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都督请留步 > 第132章 get out!(本卷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枋头城外的大营里,赵贵面色古怪听着独孤信的描述,有种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的感觉。

    “这位刘都督,听说名声还不错。”

    赵贵也是有打听过刘益守的为人,听说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尔朱荣军中也就这一位还干人事,其他的不说也罢,居然还有连胡太后都敢先X后杀的!

    当然,高欢当时一把火烧掉永宁寺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彭乐这个大嘴巴,已经把事情宣扬得在北方人尽皆知的地步。

    赵贵等人是避难一路流亡而来的,自然是各种小道消息都知道一些。就凭刘益守这人能当初主持洛阳的局势,后面又不跟着尔朱荣混,就知道是一条汉子!起码赵贵承认他自己是做不到的。

    但赵贵感觉,此人的问题,不在于心思狡诈诡谲,而在于……这个人可能非常的幼稚天真!有种理想主义的毛病,现在的世道豺狼当道,这种人活不长的!

    “其实我也是有些担忧。”

    独孤信轻叹一声,他这次去枋头就已经做好了被软禁的准备,没想到对方还真是够实诚的。

    “不如这样,把球再抛回去,看看刘都督有什么想法,让他先说,咱们再看对方是什么意图。两军合并也不是不行,之前葛荣还不是兼并了那么多部众,结果如何?

    咱们依附于别人,其实并不吃亏,起码,我们不会被当做众矢之的被清算,出事了有高个顶着。”

    赵贵沉声说道。他能带着部众从甘肃天水游荡到河北中山,显然不是什么心机都没有的小白,这一路上不知道见过多少险恶。

    像葛荣那样,确实是呼风唤雨,但是说真的,风险太大了。一旦出事,根本没有活路。试想一下,葛荣麾下的将领,难道没做过坏事?

    当然不是,但是赵贵可以肯定,为了稳定河北的局面,尔朱荣绝对会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是葛荣和他的家人,那绝对是没有活命的可能!

    那么再类比一下,如果跟着刘益守等人混,还能保持军队自主。那么将来出事了,谁倒霉的几率更大呢?

    显然是出头的那个。

    所以说这年头没人是傻子,看起来赵贵和独孤信等人是被“兼并”,但只要部众不被打散,可以理解为他们只是暂时寻找一个依托罢了。

    “这样的话,我修书一封,你我一同署名,送去枋头。约好时间,在城外某个地方搭个帐篷见个面,聊一聊细节再说。你看这样如何?”

    独孤信脸上看不出喜怒,实际上心里是很着急的。因为大军的粮草已经不多,根本就支撑不到他们能寻找到一块地盘安心发展。

    最尴尬的地方在于,他们这股势力,说小也不算小,州郡之内搅风搞雨足够了,让其他人心生警惕。说大也不能算大,无论是尔朱荣也好,高氏兄弟也好,魏国朝廷也好,他们都惹不起!

    而更尴尬的地方还有:他们并不像葛荣麾下的兵马一样,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但又没法像一般农夫那样安心的耕田养鸡。主要是也没那个客观条件。

    之前中山一带的本地人,基本上要么死要么跟了葛荣或者占山为王成了土匪。赵贵带着天水赵氏和旗下部众来到中山,实际上并不是本地人。大风小说

    现在那地方待不下去了,只能“另谋高就”。可现在河北的局面,却似乎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

    独孤信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信,邀约刘益守和于谨等人明天中午在城外见面,搭个帐篷聊一聊。为了避免误会,他们会后撤三里地以示诚意,到时候大家都不要带随从。

    赵贵看了看信,感觉好像没什么地方不妥的,于是微微点头,在信的最后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

    从荥阳而来的郑述祖,看了看自己身边乖巧的女儿,察觉到对方好像比以前胖了许多,心中略有些奇怪。以前很担心对方身子骨很弱,才几岁就跟着刘益守,会夭折。现在看来,还要提醒一下,平日里饮食要节制。

    以后长大了变成个肥婆那可怎么办才好?

