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侯爷凶猛 > 第53章 淮南一伙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风华楼的菜品不错,在江南府也有些名声,这壶江南春也是一绝。”

    张泽一边说着,一边拿过亲随手里的酒壶给众人倒上。

    “我知少将军不喝酒,便备了一壶茶,只是边关苦寒,茶叶实在不怎么样,将就将就吧。”

    只见杨璧面前摆了个茶盅,他笑了笑道:“无事,有的喝就不错了。”

    杨家人出征一般不会喝酒,这一点众人都知道,杨业当年也一样,杨璧也完美地承袭了这一点。

    不是别的,而是杨家人天生酒量就不行,喝了没两盅便倒了,怎么叫都叫不醒。

    张泽端起酒碗左右晃了晃道:“军中没有那些繁文缛节,我在此先敬诸位一碗。”

    说完便一饮而尽,赵永元与丁无道也端起了酒杯,杨璧就只好端起茶盅。

    第一轮酒喝完,赵永元便问道:“张泽,如今战事如何了?”

    “辽国八部已兵压三镇,我抚辽镇有三部,柔川、淮南各有两部,眼下守势平稳,短时间内攻不破的。”

    “战损呢?”

    “一比五。”

    赵永元更是疑惑了,一般守城战的战损比应当是一比二至一比三,这一比五的比例着实少见。

    这也说明了眼下攻守两方乃是守方优势。

    “一比五?辽军有何异动?”

    张泽也颇为困惑道:“除了正常的攻城,没有其他行动,按理说这么大的战损应当退兵了。”

    “水路呢?”

    “辽国没有水军,江南府东面的府兵在淮南东面驻守,目前没有发现异动。”

    赵永元沉吟了一会,初来乍到,他也不好断定,还是熟悉一段时间再说。

    丁无道这时插了个嘴道:“赵帅,我神策营是驻扎在抚辽镇么?”

    “嗯……先在抚辽镇吧,骑兵在防守战也不好发挥,先休整休整。”赵永元想了想道。

    “我呢?”杨璧适时地开了口。

    赵永元看向杨璧:“你想去哪?”

    “但凭元帅吩咐。”杨璧没有沙场经验,这时候还是听吩咐的好。

    “张泽,你说呢?”

    张泽想了想:三镇之地,唯有淮南镇靠海,而辽国没有水军,相对安全一些,不如将他放到那儿去历练,正好也有蔡磊照应。

    “少将军不如去淮南镇,那里驻有蔡磊的中垒校。”

    “好。”

    梁帝只让他来,可没给他什么职位,到了地方还是听安排的好,再说蔡磊他也是好久不见了。

    张泽从亲随手中取过一枚巴掌大的铁令,上有一个大大的张字,显然是身份凭据一类的物什。

    “这是我的令牌,少将军到淮南后可凭此令牌入城门。”

    杨璧接过铁令,放进衣内。

    酒过三巡,张泽将赵永元、丁无道送回后带着杨璧来到了军营驻地。

    小帐内。

    一副银甲、一杆长槊、还有一柄雁翎长刀现于眼前。

    张泽道:“少将军的东西都在此地。”

    百战铠和百战槊带着不太方便,雁翎刀还是比较合适的。

    “我就取走那一柄雁翎刀吧,百战铠和百战槊泽哥就帮我先保管着。”

    张泽笑道:“好。”

    他心中也是如此想法,毕竟这一甲一槊太显眼了,辽军估计一眼就能认出来。

    次日清晨。

    寒冬腊月,雪絮飘飞,寒风呼啸。

    旭光洒满抚辽雄关,积雪不化,好似披上了一层银光,巍峨且肃穆。

    杨璧此时正在打点行装,一个布袋、一匹马,还有一柄刀,就这么踏上了属于他的征程。

    ……

    淮南镇。

    一黑衣劲装男子牵着一匹马走到了门前,马上挎着一个布袋,手中提着一柄刀。

    城门边上有一木棚,棚中有一桌、两人,桌上还有一大块木板,上书“征兵处”三个大字。

    木棚前有两条长龙,站满了人,粗略一看怎么都有上百人了。

    “淮南镇民风这么剽悍?寒冬腊月还来征兵。”杨璧如是想道。

    “反正都是来参军的,去哪都一样,就在此处征兵吧,见了蔡磊也麻烦。”

    于是乎,杨璧跟在人群后也排起了队。

    小半个时辰后。

    “姓名?”

    “杨……杨望和。”

    “年龄?”

    “二十。”

    “哪里人士?”

    “渤州。”

    “老乡?我也是渤州人。”那登记造册的军士抬头笑道。

    杨璧也是笑笑,不过那军士看着杨璧面色白净,手中的长刀也不似凡物,皱了皱眉头。

    “莫不是哪家的公子跑了出来吧,上了战场怕是要拖后腿,不如去伙房。”

    “杨望和,五团十营,伙房,去吧。”

    “伙房?”杨璧心里一万个为什么,我这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会做饭的人好不好。

    “这……我会些刀法拳脚,伙房就不必了吧。”

    “战阵之中什么刀法拳脚都没用,伙房也不是没有机会上阵,你好好干。”

    每天不是要送饭食上城楼么,伙房应该算上阵了吧,那人想道。

    杨璧一脸茫然地拿着竹签入了城门,循着营地门牌找到了五团十营。

    门口有两位军士执戟站岗,杨璧拿出了手中的竹签递给二人道:“二位大哥,我是从征兵处来的。”

    其中一人接过竹签一看:“伙房?进去往东走,看到一个大铁锅就到了。”

    “不用去报到?”杨璧疑惑道。

    “伙房不用,你先进去吧。”守门的军士也很奇怪,一个青壮怎会分配来伙房,很是奇怪。

    杨璧牵马入营,一路往东走,果然看到了一个大铁锅,怕是把他装下都绰绰有余。

    锅边,一个白了大半头发的老汉正卖力地翻炒着锅中的菜,看得出来铲菜还是挺费力的。

    “我以后就干这个?”杨璧心里不禁发出疑问。

    一刻钟后,那老汉双手抓住锅柄,一声大喝便将之翻下,倒在了一个大铁盆里面,想来这便是中午的伙食了。

    “小子,你是来伙房的?”那老汉倒完一盆菜后瞧着杨璧道。

    “是,门口的人让我往东走……”

    “来得正好,进去把东西放下,出来帮我翻铲子,老了老了翻不动了。”那老汉抡了抡手臂道。

    “这马?”

    “我给你牵到营里的马厩,你去放东西就成。”

    “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