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南宋:从崖山开始,才有意思 > 第二十一章 匡主益民选调人才 迁都崖山临…

第二十一章 匡主益民选调人才 迁都崖山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此是为何?火药作是我军立身之根本,我军与鞑靼作战之时唯一的优势便是在这盔甲弓弩和火器之上,若是将火药作留下的话,我军与蒙古人相遇之时,恐怕不敢再如此无顾忌的使用火器了!”

    “还有,三百门火炮颇多,臣以为留下一百门足矣!雷州城内火器所中本就很充足……”看到赵?m严肃的表情,张世杰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广州火药作也不错,等到达崖山之后,将广州火药作调往就好了!至于火炮之事,三百不仅不多,而且朕还觉得少了点,要不越国公你再多支援两百门?”

    只见张世杰一脸严肃,对赵?m说道:“陛下,不是臣舍不得,只是雷州火器所中尚有回回炮、襄阳炮、霹雳炮、毒药烟球、蒺藜炮、皮火炮等各类火炮数万支,而且臣自第一次与琼州军交战之后,便在雷州设置了火作,现如今,雷州火器均可自足。”

    “而我们若是再将火药作留给雷州的话,仅凭火作之生产力,很难供应几场战争的火器需求!”

    沉吟片刻,赵?m继续说道:“雷州城,此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守住雷州城不仅有助于我军威势大震,对于我大宋的意义都是极其深远的,此事不容置疑!”

    赵?m转而对陈宜中说道:“雷州不容有失,而且告诉杜庆欢,朕封他为琼州将军不是白封的!雷州贫瘠,数万大军数十万百姓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把雷州吃空,琼州颇为富饶,拿下琼州既能避免被合围之境地,亦可解决百姓生存之道。”

    张世杰见自己的说的话被无视,于是在一边独自生闷气去了。

    他心里也清楚雷州城的重要性,因为一但兵败崖山,还可以选择回到硇洲行宫这边,雷州始终是最后一道屏障。

    只是可惜了临安火药作了,整个大宋生产力最为强硬的火药作,他还真舍不得给出去。可他却不敢抗议,生怕再多说一句话,赵?m把火作也留给杜庆欢!

    “陛下,臣明白,收复琼州之事,臣和杜庆欢商议即可!那还有一件事呢?”

    “第三件事那便是朕需要人!人才!这大宋有才之人良多,只是对朝廷失了信心,但天下饱才之士却没有对你们失去信心,众卿皆为国之栋梁,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朕迫切地需要他们!”

    “陛下,这满朝文武皆为栋梁!”

    “不不不,今朝廷众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之人!”赵?m摇头道:“空有报效朝廷之志,却无为国戍轮之行。行尸走肉!”

    “卿等数十年间为大宋鞠躬尽瘁,于名士心中威望甚高,若是亲发求贤令,天下才俊必将纷至沓来。而我大宋百年来官场之乌烟瘴气也将焕然一新!”

    “陛下有此志,臣等敢不接竭心凝力而为之!只是……”听到赵?m所言,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四人心中大惊,陛下这是要着手整顿我大宋吏治的信号!

    大宋长久以来最大的弊病便是吏治冗杂,数百年间几次变革皆以无效告终,但是陛下此时整顿吏治,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只是什么?”

    文天祥率先开口道:“陛下,臣知陛下渴望人才,臣也知道门朝文武,尸位素餐者众多,可是现在我大宋重于处置外患,一旦陛下着手整顿吏治,那便是打破我大宋朝内安危之局势。”

    “若如此,内忧外患之下,纵然是百万雄师,也抵不住朝廷破灭,大宋危亡!”

    “那卿等倒是说说,朕该用谁,不该用谁?谁能用,谁不能用?谁可堪大任,谁又在虚张声势?”

    “陛下,臣知一人,可堪重任!”陆秀夫把满朝文武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想起一人。

    “何人?”

    “左谏议大夫、国子祭酒安知晏!江陵府人氏,咸淳元年殿试进士第十三位,琼林宴上高作《论天下赋》而名声大噪,官拜秘书少监,后因私自出兵襄阳,导致均州城破而被贬为枢密院编修官。”陆秀夫介绍道。

    张世杰接过话柄道:“从那之后,安大夫便在臣帐前行事,虽为枢密院编修官,但其在军事上的才能不可掩盖,泉州之时,多次率部冲击蒙古军阵,并且将大迂回作战用到了极致!”

    “还有还有,此人知均州,政绩斐然。”陆秀夫补充到。

    “那如此说来,此人岂不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为何如此人才,只是个谏议大夫、国子祭酒?”

    “回陛下,此人极好饮酒,时常因饮酒误事!”陈宜中说道,毕竟朝中吏部诸事一直由他负责,安知晏的职务调动也是由他一手操办的。

    “那陈相你去提醒他一下,就说朕要用他,让他不再饮酒即可。至于官职,便那等他不再饮酒之后再说吧!或者什么时候他可以做到千杯不醉的地步再说。”

    “是,臣稍后就去找他!”

    “既如此,五日之后动身,走海路前往崖门,大军驻扎崖山、汤瓶山一带,以新会守军驻守入河口处,其与诸多布置皆按照杜庆欢之言即可。”

    “遵命!”

    ……

    这几日时间,营内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反倒是赵?m成了闲人。

    自从第二日将迁都崖山的旨意说与百官之后,便再没有举行过朝会,在文天祥、陆秀夫、陈宜中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毕竟准备时间只有五日,需要从各处调集物资,同时将火器运抵雷州。

    赵?m闲下来之后,便天天拉着孟义学习剑法、拳脚。

    练到浑身酸痛之后,再去杨太后营中请安、共同用膳,晚上则是继续由张世杰教授行军之法,研习兵书。

    就这样,在唯独属于赵?m自己的轻松氛围下,五日时间很快就过去。

    这一日,赵?m和文武百官来到海边。

    赵?m看着眼前这千余艘战舰巨船,又想起近年来大宋这支风雨飘摇的巨舟,不禁感慨: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