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 第52章 暗自总结 江东臣服(4k)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晋王朝内部主要有世家大族掌权。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氏了,家主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和从兄王敦一内一外,执掌东晋大权。

    王氏在东晋的权势高到什么程度?

    王敦起兵叛乱,要求废掉皇帝,自领扬州牧,几乎把皇帝当成玩物。等到病逝军中后,才有人敢清算。

    但论罪清算,也只是论王敦一个人的罪而已,无法波及王氏的其他族人。

    王导不仅全身而退,还依旧掌握权势,深得司马睿的信任。

    在司马睿死了之后,王导更是托孤重臣,辅佐晋明帝司马绍。

    这种谋反却能保全家族的例子,也唯有在东晋王朝有机会出现。

    在神州世界。

    同样是司马绍和王导主掌朝政,陈郡谢氏虽然有谢安、谢玄这样的名臣名将,但动摇不了王导的地位。

    在历史上,谢安为什么要隐居东山,

    为的就是避免遭到其他家族的打压,等到名声极大,无法抑制打压的时候才出山。

    有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谢安在司马绍的心中,只是第二档次的人物,

    而谢安谢玄,显然也没有为东晋王朝赴汤蹈火,付出性命的心思。

    他们又不是王导,和东晋绑定的太深已经无法解绑。

    在东晋有了覆灭危机的时候。

    谢安自然选择保全家族。

    还是那句话,如今神州世界诸侯林立,并非原历史那样唯有东晋一个正统汉人王朝无法选择。

    在有选择的时候,聪明人,尤其是拖家带口的聪明人,绝对不会在一条绳子上吊死。

    此时的谢安,便做出了对家族最有利的选择。

    听到家主的决定,旁边的族人也都暗自点头。

    他们都听说过淮王的名声。

    虽然淮军治下对世家豪族并不友好,但也不是绝对的排斥禁绝。

    据说原历史上的东吴名臣步骘,早早的就投奔了淮王,成了主掌军务的重臣之一。

    有了这样的例子,自然能打消他们的某些担忧。并且,他们陈郡谢氏自有家风,并非是那种只知道依靠家族的膏粱子弟。

    “若是投奔淮王,家主不妨给幼度传信,若是能让幼度和家族一起投奔,淮王必然十分高兴,对我家更加重视!”

    旁边的族人提醒道。

    谢安微微点头,笑道:“这都是应有之义……”

    此时。

    除了朱元璋和谢安之外,还有不少顶尖的君主和擅长望气的名臣推算出了江南的情况。

    中原、关中、河北的众多君主,对江南的情况只是略有兴趣的扫了一眼而已,并没有太过关注。

    没办法,距离太远了。

    在以灵石为能源的交通工具没有推广爆发,缩短各地交流距离之前,也就中原和江南有些交流,其他的地方想要和江南来往,无比的艰难。

    各地的君主都有强敌在侧,即便是远交近攻,也不会远到江南。

    关注江南情况的,也只有在江南地界出没还没有投奔君主的名臣大将,以及南陈、南宋、大明这几??势力而已。

    刘裕在南方的名声,仅次于朱元璋。

    如今战死沙场,震动八方。

    这些消息此时只在九阶强者中流传,不过只要过几天,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南方

    ……

    击败强敌,夺下城池。

    王景和淮军的众多将校,在这时候反而比大战的时候更加忙碌。

    在进入常州城的第一时间,王景便连续下达了两个军令。

    首先派傅友德、张蚝率五万精兵立刻北上截住从江阴撤走的刘宋大军,绝对不能让这支兵马返回丹阳。

    其次则是派出贺若弼、宇文成都、甘宁,让他们同样率领五万精锐,一路奔袭,绕过沿路的各处城镇,直接兵临丹阳城下。

    群龙无首,并非天下大吉。

    刘裕没了,让刘宋失去了根基,

    但刘宋还有刘义隆、刘穆之!若是给他们反应时间,调动周边散落的兵马,想要拿下丹阳就要多费两三倍的功夫。

    在这时候,就算淮军的兵卒经历了一场厮杀身躯疲累,也要再次出发,抓住战机。

    好在大军之中,有九阶强者坐镇,而对手军心涣散汉时期的项羽、两宋时期的岳飞降临后比他更强。

    但此时,他的确是武力的极限。

    若是单对单,即便是宇文成都、张蚝这样的万人敌,都要在他手下饮恨,像史万岁,一时不慎,就受到重创不得不回去修养。

    这样的实力,能让刘裕在战场上所向无敌。

    刘裕也是依靠自身的无双武力,在和明军对阵的时候压制徐达、常遇春这种有天阶潜力的名将。

    只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刘宋的霸业全在他肩膀上扛着,刘裕一不小心战死,刘宋便再也没有争霸的机会。

