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 第525章 名声 闲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位良将,便是朱异和文钦文鸳父子。

    其中朱异乃是东吴名将,在文钦没有背叛魏国的时候曾带兵击杀文钦的七座营寨,献计攻破樊城。后来在诸葛恪迎战诸葛诞的东兴之战中,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诸葛诞背叛魏国选择投奔东吴的时候,他被封为大都督前去接应。

    能做到大都督的人,带兵能力绝对在水准线以上。

    他能力不如东吴最开始的四位大都督,但也绝对称得上良将,在同时代的将校中,能接近一流。

    这个评价似乎有些低。

    不过三国时代诸侯混战,前期将星璀璨。

    但经过数十年乱战,那些堪称一流、顶尖的名将大将大多凋零。朱异即便只有二流的水准,也能称得上大将了。

    甚至后来西晋立国时期,有名有姓的名将,也就几个人而已,最著名的是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杜预,还有征南大将军羊祜。

    除了这两个顶尖名将和堪称一流的马隆、王睿之外,其他的便是众多的二三流武将。

    或者说不是没有大将名将,而是这些有才能的人都被那些世家豪族压制,上面的大将全都是清谈子弟,等到西晋覆灭,才有闻鸡起舞的祖狄冒头……

    三国看似充满英雄气概,实际上相互厮杀太狠,并且世家豪族的势力在三国末期达到了巅峰,导致有才能之人无法上进,无能之辈充斥朝堂。

    两晋时期,尤其是西晋时期,更是不堪。

    裴矩、何稠也都是世家名门,其中裴矩出身闻喜裴氏,何稠也是豪族子弟,但他们都知道两晋时期世家把持朝堂的危害。

    所以做事的时候,总会给出身底层的人留下一点余地

    而寿春的诸葛诞、王基从小到大接受的便是世家豪族的教育,行事作风和淮军格格不入。

    让他们归附,固然有可能成功,但不利于淮军内部的团结。有可能出现很大的隐患。

    如果诸葛诞未来对王景不满,再次发起反叛,传出去肯定会对淮王的名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但如今有了降临神州世界重来的机会,那些名声不好的君主、诸侯和大将,肯定会后悔,后悔自己在源世界做的太绝,导致声名狼藉。大风小说

    如朱元璋,因为晚年为太孙铺路,有能力的开国将帅基本上都被剪除,只剩下能力不算一流的耿炳文等人。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李善长、傅友德都投奔了王景。

    其他如蓝玉、冯胜、冯国用、包括刘伯温在内,都不会再投奔他了。

    即便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绝对不会再加入明军。当然大明根基深厚,没有开国将帅,还有戚继光、俞大遒等名将,能支撑明军的体系。

    甚至爆发全力,能压制刘裕大军。

    但这样的例子只有一个,朱元璋也是凭着大明根基浑厚,这才能补充开国将帅的损失。

    至于西晋和东晋的司马氏,除了一些依附在晋朝的世家豪族外,没有君臣大义的约束,基本上不会有其他外来的名臣名将投奔。

    因为晋国取代曹魏的过程中,天然带着原罪。

    几乎是各个大一统王朝中最拉胯也是名声最低的。连二世而亡的大隋,在很多人眼中都远超晋国,至少大隋的腰杆子还算硬朗……

    裴矩和何稠相互交流中。

    不仅是裴矩说了自己将要出使的事情,何稠也说了工部最近的举动,工部除了监造战船、城池、各种器械之外。

    还有一个时间要求比较紧的事情。

    那就是帮助王上修建一座行宫。

    这点很容易理解,王上原来所在的只是王府,面积再大所能容纳的人也有限,只有修建行宫,才能安置遴选出来的秀女,妃子。

    “只是建造行宫么?看来王上没有打算在泗洪定都啊!”

    裴矩微微感叹。

    像他这种聪明人,得到一条消息后,就能敏锐的察觉到王上的一些态度,以及淮军未来的动向。

    简简单单的一件修建行宫的事情。

    在他眼中,就成了王上将来肯定要选择其他地方定都的证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