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夏在江北原本有四大行省,其中江都行省和淮北行省是王朝的根基命脉。
淮西行省和淮南行省,在沈约、范云、杨弘等人的治理下,也在慢慢的向江都、淮北两大行省靠拢。
王景南征调动了大量的战兵,还出动了不少卫所兵马押送粮草。
但除了这些之外,官府并没有借着大战的理由对民间征税,屯田开垦、动用罪犯和俘虏充当苦役,辅助工部的修路队不断的修建道路。
道路通畅,商人便能通过道路把其他地方的粮草、商品输送到还未发展的地方,让这些府县有了物资和粮食的供应,发展十分的迅速。
各地没有因为大战,而放慢发展的脚步。
“淮西行省,以宿州为治所,详细最远能到涡阳,向北和徐州比例,向南到五河……淮南行省,以寿春为治所……”
不过,若是以寿春为治所的话,淮南行省要是把合肥、巢县也囊括在内,就有些太大了。
王景感觉,有必要以合肥为中心,再设立一个行省。
这样的话,新的行省可以一直向西扩张,直达天柱山,向南直达长江,西南方向接近鄱阳湖,
面积也不小。
现阶段,大夏王朝刚刚建立,王景要做的便是稳定四方,梳理内政,消化刚刚夺取的地盘,不能盲目的扩张开战。
要是仗着兵多将广,不顾生息的四处征伐,历史上的李自成便是前车之鉴。
李自成刚刚建立大顺,便带着精锐兵马东进,和吴三桂决战,结果在即将击败吴三桂的时候,被后金八旗拦腰一击,顿时王朝霸业烟消云散。
而李自成也只当了四十几天的皇帝,便一路溃逃,最后被一个民夫打死。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若是李自成知道稳定根基,先巩固自己的基本盘,也不会败的这么快。
王景同样是刚刚建国,和李自成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和对方不同的是,王景有成体系的中枢官府,还有历史上的众多名臣大将辅佐
就算王景飘了,也会有人劝谏,保证大夏王朝不至于翻车。
当然,王景没有膨胀,他现在很清楚,想要梳理内政,首先便是完善大夏王朝的中枢和各大行省、府县的体系。
先把纳入治下的各处地界,划分行省、府县,然后以兵马镇压,派遣官吏,如此才能迅速的消化新得之地。
在官府体系搭建完成之后,大夏才有资格安抚百姓,处理内政。
“来人!”
王景叫了一声。
太监总管王安立刻弓着腰走进来,“陛下!”
“去叫政务省的大学士、枢密院的枢密使前来议事!”
王景随口说道。
这个太监总管立刻领命。
片刻之后,政务省大学士沈翼、汪广洋、苏威,枢密使步骘、高?庖黄鹎袄础
中枢三省之中,除了督查省的都御史之外,大学士和枢密使都还没有满员。
大夏王朝的官位,王景向来十分的谨慎,像是中低层的官职,只要立下功劳就能得到,但中高层,尤其是位列三省中枢的重臣,这些是一个位置一个坑。
若是太快提拔一些人,那些刚投奔而来的名臣,如张居正、谢安想要成为大学士就难了。
所以王景宁愿压制一些功劳足够但能力稍弱的臣子,在爵位方面给予他们补偿,也不愿意贸然提拔。
“臣等拜见陛下!”
沈翼、步骘、高?獾热讼掳荨
王景摆摆手,让众人起身,然后让太监总管进来,把大夏王朝如今的坤舆图张开,地图上面,大夏王朝居中。
南面是大明,北面是徐州,徐州东西两侧分别是高欢和曹操……
徐州北面的地图,只有一个简单的轮廓。
而大夏王朝和南面大明、南宋的疆土就清晰许多,多了城池、山川走向。
“眼下镇江、常州、苏州、合肥等地并入大夏,但各地仍多有混乱,急需治理,朕有意再设行省,编户齐民,完善府县乡野体系……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王景指着地图山东南和西面,说命。
做好防备外围的威胁后,王景又说道:“设立行省的事,就按昭玄之言,在江南设立两大行省即可,分别是镇江行省,江东行省!在合肥,设立庐江行省!”
