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洪荒帝尊 > 第23章 镇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悠然升起的众多修行者中,噬喉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这两位大能身材魁梧,双手紧紧相牵,身着羽衣,鼻孔约有人族三倍大小,却丝毫不觉得突兀,脸色红润,神情傲然,分别持着一张丧柯竖琴,琴身流光浮动。

    这便是吾之生父生母了。

    看着眼前的一幕,噬喉思绪千转百回。

    小时候的噬喉生具异象,一头血红色的长发就与其他乾达婆族人分开来,青面獠牙,如同鬼物。

    生下来时,父母皆恶之,以水溺之而不死,以火焚之而不亡,于是来到神州之外,将他扔进了大海。

    不料又被海水送回。

    其父母异之,于是商量是否带回族群养育之。

    但噬喉竟与众多乾达婆颇为不同,乾达婆族人素来很少进食,多以世间香气为主食,浑身香气浓郁扑鼻,虽然不善战斗,但即便小孩也力大如牛。

    然而噬喉身形赢弱,不但不喜欢吸食香气,反而对香气厌恶尤甚,乾达婆一族以幻音竖琴闻名于世,但皆之乾达婆一族素来不作恶,偏生噬喉似乎生来邪恶。

    在他听到可以正人心,引导善念的乾达幻音时,竟然痛苦万分,几近昏厥。

    夫妻二人竟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弄的手足无措。

    一狠心,将其带到了破碎之地,扔进了那诡异莫测的洪荒战场,见到再无回来,这才返回了乾达婆族。

    是以,即便噬喉历经千辛万苦,开创魔道,返回大陆后,名震天下,也没有回去乾达婆一族,看其父母一眼。

    吾生而通道,乃是天生地养,无父无母,藐视亲伦,此即是吾所创之道矣。

    噬喉静静望着远处冉冉升起的父母,乃至神仙魔鬼、灵妖精怪,心中无波无动。

    “化星!”

    “吾友慢行!”

    “帝岂无德?吾以身照之!”

    ……

    漫天大能,或者爆喝,或者轻喃,或者悠然,或者轻语,在天地间徐徐爆开,化其身为星之躯,聚其灵为星之光,燃其魂为星之源。

    日月星,复现天地。

    自此洪荒大陆,也世人所谓神州大陆,一分为四,仙祖分西洲,巫?シ侄?蓿??锏雷娣帜现蓿?O伦畲蟮囊豢椋?簿褪呛笕怂?频纳裰薰释亮恕

    且不说天地大变,天道受创之后,众生如何,单说那四洲之地,万族皆感天地无道,竟然弑杀启灵之父。

    如今大道三千,显赫者无非神仙妖魔巫五道而已。

    仙道弟子聚集天覆山,仙祖大弟子鸿古道人端坐其上,其余弟子左右两侧依次分坐。

    仙祖殒灭,修仙者皆有所应,有数百位散仙大能,非仙祖亲传弟子者,也落座其中。

    “今日聚集众位大能,幸得各位仙道大能赏脸,鸿古不胜荣幸,如今与会者三千六百名,共商天下大事,可以称得上我仙道盛事。”

    “师兄所言甚合吾意,”鸿罗道人尚未从仙祖陨落中缓过神来,但还是强撑精神:“吾等汇聚于此,可谓群仙大会,依师弟之意,天道可灭,然天地不可轻废,众生还需以此为根,但师尊遗愿吾等亦不可不听,众位师弟、大能贤者,可有万全之法?”

    众仙之中,一人昂然起身,只见其头戴紫金冠,身披无忧袍,一缕丝束束在腰间,脚上着履鞋,皮肤娇嫩如童子,面白长须,手中持着一柄玉如意,待其开口,犹如清瓯玉瓦,沁人心脾。

    好一个有道之人!鸿古道人不禁微微颔首。

    “小仙有一议,敢情众位上仙听之。”

    “自天地初生,尚无灵韵,混沌一片,虽然蕴藏大道,但其道无灵,历经十亿八千万亿年,洪荒大兴,各族神通天赋,征战不休,众生如蝼蚁,后帝羲起之,聚不堪众生,掘天地大道,遂有道八百,又传道天下,洪荒初定,创立神庭,至今三亿年矣。”

    群仙颔首应是。

    “帝羲壮哉!”

    “帝立神庭,分封有功,愿留者可与天庭任职,天性无拘者,亦可隐世山林,乃立香火神道,册封神职,育天下万民,又立神律,约束各地神明,不以众生为贱,不以自身为尊,日日不休,扶持修行,如此三亿年,众生有灵之众,有万亿之数,演化大道,多达三千!”

    “帝羲伟哉!”

    群仙不住点头,帝羲建立神庭,一改洪荒之时频繁征战,如今修行大盛,众生安居,虽世俗众生之间偶有杀戮,但总体上来讲,可谓太平盛世了。

    “然,以帝羲之壮、帝羲之德、帝羲之功,一朝身殒,便天地大乱。”

    “诸位上仙请看,如今天地初乱,杀戮已然兴起,小仙前日来时,只见仙攻神伐,众生无措,刹那之间,凡间已是废土,如此乱世,如若天地大乱,神仙妖魔互相征伐,众生何以存之?”

    “仙祖遗言:习我道者,谨记护佑苍生!”

    “然吾等修仙一族,能抗神魔妖鬼精怪乎?”

    那道人慨然问道。

    “道友所言甚是,仙祖在时,虽然常言吾仙道有教无类,但大道难行,如今修的真仙者,不过约有万之众,天仙者约有万余,大罗金仙如吾等者,亦不过三千余,如何能抗得天下诸族?”

    “况且修吾仙道者,又多出身各族,如此以来,更是难上加难啊!”

    鸿古道人不禁对此人刮目相看,此时此形,能静下心来分析局势者,寥寥无几,更别说像此人这般娓娓道来,似有成竹在胸。

    当下心中未免有所期盼:“道友有何良策,何不速速说来?”

    “是啊,道友大才,快快说吧!”

    “吾识得汝,原来是镇元道人,此人素来聪慧,必有良计啊!”

    “原来这就是镇元道人么?怪不得如此清逸脱俗,望之非凡啊!”

    众仙议论纷纷。

    镇元道人长叹一声:“以帝羲之慧,岂能没有考虑到有朝一日,天下大乱如何是好?仙祖、祖龙、祖凤,乃至巫祖、魔祖亦都是有大智慧之人,诸位道祖身殒之前,亦未曾与此事留下只言片语。”

    “吾有何德何能,能解决此事?”

    “不过众位上仙亦无需恼吾,吾有几策,可稍缓一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