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公主路子有点野 > 第21章:遗恨心亡,十八年的换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奈兮睡醒时,满天大雪纷飞,枯木无色,白雪万里,她裹着外衣站在金莲殿门口,眉目欣喜地看着六瓣雪花自天而下。

    她使劲裹了裹外衣,看着皇宫里灯烛挂满每一个街口巷门,热闹非凡,站在自己殿门口,都能听见嫔妃熙攘吵闹声。

    一串脚印出现在殿外,渐渐向奈兮靠近,原来是锦青嬷嬷,她走下台阶,头微垂,望向锦青嬷嬷。

    她小脸被寒冬冻得通红,不停地搓着自己的小手,蓉蓉跟在身后,又给她加了一件衣服,她拢着两件外衣,对嬷嬷点了点头,“今日太后寿辰,嬷嬷怎么有心来这里?”

    太后身边的两个嬷嬷,自从她在大火醒后,便隔长不短来金莲殿,送来最好的炭火,把普通的纸灯笼换成了隔火的牛角灯。

    嬷嬷端着一身新衣,上有个盒子里,打开放着玉坠首饰,“太后娘娘看来拜谒的公主都穿着蜀锦绸缎新衣,怕公主被驳了面子,便让奴婢把您的生辰礼物提前送来了。”

    她在这里几月,都不曾有人提起过纯若的生辰,让蓉蓉收下了衣物,眉间舒展出笑意,“怕本公主是最后一个到的吧!就先不留嬷嬷了。”

    嬷嬷走后,奈兮瞥了一眼若雪色般的新衣,脸一垮,冲蓉蓉和行香眨了眨眼,望着嬷嬷远去的方向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回了殿里。

    慈宁宫里。

    百妃聚集,灯火璀璨,香炉里烟烟缭绕,太后坐于高堂,面色慈爱,寿宴的欢乐之象布满殿堂,与屋外的寒光冬色分别开来。

    奈兮来得不早不晚,她一览身着各色的妃嫔公主,挨个儿向对方行礼,除了英妃与皇后,她哪个也不认识,只得叭叭重复说着一样的“娘娘好。”

    太后神色如花,和祥地看着奈兮,如诗如画,她让锦青把手边放的礼盒全都收走,沉着笃定,“哀家的乖孙女可算来了。”

    奈兮也带了礼物,是一副从孙府收来得字画,画布平实,却有着一股年老的黄朽沉重,她将画慢慢展开,画中是一个女子,身着胡族装束,窈窕婀娜,跳着极具风姿的胡旋舞。

    她看了一眼,又赶紧收起,眉眼紧缩,殿内一片寂静,都瞪着双眼看着她演出的一幕闹剧,她赶紧让蓉蓉换下去,重新铺展一副画作。

    “皇祖母,儿臣急忙赶来,马虎地没有检查,这副才是,听说皇祖母酷爱收藏古今名画,儿臣可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辞先人的这副画作。”

    画中青山绿水长流,云烟缥缈不散,钟灵毓秀,几笔点墨,却有着绰约之风。

    太后还未从那副女子的面孔中缓过神来,如花的色泽面孔上添了几分苍白,殿中久久无人回复奈兮,皇后解围道,“纯若也是有心了。李辞先人的画作,太后可是藏了好几副,如今亲眼所见,才觉自己真是才疏学浅。”

    皇后一番夸赞说完,转头望向坐在太后身边的陛下,他眼底悲凉一片,惊慌失措却又另显沉着之态,他朝奈兮望去,用着父亲的身份说道,“纯若刚才那副收起来的画作可否留给父皇?”

    她早已看过那幅画千遍万遍,那副她摆在慈宁宫的,是让北尚变化出来的赝品,下边依旧留有皇帝的落款。

    她爽快地答应,没有一丝犹豫,“儿臣的东西都是父皇赏赐的,区区一副画作,自然不成问题。”

    她退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一旁的英妃红了眼睛,酒杯自桌边滚落,洒了她一身,满身酒气。

    英妃应付两下,着急回宫,太后皇帝允了。

    席散,一个清冷无欲的女声响起,喊着纯若的名字。

    奈兮轻轻“嗯”了一下,低头行礼,她从未在宫中见过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妇人,看起来四十余岁,应是同她母妃入宫,看样子至少应该是个妃位。

    却脸上清白,没有一点胭脂气,脚底的布鞋,白衣粗布,与太后寿辰的铺张扬厉一丝不符,她心底不尽疑惑起来。

    若是个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今日场面没有资格参加。若真是个吃斋念佛的妃子,也实在罕见。

    那妃子领她到屋外,说起,“臣妾整日不出殿门,想必公主也不曾见过,臣妾住在竹林后的清宁殿。”

    奈兮想起,昨天夜里,她背的妃嫔名册上有这个人,上面写到:清妃,住于清宁殿,以吃斋念佛消遣时间,不爱奢,十八年不曾出过宫门,不喜热闹。

    她面色纯良,恭敬地应道,“儿臣听说过,您是清妃娘娘。”

