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四合院:开局截胡乡下秦淮茹 > 第 36 章:傻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淮茹,你住在老头家里和他睡一张床啊?”

    傻柱瞪大了眼睛。

    难以置信。

    “不然呢,这么冷的天让我睡地上啊?”秦淮茹翻了个白眼。

    其实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

    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的脱口而出。

    “你当然不能睡地上,那老头就不能睡地上吗?”

    傻柱弱弱的问道。

    一个黄花大姑娘,一个百岁老人,睡在同一张床上。

    而且这个大姑娘还是自己心仪的人。

    傻柱想想心里就一阵别扭。

    “你有没有点良心?”秦淮茹听到这话,扭头瞪着傻柱质问一声。

    “人家好心收留我,我让人家睡地上?”

    “再说了,上百岁的老头睡地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担待得起啊?”

    秦淮茹一连三问。

    傻柱听的有点懵,“那也不能睡一张床,这…这,这不像话啊。”

    “那睡你家。”

    秦淮茹没好气的说道。

    “咦?”

    傻柱一愣。

    随即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

    “咱俩睡一个屋,那得等结婚后,现在恐怕不行。”

    “想什么美事呢,谁要跟你结婚?”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滚一边去。”

    秦淮茹加快步子,不想再搭理这个傻die。

    “你不好好说话,生什么气?”

    傻柱连忙又追了上去。

    不再聊这个话题。

    其实他想过把老头接到自己家里,让秦淮如自己住在老头家里。

    但傻柱没敢说出来。

    转念又一想,老头都这个年纪了,万一死在自己家里那多膈应。

    自己那栋房子可是要当婚房的。

    算了。

    睡一张床就一张床吧!

    反正是个老头。

    又干不了啥。

    听别人说在乡下被子少,大冬天一家人都挤在一张床上。

    就当老头是秦淮茹家的长辈了。

    “你还跟着姑奶奶干什么?”

    秦淮茹看到傻柱像个狗皮膏药一样贴在自己身后。

    这让她浑身不自在。

    “诶,秦淮茹,你怎么不识好人心,今天要不是我你都走丢了。”

    “我何雨柱大人不计小人过,平时又是个热心肠,看你一个姑娘家的,又是头一回进城。”

    “今天就让我当你的护花使者。”

    “给你带路,给你提东西,你就美吧你,换做别人可没这个福气。”

    傻柱紧走两步,超过秦淮茹,后退着身子看着她说道。

    语气中像是秦淮茹占到天大的便宜。

    听完这话。

    秦淮茹原本想要拒绝。

    但又一想,今天买的东西比较多,自己一个人很难拿完。

    不如让傻柱当个苦力。

    “行吧,你想跟就跟着吧。”

    “得嘞。”

    听到秦淮茹松口,傻柱得意的吆喝一声。

    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机会。

    今天一定要好好表现。

    ————

    四九城内。

    一辆老旧的小轿车停在一座二层小洋楼旁。

    这里就是杨厂长的家。

    调任厂长后分配的一套房子,原本这里住着的是一户敌特家庭。

    “老先生,下车了。”

    杨厂长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宋庆山,他很奇怪。

    这个活了100多岁第一次坐小轿车的人。

    竟然没有一丝不适。

    或者是好奇。

    杨厂长大为惊讶,一路上还想给他介绍一下小轿车的好处。

    结果人家压根没问。

    一坐到车上就老神在在的样子。

    这让杨厂长很难受。

    没有将那优越感给吐露出来。

    张义林走下车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宋庆山。

    “什么破轿车,性能太低了,还不如骑个自行车呢。”

    宋庆山小声嘀咕一句。

    “老先生您说什么?”杨厂长没听太清,但看老头的表情应该不是什么好话。

    “没事。”

    宋庆山摆了摆手。

    杨厂长也没再多问,领着几个人进了屋。

    在一个偏房。

    宋庆山看到了病人。

    一个60不到的人,卧床不起,瘦的干巴巴的皮包骨头一样。

    都快脱相了。

    而且明显看到嘴歪眼斜。

    这是中风之后典型的后遗症。

    看到几个人进来一句话也不说,眼神淡泊。

    像是看透了生死。

    “爹,这是宋老先生,咱四九城有名的老神医,今天让老先生过来给您治治。”

    “哦,治吧。”

    杨父平淡的应了一声。

    一开口。

    嘴角就淌出了口水。

    杨厂长的媳妇拿着一个毛巾,站在一旁,连忙给擦掉。

    她已经伺候了大半年。

    早就习以为常。

    “哎,老先生,我爹这样子你别怪,他这个人一生要强,结果才50多岁就得了偏瘫不治,一下子把他给打垮了,干什么都没心气。”

    杨厂长无奈的叹了口气。

    “可以理解。”

    宋庆山倒是无所谓。

    得了重病的人,一旦看不到希望,都会是这个样。

    感觉没有了活头。

    “我先把把脉吧。”

    宋庆山走到床头,杨厂长的媳妇连忙端来一个凳子。

    “老先生您坐。”

    宋庆山坐下来,拿起杨父干巴巴的胳膊,都快摸不着脉相了。

    “气血不通,脉搏不振,体内残存的瘀血过多。”

    宋庆山把了一会儿脉。

    表情凝重。

    杨厂长他爹的病远比想象的要重。

    “老先生,我爹他还能恢复吗?”

    杨厂长焦急的询问。

    “暂时还不好说。”

    “先下针吧。”

    宋庆山看了一眼张义林。

    “师父,针具。”

    张义林很有眼力见,连忙将消好毒的针具递给师父宋庆山。

    然后站在一旁认真观看。

    宋庆山接过针具。

    又对张义林说道:“这是一套失传的针法,你认真看,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