    号称武力极限的第一强者又如何,被淮军的六大武将和王景联手轰击,一样承受不住。

    王景也是如此。

    他修行的法门给他带来极强的生命力和寿元,但被常遇春、徐达、李文忠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戚继光、俞大遒围攻,同样双拳难敌四手。

    尽管这样的几率比较小。

    但王景也不能冒险……

    淮军和刘宋的情况有些相似。

    相似的地方是势力兴衰,都依靠两方的君主,刘裕死了,刘宋很快就会崩塌。

    而王景若是死了,以嫡长子现在的年龄,根本无法驾驭群臣,要不了多久便会朱元璋、曹操这些君主分食。

    “当初沈翼、步骘他们的提醒是对的!君主不能轻易出阵!”

    王景心中暗道。

    以后他要以刘裕为戒,当然,该出手的时候也要出手,如不久前趁着刘裕不在状态时出手就很有必要。

    王景不断的总结经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一两天时间过去。

    军情司的探子变得更加忙碌,把各地的消息不断的向常州传递,在王景率领大军离开苏州后,东吴各地本来还有些动荡

    但随着千里加急的军情送到苏州,那些心中长草的世家豪族,立刻变得无比寂静。

    对于淮军不敢有任何抵抗。

    不过,他们的异动早已被军情司的探子打探到,顾雍也悄悄的递送了和这些豪族有关的情报……这些都记在小本本上。

    王景的确不会贸然的清洗东吴。

    但以后这些世家豪族千万不要犯一点错,只要犯错,这些小本本上记下的东西,就会变成要命的东西。

    东吴各地还没有臣服,想要观察风向的守将,也在刘宋大军战败,刘裕战死沙场的消息下,纷纷改旗易帜,变成了淮军一员。

    这些文臣武将,以后都需要筛选和整编。

    不过此时为了稳定各地的形势,能和平的接管城池,王景和高?舛荚敢馊桃幌隆

    ……

    伴随着刘宋大军的溃败,东吴各地彻底臣服。

    与此同时,从江阴退走的十余万刘宋大军,也被傅友德率兵截住,有两个顶尖九阶武将坐镇,十余万的刘宋兵马很快溃败。

    傅友德分出一半兵马,让张蚝押着俘虏送到江阴看管。

    他则带着剩下的兵马,直接奔向京口。

    刘宋疆土,最重要的是三座大城,其中丹阳作为暂时的都城,是刘宋的核心,而京口,是扼守长江的重镇。

    西面则是对抗明军的最前线句容大营。

    淮军的动作十分的迅猛。

    常州拿下的两天之内,便击败刘宋另一支大军,并迅速奔袭京口、丹阳。

    但无论是王景还是傅友德心中都知道。

    淮军绝对无法拿下刘宋的全部疆土。

    尤其是西面的句容等地,肯定会落入明军之手。

    毕竟句容距离金陵比较近,在知道刘裕战死的第一时间,徐达和李文忠就会率兵出击……至于刚被刘宋拿下的长兴、湖州等地,也会陷入混乱。

    丹阳城。

    原本汇聚数十万人口的巨大城池,此时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丹阳城内的许多世家豪族,都暗中打点行装,朝着南面和西面转移。

    那些无法离开的百姓,除了担心兵乱之外,对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

    城内,皇宫中。

    刘牢之脸色有些发白,显然在极短的时间爆发赶路,让他强横的身躯也有些空虚。

    刘义隆一脸的紧张,坐在上首,看着左右两侧。

    除了刘牢之之外,便是神色有些暗淡,双眸不再明亮的刘穆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