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当孙十万成为完颜构 > 第二百六十章 吴璘的下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时候吴?觉得自己那时候还真的不如死在侯和。因为他捅的篓子有点大。

    这并不是说他输的有多惨,他输的的确有点多,但没有多到捅娄子的地步。十赌九输,老赌鬼刘?输的比他惨的时候多的是,但是老赌鬼刘?在赌的时候永远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从开始“赌”的时候手续一点也不缺,该报备报备,即使不报备也是在自己的权限之中,从来不会打擦边球。

    所以即使刘?赌输了,朝廷也对他很放心,这是一个懂规矩的人,在战场上打输了怎么样,大宋永远不缺打输的将军,反而朝廷对于这样的人更为的放心。

    但吴?这一次很不一样,他打的是擦边球,打赢了自然朝廷诸位大佬运筹帷幄之功是跑不掉的,尽管没有人知道他们运筹帷幄了什么,很有可能只是运筹帷幄了如何在条文之中留下的漏洞。

    但是吴?一旦失败了,这些人更是高兴,吴?破坏了规矩,他们必须要捍卫大宋律法的尊严。

    于是一顶又一顶的帽子扣在了吴?的身上。

    “独断专行!”“擅自进攻!”“抢攻浪战!”这样的罪名在吴?的看来是在帮助他他,因为这真的是不痛不痒。

    “擅自调兵!”“割据一方!”“叛乱!”这些才是杀手锏,这些罪名足够吴家的九族一起倒霉了。

    幸好王刚中替吴?说了话,他上表给了朝廷,认为吴?只是立功心切,况且陛下很早以前就鼓励军将便宜行事,所以算不上很大的问题。

    他的问题只有丧师辱国这一条。

    王刚中的文书帮了吴?一把,毕竟这个时候王刚中还是事实上的监军,他有很大的话语权。

    吴?的惩罚没有多重,他的官职前多了两个字,暂代,这和罚酒三杯没有什么区别。

    显然朝廷考虑到了吴家的影响力。

    不过,在这一次事件之后,吴?失去了和王刚中争雄的能力,毕竟王刚中救了他,替他说话,帮了他一把。他再也无法压制王刚中了。

    郁闷的吴?开始了酗酒,对于军中的事务也不关心。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神秘人拜访了吴?,没有人知道这两个人之间谈了什么,但是自此之后吴?戒了酒,开始操练士卒。

    有时候太有进取心是一个很大的罪过,在过去吴?什么都不管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找他算账,似乎整个朝廷都可以容忍他的这种摆烂行为,似乎非常照顾他一个深受打击的男人。

    但是在吴?重新振作之后,他过去的摆烂行为一下子就变成了他的罪过,甚至他在喝醉酒的情况下说出来的一些话语就成为了他的罪过。

    “妄议朝廷!”“诋毁陛下!”“诽谤!”这些足够让吴?掉脑袋的罪名又安排在了他的身上。

    如果是个文人,说不定也就流放了事,但是武人可没有这样的优待,这些罪名一旦做实了,流放都算得上对于吴?的仁慈。

    “这是为了大宋!”每一个弹劾吴?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在他们眼中一个对陛下心中有怨恨的人不能掌兵,以前他不管事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现在这个人振作了,就必须要处理。

    即使是这个人可能有不满也不行。

    吴?的言行被一条又一条的汇报给朝廷,他的话语一句又一句的被解读,其中有的意思是吴?真实想要表达的,也有的意思是吴?被别人认为想要表达的,在这方面,大宋的官员很有经验。

    当年他们能够用“莫须有”的罪名干掉岳飞,那么现在他们也能干掉吴?,更何况吴?还真的说过有些话语。

    随着对于吴?的弹劾越来越多,刚开始的时候王刚中还替吴?辩解了几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刚中也不干了,他觉得再解释下去,他自己都要折腾进去,在这时候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决定。

    吴?有罪,整个大宋都弥漫着这样的气氛,即使有心人想要为吴?开脱,也不愿意涉险,毕竟吴?那一战真的自身有一些问题存在。

    唯一能够替吴?开脱的人只有陛下了,但是现在的陛下显然被吴?那些喝醉酒之后的话语气到了。

    在众多的“文学家”解读之下,吴?显然在醉酒之后对陛下没有什么好话,有些话听上去没有什么的问题,但是仔细解读和思考之后,可以明显的发现,吴?就是在那边阴阳怪气,是一个老阴阳家了。

    陛下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虽然陛下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每一个朝廷中人都对这件事情有所了解,即使他们嘴上不会说出来,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是非常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了。

    当年很多人都反对处理岳飞,赵构都有能力处理岳飞。现在很多人都赞同处理吴?,而现在陛下的威望可是远超当时,他要处理吴?根本不需要金牌。

    只需要朝廷的一纸诏书。

    当朝廷的诏书到了巴蜀的时候,吴?只能放下自己的兵权,亲自前往临安,解释自己的行为。

    当然他也有其他的做法,比如,他可以向金人投降。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很高,一方面是他的手下不一定会听他的,而且王刚中一定会对他有所防备。另外一方面是金人负责巴蜀的张中彦和他有仇,他不知道投降过去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还有另外一点值得他忧虑的是,他吴?并不是一个孤家寡人,他身上带着吴家的印记,整个吴家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他自己可以投降金人,但是他投降所产生的影响会对整个吴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但是接到了诏书之后他只能前往临安。他在去临安的路上还是想着那个拜访他的人告诉他的话语,他只希望那个人没有失信于他。

    吴家的人都知道这样一荣俱荣的道理,为了吴?,吴家的人也开始活动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