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都督请留步 > 第373章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纂将曹义宗的人头悬挂于悬瓠城头,以示绝无投靠梁国之心?”

    当得知悬瓠那边辛纂的决断后,刘益守忍不住质疑了一句,随即陷入沉思,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件事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不,应该说简直是离了大谱!

    现在不过是两国边境冲突,一般规矩,都不会把俘虏的大将斩杀,杀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留着还能换点什么回来。

    而将人头悬挂城头,是一种威慑,却更是一种挑衅与羞辱。

    大家非亲非故的,近日无怨往日无仇,有必要把事情做这么决绝么?辛纂的奇特脑回路,刘益守没有理解。当然,他也没有料到,曹义宗因伤去世,辛纂打脸充胖子装英雄也是没谁了。

    府邸书房里,刘益守看着王伟问道:“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在下亦是不知为何辛纂会如此丧心病狂,以他往日之事迹看,此人是一个脾气很寻常的人。”

    王伟亦是迷惑不解。

    辛纂出自陇西辛氏,跟陇西李氏出身的很多人都颇有来往,后跟随李崇。

    乃是十分正常的一个人,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温良雅正!

    “此事定有蹊跷,辛纂这个人脾气很温和的,平日里一副老好人模样,不太像是会动不动就杀俘虏的。当年在下与他有过一些往来。”

    陈元康一边写信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

    当初李崇北征,陈元康与辛纂都是其幕僚,说真的,陈元康对此人印象就是性子很软,跟暴虐什么的完全沾不上边。

    “好吧好吧,不管这辛纂是老虎也好,病猫也罢,他可把萧衍给惹火了。如今萧衍宁可把淮州刺史给我,也要让这家伙好看,你们说怎么办?”

    刘益守将今天才收到的圣旨摊开在二人面前,一脸无奈。

    平日里萧衍脾气是很好的,但是一旦你惹怒他,他就会做出一些很不理智的事情,就为了赌一口气。

    按照常规来说,这个淮州刺史要弄到手还需要些周折,指不定要给朱异送送钱,没想到辛纂惹火了萧衍,对其疯狂打脸。萧衍之前估计是信誓旦旦跟曹氏的人说,曹义宗一定可以平安回家。

    结果后面发生这种事情,萧衍不怒才怪。

    “反正,现在正是随了我们的意思,不出兵也要出兵。”陈元康停下笔,等墨迹干了以后,将刚刚写好的信件递给刘益守。

    “兵不厌诈,我以私人名义修书一封,陈明利害,然后说我们会尽量和平解决此事。”

    刘益守接过信纸,上面说两国交兵生灵涂炭,此事本就是误会,是曹义宗自作主张才会有此下场,怨不得他人。大风小说

    请辛老哥你稍安勿躁,刘都督会尽力斡旋,与梁国天子谈好这件事。不过事成之后,你是不是也应该表示一下,军粮财帛那是从来都不会嫌多的。

    同时希望这件事不要惊动邺城高欢,如果高欢派兵来了,那么边境紧张局势就会加剧,到时候刘都督说了也不算,大家各由天命吧。

    “呃,辛纂曾经也跟你是同僚,这么坑他会不会不太好?”

    刘益守有些疑惑,感觉陈元康这厮下手真是毒辣啊,典型的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主公,沙场无父子,更何况只是曾经的同僚而已。在下是在为主公办事,可不是为了我的私谊。看到这封信,辛纂向邺城求援的念头应该不会那么迫切了。”

    这封信就是为了稳住辛纂,为刘益守调兵争取时间。

    如果辛纂没上当,也不要紧,一封信能值多少钱呢?等俘虏了辛纂以后,还能装个B教训教训对方:辛老哥你糊涂啊,要是听我陈元康之言,岂会有今日之祸?

    “嗯,这封信看起来有点假,还要加几句话。就说我们愿意用一尊金佛,换回曹义宗的尸体,让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这样显得我们很有和解的诚意,曹氏也会领情的。”

    刘益守若有所思的说道。

    在书房里做记录的毛喜,面无表情看着眼前这些老银币商量怎么坑辛纂,已经无力吐槽了。上兵伐谋,果然,战争总是在动刀动枪之前,就已然开始了。

    别看刘益守说要用金佛换尸体,如果辛纂不我们着急个什么呢。淮州刺史而已,又没有催着我上任,我一点都不着急的。”

    刘益守一边说一边叹息,虽然说不着急,但是被这样的鱼腩所藐视,心里还是很不痛快的。南面很多世家豪强就是不明白,时代早就变了,以前那一套可玩不转了。

    你说你装什么逼呢!

