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气吞万里 > 第106章 密谋政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义符深深的明白必须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建立先进的制度,比如说科举制是个好制度但是现在自己却不敢提出来。

    因为这个时代知识书籍都被高门士族垄断,如果现在搞科举那么选拔的人才就没有一个出自平民百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因为生产力不足。

    生产力不足一个普通人所养活的人口就有限,导致不能脱产学习那么他又怎么去跟那些不事生产的高门士族竞争?再加上现在纸张的价格虽然因为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便宜了下来但是书籍却全靠手抄费时又费力。

    所以刘义符必须等待生产力有了大的提高同时抽空将雕版印刷搞出来,再推行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再推行科举制度。到了那时候有大量平民百姓以及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才可以使用。

    当刘义符为了国事而处心积虑的时候,在远离建康数百里的吴郡(江苏苏州)太守府却戒备森严。太守府大门紧闭,院中不时有人举着火把神情紧张的四处巡逻,最里面的屋子里灯火通明有几个人正在谋划着什么。

    在屋内的几人分别是主人吴郡太守徐佩之、吴兴太守邢安泰、晋陵太守潘盛、中书通事舍人严千斯、中书舍人徐秀之。这些人以吴郡太守徐佩之为首,其余人则坐在客坐之上。

    徐佩之是徐羡之的亲侄子同时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其余人都是徐羡之、谢晦的一众心腹,其中徐秀之在长安之时还因为企图向刘裕献媚被刘义符鞭打过。

    只见居中而坐的徐佩之神情激动的对众人说道:“昏君无道,亲近王弘、王华、刘湛、殷景仁这些奸贼,疏远徐司空、傅尚书,谢江州这些忠义大臣违背先帝教导实在是让人痛心。

    我听说昏君在为先帝守丧之时便喜形于色毫无悲伤之情,召集伶人歌舞取乐,铺张浪费大兴土木,可以说是人神共愤。再让他这么干下去实在是危害我大宋社稷,我等作为忠义之臣岂能坐视不管?因此在下召集大家商议废昏立明之事到时侯大家都可以像伊尹、霍光一样名留青史。”

    徐佩之先给刘义符罗织了一番罪名之后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废掉刘义符另立新君。只能说蠢人各有各的蠢法,他完全看不清形势。

    “徐太守岂可轻言废立?小心惹来灭门之祸!”说话之人正是吴兴太守邢安泰,显然他对于废立大事有些不敢下定决心。接着他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就算废昏立明按长幼之序,那就要立庐陵王。庐陵王与我等素来不和岂可立为皇帝。”

    徐佩之冷笑道:“庐陵王不可立还有江夏王刘义恭,聪明仁厚正是皇帝的合适人选。徐舍人带来最新的宫内消息大家先听他讲。”

    “自从狗皇帝把诸位逐出京城后架空徐司空之权宠信殷景仁、刘湛、颜延之等人更是肆意享乐,近来更是前往徽音殿与皇后厮混。大家不要忘了皇后之父可是晋恭帝,晋安帝可是她的亲伯父,你们觉得她会放过我们吗?”

    徐秀之心中自然深恨刘义符,他将空中的消息添油加醋一番说给了众人去听,其实刘义符不过是为了安慰司马茂英去过她宫中几次罢了。

    原来这些人当年都曾经奉刘裕之命杀死参与过谋杀晋安帝、晋恭帝两人的行动,他们对司马茂英成为皇后实在是有些寝食难安。

    邢安泰闻言脸色大变颤抖着说道:“我等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真正下令杀死二人的可是先帝啊!难道司马茂英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吗?”

    “成济奉司马昭、贾充之命杀魏高贵乡公结果如何?可是被灭了三族!”徐秀之冷笑着接口。

    徐佩之见众人都不再反驳显然是已经被说动了心,于是趁热打铁说道:“我等只要废昏立明不但没有了性命之忧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诸位还在犹豫什么?”

    晋陵太守潘盛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废昏立明可是大事,徐太守可有万全之策?”

    “到十月初一又是延贤堂理政之日当晚正好是严舍人值守东掖门他手中有白虎幡可以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入,到时候我等率领义徒自东掖门进宫。”

    徐佩之显然早有准备,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利用内应打开宫门,然后率领私兵杀入宫中发动政变。所谓义徒呢就是义从门徒的意思类似于雇佣军也跟战国时期的门客相似,著名的有三国时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世家大族兴起这些勇武之人纷纷投靠他们朝廷也禁止不了,就算是刘裕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没法废除这种现象。

    后来为了防止他们作乱刘裕特意命宁远将军赵伯符统率建康城内世家大族的义徒。在宫城以北建了营地平时负责捕盗救火立了功劳则归那些大族也算是怀柔安抚,至于地方上的义徒就没有办法了。

    赵伯符是刘裕的表弟,是刘裕亲舅舅赵伦之之子,因为这层关系刘裕一直将其安排在身边。白虎幡则是守卫宫门的信物类似兵符见到白虎幡则开门,由晚上值守的中书通事舍人掌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每十天休假一天,也有夜班,办公区域统称为台省。严千斯、徐秀之身为中书通事舍人正是利用休假前来吴郡与众人密谋。

    “那内门又该怎么进?再就是皇宫禁卫器械精良我等的义徒恐怕不是对手。”又有人提出皇宫的警卫问题,毕竟废立可是提着脑袋造反的大事不能不谨慎。

    与这些人的担忧相反,徐佩之则显得信心满满,他满不在乎的回道:“殿中监茅亨是我叔父一手提拔又与我相交莫逆,他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不会忠心于昏君,到时候有他做内应打开云龙门我等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直入徽音殿擒拿昏君。我手下义徒有不少勇武过人之辈足以擒获昏君,只要昏君就擒那么大事可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