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宁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黄琼却没有想到,这张更多用来鼓舞士气三石弓,会在自己到达陇右之后,便在第一时间派上了用上。黄琼可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在他看来到了战场之上,怎么样以自己最小损失,尽快争取胜利才是最需要的。否则前世,那么多国家的军队,培养那么多狙击手干嘛?

    狙击手做的,不就是在战场上的刺杀行动吗?现在虽说没有狙击手,可这弓箭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刚刚自己目测过,那两个家伙虽说躲在自己这边,八斗弓的射程之外。可却在自己手中,这张三石弓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么好的机会,不动手又待何时?【1】

    【6】

    【6】

    【小】

    【说】

    黄琼稳稳的将这张三石弓拉开,弓弦上的利箭也指向了自己两个人。对面同样视力不错的拓跋继迁与宋公良,也并非是没有看到。只不过二人,非但谁也没有当回事。除了指指点点,嘲笑黄琼做白日梦之外。甚至还料定黄琼注定会射空一样,还将身下的战马向前提了提。

    他们眼下所在的位置,虽说有点擦边,可还是在八斗弓最大射程之外。之前的战场情况,已经告诉了他们,这些官军手中的弓箭虽说比他们精良。可最好的弓,也没有超过八斗弓。而且眼下正面的官军,在没有人替换的情况之下。鏖战多时,已经略微显露出一丝的疲态。

    射出来的箭雨,射程也越来越近。弓箭的斗数越大,弓箭手每次拉动弓弦所耗费的力气也就越大。是个人,体力就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刻不歇的连续开弓放箭。尤其是这些八斗硬弓,对弓箭手的体力消耗犹大。这个时候,自己将位置提前,即安全又可以鼓舞全军的士气。

    至于英王手中正瞄着自己两个人的利箭,两个人则谁也没有当回事。不过一个书生而已,拿出一张弓来,也不过就是装装样子,鼓舞一下已经显露出疲态的自己队伍士气罢了。至于他手中的那张弓,恐怕连一斗之力都没有。这样弓射出的箭,能越过他们自己队形就不错了。

    别看在英王府待了近一年,可宋公良直到自己被赶出来,也不知道这位英王是一个武功高手。别说大齐精锐之中常用的八斗弓,就是常人无法拉动的三石弓,也可以轻松的拉开。甚至还通过之前在郑州的练习,箭术还算是不错的。至少眼力上,比一般弓箭手要强上许多。

    两个人都在等着,这位英王自不量力的这一箭射空之后,好好的嘲讽一下这位英王。以便能够彻底的瓦解敌军的士气,力争一举奠定胜负。自认为对这位英王知根知底的宋公良,甚至还在暗暗的运足力气,准备一会英王这一箭落空了,自己可以好好的嘲笑一下这位英王。

    对于对面的俩个人,嘲讽一样的举动,黄琼脸上的笑容更胜。对于他来说,这两个家伙靠的越近越好,自己的把握也就越大。不过,黄琼也没有太着急放箭,而是在耐心的等待最佳的时机。他要的是一箭奠定胜负,一举将这两个人击杀在这里,而不是在这里放空箭。

    就在拓跋继迁再一次举起马鞭的时候,黄琼松开了一直紧扣弓弦的手指。一支利箭,直奔着拓跋继迁面门而去。还没有等黄琼身边的亲兵,从这位书生一样的英王,居的这些军马。却又那里抵挡得住,欧阳善亲自带队冲杀。一经交手便全军崩溃,一路上被欧阳善带着的一千骑兵追杀得死伤累累。只能拖带着此时昏迷不醒的拓跋继迁,一路拼命的向北溃退。

    黄琼开三石硬弓三箭,以超远的距离一箭重伤拓跋继迁,一箭射杀其重要谋士宋公良,一箭射杀拓跋继迁最器重的长子,也是他选定的继承人拓跋德明。其后军中便传言英王力大无穷,可以开得三石硬弓,而且还百发百中。单单就这三箭,便打垮了五千党项精骑。

    一时之间军中广为流传,前唐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今有英王爷三箭定宁夏。英王若是没有射出这三箭,瓦解了敌军的士气,鼓舞了官军的威风。以当时官军力战疲惫的情况,后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过对于这个传言,黄琼听后只是一笑了之,却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当然,这些事情还不是眼下将心思,都放在战局上的黄琼能够想到的。他更不会想到,自己就射出那么几箭,在以讹传讹之下,到最后居然还被神话了。要知道,在事后检查战场的时候,黄琼对拓跋继迁,居然能够在自己射出的连珠箭下,还能逃过一劫可都懊悔不已的。

    此时的黄琼,并没有想到自己射出的几箭,在后来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在欧阳善全军出击之后,黄琼虽说没有参与追击行动。但却是不顾自己侍卫的劝阻,一路带着欧阳善给他留下的一百亲兵,远远的跟在后面。有些东西和事情,他还需要好好的看看和品一品才行

    而就在这些溃军,好不容易逃到甘河岸边,却不想迎面正撞上得知英王,只带一千轻骑来环州。生怕这位王爷路上出什么事情,马上带着人马出来迎接冯舟山指挥的两千军马之中。此时已经无力,也无心应战的溃军,又那里抵得住以逸待劳的冯舟山这两千骑兵的冲杀。

    等待这些残兵败家,总算冲过因为连年大旱,没有多少水的甘河,在拓跋大信亲自统带的援军拼死接应之下,才勉强稳住阵脚。而这个时候,拓跋继迁亲自统带的这五千军马,能够平安回来的只有不到七百人。其余的不是死在了官军刀下,便是不知道溃散到了那里去。

    在得知,集中了平夏部几乎所有精锐的这五千铁骑,居然被官军一千军马便打垮。饶是往日里面,号称平夏部第一勇士,拓跋大信也不敢在环州继续待下去了,连夜便打算拔营撤走。只是就在他这边刚一开始撤离,便遭到了冯舟山,与已经赶到的欧阳善两个人联手夜袭。

    为了此次夜袭,冯舟山与欧阳善在黄琼同意之下,几乎是倾巢出动。整个环州城,只留下了一百亲兵保护英王。其余的人马全部出动,就连欧阳善所带的一千骑兵,也不顾长途赶路疲惫全部出动。两军一左一右,一边四处放火,一边一路对着叛军的中军所在猛攻。

    这位拓跋大信虽说号称平夏部第一勇士,可个人在战场上的勇猛,并不能说明他在指挥上水平也高。面对着重伤昏迷的拓跋继迁,此时同样心思已乱的拓跋大信,一心只想着赶快脱离这些妖孽一样的官军。对官军可能的夜袭,除了一些岗哨之外,根本没有做任何的防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