这道旨意,最终还是没能发出来。
外界都对这身份最高的俩夫子的反应感到十分奇怪,一个死活不肯娶妻,一个劝着劝着竟然也不劝了。
那些家中本有适龄女子而无比意动的大臣,最后也只得罢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