    十天之后,这批军粮已经送到上蔡的悬瓠城,刘益守在给辛纂的信中说,曹义宗的尸体换回去之后,曹氏可能就不会再说什么了,两国之间有可能打不起来,希望你不要言而无信,耍一些无聊的小套路。

    这封信看似是威胁,实则是服软。

    辛纂二话不说,将曹义宗的尸体交给带着军粮前来查探情况的独孤信,让人把粮草送入悬瓠城,顺利交接完毕。

    独孤信又跑到司州一趟,将曹义宗的尸体还给曹氏安葬,顺便交给曹皎刘益守的亲笔信。

    在信中刘益守直接了当的说道:出兵的事情,估计要作罢。为了换回曹义宗的尸体,我这边已经损失了不少粮草,如今马上入冬,再也无力出兵。

    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吧,以和为贵。

    刘益守的信,搞得曹氏的人极为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曹氏的人知道刘益守希望染指淮州,所以故意拿捏着,希望能驱使刘益守跟辛纂死磕。无论输赢,对他们曹氏而言都没有坏处。

    谁能料到刘益守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说不出兵就不出兵了!他想过要怎么跟萧衍交代没?

    一时间,刘益守的我行我素,极大刷新了曹氏众人的认知。很快,家中便有不同的声音传出,扬言要为曹义宗报仇,不能丢了脸面。

    如果这个场子找不回来,曹氏如何在当地立足?他们曹氏可不是善男信女,自曹景宗开始,就贪赃枉法横行一方,如今示弱,那些苦主们,会不扑上来咬死他们么?

    ……

    天气越来越冷,辛纂似乎已经觉得刘益守不会出兵悬瓠,因此也没有向高欢求援,毕竟,他还是希望去过那种听调不听宣的生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寿阳这边,所有人似乎也忘记了出兵这件事,刘益守也同样没有去接手淮州的防务,那个所谓的淮州刺史,更像是一个笑话。

    不少人看到这波刘益守吃瘪,都是偷笑不已,心中暗道这位横行两淮的刘都督是没遇到硬茬,一旦遇到硬茬,服软也是必然的。

    建康这边,一心修佛的萧衍,看到曹义宗的尸体已经换回,便将此事抛诸脑后,他毕竟还要礼佛,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去管那些“俗务”呢。

    正当所有人都似乎将这件事遗忘的时候,一封曹皎的亲笔信,被人送到了刘益守的案头。

    在信中,曹皎用极为热络,甚至有些肉麻的语气,与刘益守兄弟相称,并且感激上次刘益守仗义出手,换回曹义宗的尸体。

    然后信中话锋一转,说辛纂之辈狂妄自大,若是不杀难以平息心头之恨,亦是无法洗刷耻辱,只可惜曹氏如今兵衰将寡无法痛击辛纂。

    所以恳请刘益守能带兵出征,讨伐辛纂,攻克悬瓠。

    曹氏已经在淮州准备好了粮草以备军需,并且出征期间所有粮草全部由曹氏提供,将淮州防务移交给刘益守。

    大战结束之后,负责后勤的曹氏人马将离开淮州,并且没有中枢的命令,不会踏入淮州半步。

    而且为了资助刘都督募兵,曹氏愿意献出铁钱百万,以为军资。信先送到,财帛随后就到。

    简而言之,曹氏终于顶不住各种压力,决心狠狠的放一波血割一块肉,也要把上次曹义宗惨死悬瓠的场子找回来,为了这件事,他们不惜血本!

    “都是些记吃不记打的东西!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种道理都不明白么?”

    刘益守对着陈元康摇了摇手中的信,略带嘲讽的说道。

    “主公,曹氏的粮秣固然是好,但如今出兵,有些晚了。冰天雪地里鏖战攻城,很是不妥啊。”

    陈元康沉声说道。

    “不,现在出兵,时间刚刚好。”

    刘益守笃定的说道。

    时机好不好是相对的,如果敌人认为你绝不可能出兵,那这就是最好的出兵时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