    “你的课业怎么样了?给了当头一棒。

    “高氏兄弟行事乖张,看来他们也是有所凭借。联系起元子攸现在的做法,似乎高氏袭击尔朱荣,也可以理解了。”

    现在谜底全部揭晓,此番河北大战,得利最大的人,不是辛苦千里奔袭的尔朱荣,更不是从大佬到死人的葛荣,自然也不是一路当咸鱼的刘益守。

    而是那个在洛阳城当乌龟的元子攸。

    纸面上看,元子攸似乎有了跟尔朱荣叫板的本钱,当然,只是纸面上看。刘益守觉得,如果尔朱荣再次南下,元子攸新招募的那些烂番薯臭鸟蛋,应该是挡不住晋阳那边的虎狼之师。

    大概,元子攸又有了一种“我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吧。

    其实这事早有先兆。洛阳周边原本并不是没有军队,甚至可以说兵力雄厚!只是因为胡太后胡搞乱搞,弄得人心丧乱。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元子攸现在,不过是把因为尔朱荣到来而四散奔逃的洛阳本地丘八,重新集结在一起而已。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今晚,你可得好好惩罚一下元莒犁才是了。她这个弟弟太能搞事情了。”

    于谨苦笑道。

    “没用的。”刘益守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看明天独孤信他们说什么吧。”

    ……

    第二天,刘益守和于谨在城外新设立的军帐内见到了独孤信和赵贵二人,双方相谈甚欢,对于刘益守拿出的那些章程,因为非常合理而且兼顾了双方的自主性。

    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大改动,就以文书的形式固定下来。

    比如说,两军之间,互相指派“监军”,不干涉军队日常运作,只向各自的主将汇报。

    比如说,建立一个“军事委员会”,两军不得单独行动,任何行动都需要得到军事委员会的批准。委员长由刘益守亲自担任,下设理事四名,分别为于谨,独孤信,赵贵,宇文泰。

    没错,自从葛荣败亡,宇文洛生被俘不知生死以后,宇文泰就投靠了刘益守。当然,现在麾下是有些葛荣军的俘虏,只可惜跟他毫无老乡之情。人际关系网根本用不上。

    刘益守也没有让他专门领兵作战,而是负责训练整编战俘。既然是人才,那就要拿来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观察。所以这次刘益守给了宇文泰一定的军事决策权。

    却不给他独领一军作战的权力,等同于加强版的参谋。

    两军规定使用同一军法,并由两边共组纠察,无论是谁被抓到,都是同一准绳问罪。纠察之人由崔暹领头,除了个别地点外,纠察可以在两军大营内随意巡视。至于军法要怎么约定,刘益守只给出了大体原则,细则可以两军合并后再慢慢商议讨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军事委员会同样决定战斗部署和战利品分配,也是采用同样的标准,而且并不是以斩首作为记功准绳。

    林林总总的条例,看得独孤信和赵贵等人头大。不过总体来说,这份协议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一日之后,刘益守和于谨等人,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城,与独孤信等人的队伍合兵一处,一同向黄河岸边进发。

    四人一同领兵而行,相谈甚欢,就好像这一路不是去“逃难”,而是去旅游一样。

    大队人马来到黄河岸边的渡口,遥望对岸的官渡港,只见那边旌旗猎猎,似乎有不少兵马,列阵以待。

    刘益守面色微变,翻身下马,走到渡口跟前,对负责打前站的源士康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前几天你跟我说黄河渡口准备就绪,怎么今日这种状况?”

    “主公,对岸刚才派人过来传话说……”

    源士康欲言又止,发现刘益守在爆发边缘,这才硬着头皮道:“他们说,河北的人马,很有可能里面有葛荣的余党,所以要等他们派人到我们军中清查完毕后,才能放行。”

    这种无理的态度,实际上等于明摆着说:你们这些河北的大军,都滚远点,过河想都别想。

    “我明白了。”

    刘益守微微点头,转身回到军中。(本卷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