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是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梦里还有《清明上河图》啊。”聂广义说:“我就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画。”
“不入流?”宗意听完就不乐意了,“我说,这位叔叔,你怎么敢说《清明上河图》不入流?”
“我为什么不敢?”聂广义反问道:“不信你可以问你姐姐,你们说的那个千古艺帝的《宣和画谱》里面,是不是压根就没有张择端的名字。都没有入册资格的,还不是不入流吗?”
“姐姐姐姐姐,真是这样吗?”
“这幅画确实是没有编撰入册的。”梦心之赞同了聂广义的说法。
“啊?为什么啊?《清明上河图》难道不应该是最有名的作画吗?”
梦心之吴侬软语地给宗意解释:
“《清明上河图》有没有名这件事情,要看你站在哪个时代去看。”
“之前聊达·芬奇的时候,姐姐有和你说过,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是以真实为最高要义。”
“所以,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画得越真实,在当时的影响力就很有可能越大。”
梦心之看向宗意,宗意一个劲地点头:“嗯嗯嗯,我记得的。”
“那么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张择端的那个时代来看《清明上河图》。”
宗意忽然举了个手:“姐姐姐姐姐,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张择端是和东坡居士一个时代的吗?”宗意问
“以我们跨越近千年的眼光来看,算是差不多,张择端只比东坡居士小了48岁。”
梦心之顿了顿,又道:“既然你提到苏轼,那就刚好可以用东坡居士的话来解释,为什么《清明上河图》在那个时代【不入流】。”
“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宗意激动地提问三连。
向来对妹妹的问题有求必应的梦心之,再度进入解答模式:
“苏东坡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
“这句话说的是形似和神似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
“在苏轼看来,画画如果只求形似,见识就和小屁孩儿差不多。”
“《千里江山图》能够被二十多位帝王竞相收藏,就是因为意境高远的神似。”
宗意插话:“我当然知道《千里江适,劳其舒服,饿其体肤……
啊,真的好饿啊。
为什么天才也这么不抗饿啊?
愈发明显的饥饿感,把聂广义拉回到了现实。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哭了小】
【说】
却完全想不明白是为什么。
他不过是来到了已经化为废墟的万安桥底下。
他不过是受不了爷爷家里过于压抑的氛围。
他真的一点都没有想哭。
喜丧嘛。
而且,那些人说的也是有够夸张的。
说邱爷爷和邱奶奶,虽然在他来之前,一个小时,就已经没有了气息。
却是在他来了之后,才真正闭上了眼睛。
因为聂教授也在现场,聂广义硬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不管问他什么,他都听不见。
不是故意当作听不见,是真的像入定了一样。
旁边的人越多,他就越像是与世隔绝了一般。
他似乎有千万种感受,千万半言语,却始终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真正清晰的。
宣适那么社恐的一个人,都融入了爷爷的大家庭里。
唯独他,像是一个车头彻底的外人。
村里的人对他越热情,他就越觉得透不过气。
和梦心之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感受不到的过敏症状,在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去世现场,严重到让他窒息。
聂广义对爷爷的感情是复杂的。
他小的时候有多喜欢邱爷爷的家,在爸爸妈妈离婚之后就有多讨厌。
严格算起来,他讨厌的,并不是邱家人,而是小时候的他自己。
聂广义时不时地就会想起,妈妈每次不让他到长桥村过假期,自己对妈妈的态度。
从小到大,他一直都觉得,爸爸不论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好。
妈妈却会阻止他做任何想做的事。
等到真相大白,一切都已来不及。
妈妈不仅离了婚,还在不久之后离了世。
妈妈在聂广义很小的时候,聂教授还只是个小讲师。
聂讲师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拿去养邱家的孩子了。
妈妈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赚钱,开始经营一家服装面料贸易公司。
并且很快在经济实力上,超越了聂爸爸。
去世之后,给聂广义留下了一笔的遗产。
那一年,聂广义刚刚成年。
那一年,大家开始叫他广义大少。
如果可以,聂广义希望将那一年,从自己的生活里面彻底抹去。
爸爸没有偷改他的志愿,妈妈没有永远离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