“任褚渊为江东行省布政使,各地府县官吏,政务省、吏部立刻选拔补充!”
“任顾雍为镇江行省布政使……”
“任阎象为庐江行省布政使……”
王景想了想,在设立了三个新的行省之后,立刻挑选出来三个布政使,掌管三地的民政,至于按察使和指挥使,有大军在侧,属于次要。
让督查省和枢密省各自推荐出来几个人选,然后王景挑选一个任用即可。
褚渊原本是南齐丞相,跟着萧道成投奔,在王景南征的时候,辅佐萧道成抵抗刘裕,给当时的淮军送了大量的粮草药物,功劳不小。
所以他投降之后,王景就准备提拔重用。
以他丞相之才,九阶之力,担任江东行省的布政使绰绰有余。不会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
而顾雍,和褚渊的理由一样。
他跟着孙权投降,帮助王景劝服了东吴各地守将,稳定了世家大族,同样有功。
唯有庐江布政使阎象,能力稍弱。
把潜力发挥到极限,也就是八阶层次。不过他追随王景的时间比较早,担任知府已经很长时间。一直兢兢业业,政绩不俗。也到了该提拔的时候。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阎象比较低调,而庐江行军大总管贺若弼性格不太好,派一个强势的布政使,双方容易不和。
眼下一刚一柔,正好配合。
除了新设立的三大行省之外,王景顺便把其他行省和中枢六部的主官,进行了一些调整。
如谢晦进入枢密省,担任直属于枢密省的参赞司主事。
李善长由淮北布政使,升为户部尚书。诸葛瑾和诸葛恪,分别加入户部和刑部担任郎中。等有了政绩,便下方到地方担任主官。
胡惟庸从淮西布政使,升为刑部尚书。乔玄为江都行省布政使。
韩熙载为督查省的左都御史、沈约范云,分别为淮西和淮南的布政使……
原本担任布政使的人,只要政绩出众,都成了中枢重臣
而那些原本是知府、地方官员的能臣,则升迁为行省高官……
对于这些官职调整,都是应有之义。
王景早就应该调整了,不过现在让群臣升官,也为时不晚。
此时,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的文武,变化都不小。需要一点时间还稳定。
不过等稳定的时间过去。
中枢和地方各府县,很快就能迅速发展。
今天商议的事情比较重大,官职变化也比较大,所以沈翼、步骘、高?獾热擞昧艘坏闶奔洌?畔??饲樾鞫?础
“陛下,不知谢安、张居正、陆逊、韦睿等人,该如何安排?”
沈翼问道。
王景沉吟片刻,这些人还真不好安排,让他们去地方担任县令、知府,属于大材小用,只能放到中枢。
但让他们担任中枢重臣,他们又没有功劳和政绩。
“按照以前的例子,礼部之下新设国子监,以谢安暂为国子监祭酒,张居正为秘文监主事……”
王景想了片刻,说道。
国子监,类似于历史上的太学,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监生能直接参加科举,其中监生除了从各地举子中招收外,还是官员子女后人的蒙荫之地。
在大夏建立之后,用来安置蒙荫子弟的国子监,便很有必要设立了。
以谢安的能力和名望,担任属于清贵职务的国子监祭酒,能充分体现王景对他的尊重。
而张居正,是有名的实干家。
他需要的不是清闲的职位,而是真正能做事的职务。
不过他初来乍到,对大夏的情况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所以王景让他顶了原本高?獾闹拔弧
等他在秘文监主事的位置上,对大夏有了充足的了解。就可以转为中枢重臣了。
秘文监主事、中枢重臣……
简单两步,就能成为大夏最顶尖的一层。
能享受这个待遇的,前面只有高?庖桓觯?巯露嗔苏啪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