    清妃听到她叫自己的名讳,眼底划过一分惊讶的神色,可好歹是终年吃斋念佛之人,看淡了人心所想,持着一种老成干练,直接点明来意,“可否来清宁殿小坐一刻。”

    这是奈兮在这宫里收到的第一份邀请,又是一个与她极有机缘的一人,鞠躬行礼,“还望娘娘先带带路。”

    清宁殿。

    奈兮从未来过皇宫里如此偏远之地,清宁殿也严严实实地被一片翠竹林遮掩,若非有一条小路直通殿门,她还真以为,这里就是皇宫边界。

    冬雪盖住来时的脚印,竹林上挂的枯叶随风哗哗作响,随风四散的积雪落在她们肩头,伸手扒拉几下,便也不放在心上了。

    进殿,殿内与屋外温度相差无异,几个丫头着忙点燃炭火,奈兮欲找个地方坐下,可殿内简陋至极,一桌一椅,一床一台。

    窗户被封得密不透风,书桌上零零散散摆放着几本佛经,完全找不到地方下坐。

    地上放着一个蒲垫,原来,传言中的吃斋念佛是真的,日子过得清净至极,外有竹林遮掩,内有佛经傍身,真跟月明寺方丈住处无二。

    她把手放在嘴边,吹了一口热气护在手心,清妃身边的丫头从外进来,搬来几把像样的椅子,挨个递上垫子,才转身离开。

    行香和蓉蓉陪着奈兮四处玩赏,也见过清苦清贫的人家,在宫里见到,却是头一次。

    两人都把乌黑发亮的眼珠瞪得溜圆,扫视这里不多的东西。竟都比不上她俩住的女婢房。

    丫头走来,端上几碟茶点,清妃才幽幽地开了口,“你两岁时,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却没想,日子过得这么快,转眼都十八年了。”

    两岁的孩童,能有什么记忆,若是真的纯若在这里,也不见得会记得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娘娘可曾见过我母妃?”

    她并不关心从前的日子里,纯若活得如何,在这皇宫里,纯若的记忆只在这里停留了不到两年。

    纯若一心记挂着母妃,现在的奈兮也是。

    清妃像是料到了她会如此说,波澜无惊,风平浪静,“是啊,以前的日子可真是好。”

    她清心寡欲,可粗茶淡饭,可无欢笑,却依旧记着当年的日子。

    “我与你母妃情同姐妹,她死后,我便自请来到清宁殿,过着与废妃一般的日子。只念,陛下善待公主。

    我用十八年光阴换来公主一生无忧,这宫里,除了太后与陛下,只要我不说,谁都不会知道,当年你母妃的境遇。”

    奈兮一反常态,她母妃之事她以知道,竟不知里边还牵扯到一个清妃,沉默良久,一言不语。

    清妃像是要说完这辈子所有的话般,一副交代后事的样子,话句成河,抵挡不下,“见到公主安然无恙,我也便放心了。

    这样,我才好去见宁妃。”

    她的话音一分分减弱,奈兮心中的疑惑却不曾减弱半分。

    奈兮张口,却不知该说什么,又闭上,她想听听清妃还会说写什么。

    她一边点头,示意清妃她还在认真听,一边又搓开了自己手,手被冰寒冻得没了直觉,炭火烧着,屋内温度却没有升高。

    她让行香回金莲殿中去拿暖手炉,叫上侍卫把宫里的炭炉搬来,顺带装箱炭火。

    两殿相隔甚远,一个于整个皇宫的中心,一个位于偏僻的角落,奈兮久等不来,又在殿里多待了半刻。

    清妃的丫头又端着东西走来,清妃站起身,“这些都是宁妃送我的,我整日里也用不上,一旦节俭惯了,用不惯这些。”

    奈兮瞥了一眼,宁妃已将这些送给了清妃,送出去的东西泼出去的水,哪里有收回的道理,她极力推辞,可清妃坚持,奈兮拿了两件,一个羽令,一本古籍。

    也不知道宁妃是怎么好意思将这些东西送出手的,都是些不用的东西,还不如送点钱财更能满足人心。

    可清妃,不是常人。

    奈兮让行香带的东西送到,清妃没有推辞。

    她走至一棵梅树下,停了下来,满园白雪一枝芳,是清宁殿外与他处不同的地方。

    清妃的侍女小步匆匆地跑来,交给奈兮一样东西。

    她或许已经猜到了里面的内容,或许她没有猜到,也许清妃只是写了一袭感谢之语。

    单凭她一句“十八年的兑换”,奈兮就会护她下半生康乐。

    “告诉娘娘,明日我再来看她。

    缺什么你私下里来金华殿,我定拼尽全力相助。”

    金华殿,是啊,她现在哪里还有金华殿。

    她一把大火烧光了对皇宫里所有美好的憧憬,只剩下复仇之心。

    她想重说一遍,是金莲殿,可词到嘴边,她怎么也无法开口。

    【作者题外话】:此花更比牡丹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