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一批批的外汇订单开始交付,宋俊林也从省里获得了大量的rmb。
到了81年的年底,宋俊林的身价终于突破了100万。
如今他已经是80年初期,极为罕见的“百万元户”了。
31号这天,宋俊林特意去购买了一些物品,打算给这些员工发发福利。
毕竟,与他获得的巨额利益相比,这些员工们所获得的不过是其中的零头罢了。
下午四点钟,宋俊林让员工们提前停下手中工作。
他将所有人召集起来,讲道:“明天就是元旦了,也就是阳历新年,咱们这里会放一天假,放心,咱们工资是按月算的,节假日放假不会影响工资。”
在后世人看来,元旦放一天假那简直太少了,还不如不放。
但在当时,元旦就是放一天假,只有春节才会放三天,哪怕国庆也只是两天假。
就这还是好的了。
在人道洪流那个时期,更是全年都没有假期。
当时周末叫做“义务劳动日”,也是需要工作的。
而春节则是因为是旧风俗,所以也要破除,改为革命化的春节,春节不休假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
当时人们贴的春联,都是写着“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这种口号。
直到79年,这才有部分省份恢复了春节放假的传统。
而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还是到80年才开始执行。
并且,从那开始,春节国庆都改为三天假,每周日也会放一天假。
一直到94年,我国才开始提倡双休。
顿了顿,宋俊林继续说道:“为了能让大家过好这个阳历年,我准备给大家发一下元旦福利,这福利有50斤大米、50斤白面、5斤鸡蛋、2斤猪肉、2斤鸡蛋糕,另外还有每人2罐辣椒酱和2个水果罐头。”
“哗哗哗!”
听到宋俊林要给他们发这么多的好东西,所有人皆是热烈的鼓起掌来。
红星大队的人就不用说了,他们以前种地哪有人给发过什么福利,平时种出来细粮舍不得吃,都换成了玉米、地瓜之类的粗粮,遇到灾荒年,到头来还要欠大队的。
而二食堂的人,也是非常的高兴。
虽然二食堂会有不少的福利,但是给的却从来没有宋俊林给的这么丰厚过。
发放完福利,宋俊林就给所有人放假了。
不过,二食堂的人还得继续在岗位上,他们还有本职工作要做。
下了班,宋俊林拿上准备好的礼物,拜访了一众之前帮助过他的领导们。
虽说他现在已经是徐建宁身边的大红人,但是继续维持以前那些人的关系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元旦这天,杨倩玉并未去市里陪父母,而是来到了宋家。
她的理由是中秋已经请过假了,在元旦只有一天假的情况下,去一趟实在是不方便。
进了堂屋,杨倩玉将手中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递给王采琴:“大妈,我给您带了一盒京八件,这可是京城的知名糕点小吃,是满清宫廷御膳所创,后来就流传到了民间,您尝尝好不好吃,要是好吃的话,我再找人给您买。”
“倩玉啊,只要你有这份儿心就行了。”
王采琴笑呵呵地接过礼盒,对杨倩玉说道:“现在有俊林买回来的烤箱,大妈平时可不缺糕点小吃,他经常给我做,什么月饼、南瓜饼、鸡蛋糕、面包、绿豆糕、豌豆黄之类的,吃都吃不完。”
杨倩玉摇头道:“他做是他的心意,我买是我的心意,那可不一样。”
“这些都是小事儿,大妈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抱个孙子,老大两口子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能有孩子,就只能指望老二了。”
王采琴拉着杨倩玉的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问道:“大妈想问问你是怎么想的,打算什么时候跟俊林结婚啊?”
杨倩玉回答:“大妈,这件事我倒是无所谓,觉得什么时候都行,只是我爸和我妈那里有些……”
“大妈明白。”
王采琴叹息道:“俊林呢,当初要不是被那狐狸精给迷住,也不会闹成现在这样。”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虽说他离过一次婚,但是你也知道他的能耐,我们老宋家现在已经是万元户,家里进口大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之类的新四大件也都齐全,保证你进了家门不会吃亏。”
“大妈,我喜欢的是俊林这个人,而不是这些东西,就算俊林什么都没有,我也愿意跟他结婚。”
杨倩玉缓缓说道:“现在主要是我父母那里,我还没有跟他们说过我们的事情呢!”
事实上,她比王采琴还了解宋俊林现在的身家。
不过,她父亲有那种文人的清高和迂腐。
宋俊林要是没什么钱吧,那肯定不愿意她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穷光蛋。
但是宋俊林有了钱吧,他有担心被别人说是为了钱就卖闺女。
所以宋俊林和杨倩玉两人最后商定了一下,那就是等到今年省里评选出81年的省劳模之后,再向杨父公开两人的关系。
而且徐建宁跟宋俊林交底了,说是市里今年还会评选他为市仁大代表。
这样一来,在省劳模和市仁大代表光环的加持之下,杨父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大妈知道你是个好闺女。”
王采琴一脸感慨的道:“要是我们家什么都没有的话,我宁愿让俊林单着,也不会让你进门来受罪。”
……
与此同时。
香江。
浅水湾的某个别墅内,有一家与宋俊林有关的豪门,正在进行团圆宴。
尽管他们的穿着,别墅的装修都很西式,但今天他们却并未食用牛排鹅肝,也没有喝红酒洋酒,而是专门找人做了一桌淮扬菜,酒杯中盛的也都是黄酒。
每到龙国的传统节假日,他们家都会品尝故乡的菜肴和美酒,以此来纪念故土。
首座上,坐着个一位身着西服,头发花白的富态老者。
尽管他看起来很是和蔼,但餐桌上的所有人,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因为,他不但是一家之主,更是白手起家,创下亿万家产的商业巨擘。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氏豪门由于错误的转型,导致没能跟上时代,一直在不断的衰弱,但毕竟是日不过女王亲封的太平绅士。
这一天,在开饭前,老者对众人说道:“过些天,我想回宁州看看,也不知道大哥大嫂是否还在世……”
“老爷,您可不能以身犯险啊!”
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赶忙劝道:“内地那边可是容不得我们这些资本家存在,这要是去了被扣下,那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
说完,她看向一旁的大妇,又道:“姐姐,您也劝劝老爷吧,可千万别让老爷去犯险。”
她是这个家的二夫人。
在过去的香江,人们是可以一夫多妻的,直到71年这才被废除。
闻言,大妇亦是担忧道:“是啊,老爷,您当年不就是从那边游过来的嘛,那边运动闹的那么凶,谁知道去了会怎么样!”
由于港英政府对内地的抹黑,使得港岛人特别恐惧内地,尤其是那些有钱人们,一个个更是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内地打过去,把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
在港岛有钱人的眼中,内地是妖魔化的,哪怕有内地的正面报道,他们也都是不相信的,认为那只是在欺骗外人。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担心。
“我意已决,你们也不必多说什么了。”
宋忠宪摆了摆手,道:“此次,我是必须要回去的,至于你们,不想回去那就留在这里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