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贤王横扫天下 > 第198章 益州牧的选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凉风习习,宋民回头望了一眼宏伟的金城关,打马北上。

    又一次出征了!

    虽然今天出门腿稍微有点软,但事情一点也没有耽搁。

    点将、出征,直到大军出了金城,这天才蒙蒙亮。

    夏日的清晨最是宜人,空气清爽,风景绝佳,最是出征的好时辰。

    这金城,已然成为了宋民心中不可磨灭的故乡。

    看着它一天天的壮大,一天天变得宏伟,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

    ……

    肃州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能瞒住大部分人的眼睛,却瞒不住有些人的眼睛。

    在秦岭南麓,这里屯扎着五万大军,皆是川中精锐。

    本就戒备森严的大营,在前几日,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变得更加森严。

    “王爷!”

    中军大帐中,一名军候向居于首位的那名儒雅男子汇报道,“肃王调动了七路大军,合计兵力十五万左右,集结于武威郡,似有大战爆发。”

    居于首位的儒雅男子,不是别人,正是益州牧大周恭亲王宋景林。

    他姿态淡然,举止随和的喝着茶,“本王这个皇侄的本事可是不小呢,谁能料想到他会有如今这般功绩。七路兵马,合计十五万大军,集结武威郡,他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打匈奴了。人是好人,就是脑子还是有些笨,这个时候他打什么匈奴呢。”

    帐下坐的人不多,刚好两文两武。

    “王爷,还是应当慎重,这若是被有心之人知晓,怕又少不得些许麻烦。”一手执纸扇的文士,提醒道。

    话刚说完,就被对面的武将一顿怼,“这有何不能说的,论地位,大家平起平坐,论辈分,他肃王怎么说那也是王爷的侄子,说这话有过错吗?就算是王爷当面教训,他也只能受着。”

    文士摇头轻笑,便只好当做什么话也没有说。

    “王爷,肃王大军北调,金城以内几乎是不设防的状态,若此时出兵,当是最佳时机。”另一名文士见状,接过话题说道。

    “守节呐,本王历来颇为看重你的见识,但你这番话说的就很没有见识!”宋景林眼皮微微耷拉着,话说的不轻不重,但任谁也听得出来,人家这是有意见。

    被唤做守节的文士,全名王守节,在益州,那是出了名的谋士。

    自跟随在益州牧身边之后,那也干了不少的大事,立了不小的功劳。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宋景林对他的信任度降了,说话总好像带点刺。

    王守节左思右想没想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这么忠心,有这么的足智多谋,王爷怎么会不信任他呢?

    但直到有一次,他怜爱的抓着王爷侍妾的头发,纵马扬鞭。

    他忽然间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然后,就挺尴尬的。

    这也让王守节提心吊胆了很多天,总觉得王爷会要了他的命,他甚至于为此都准备好跑路了。

    可说来也奇怪,王爷对于他虽然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可却始终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举动,走哪也都带着他。

    王守节混谋士这一碗饭,那也不是白混的。

    他想了许久,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一个侍妾和一个谋士的价值,王爷的心中肯定早就算的清清楚楚的了。

    不杀他,不找他的麻烦,仅仅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

    仅此而已。

    被宋景林训斥了一顿,王守节也不觉得有什么,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守节这番话,我也不是很赞同。此时出兵,并非是最佳时机。金城以南,虽然兵力空虚,然而,武威郡距离金城不过咫尺之遥,肃王大军南下,不过两日便可越过金城南下,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够。”

    手执纸扇的文士,开腔道,“况且,皇甫鸿屯扎在陈仓的军队可也不是摆设,而且,还增兵了。”

    “南方各地盗贼蜂起,可朝廷却将皇甫鸿按在陈仓一动不动,究竟是什么意思?想必诸位心中应当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在防着王爷呢。”

    王守节不爽的斜睨了一眼这名文士,“田震,说就说,何必非要踩着我的脑袋呢!肃王大军南下,至少需要两日时间,以王爷铁骑的行军速度,两日时间,大事可成。只需在肃州南部站稳脚跟,后面的事情,不就很简单了。”

    “至于皇甫鸿,朝廷让他屯扎陈仓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提防着王爷,或许还在提防着此刻已拥兵二十万的肃王,还有曾经的董良和匈奴人。他只不过是朝廷的西北门户,看门的。王爷对付肃王,他可不一定会动手。”

    “若王爷实在放心不下,将荆州的那一路军马调过来便是。以十万之兵,想来稳住肃州南部和皇甫鸿应当是足够了。有匈奴人在北边,肃王不可能将全部的军马南调。”

    田震骂道,“你有什么值得我踩一脚的吗?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匈奴人可不一定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南下,取道并州,比走肃州,对他们而言,可轻松多了。更何况还是在肃王已集结十五万大军的情况下,若换做是我,直接杀进并州,肃王这个霉头,我是绝对不会触的。”

    “那是你的看法,肃州这片土地,确实没有太大的用处。可若攻下肃州,便有了进攻中原的立足之地,也能让他们的领土连成片。羌国自古便与匈奴关系亲密,只不过碍于中间隔了个肃州与楼兰,攻下肃州,三地合一,进军中原,便再无后顾之忧。”王守节驳斥道。

    “你放屁!”田震直接一句浑话飚了出来,“那你也要看看实际情况撒,难道你不知道羌国已被肃州的商品所勾引,连土地都割让出去了五分之一。”

    “你才是放屁,正因为此,羌国才有可能给肃王捅刀子。肃州有的,我们益州照样可以有,王爷只需派遣一二使者前往游说,再许以利好,羌国这个盟友必成。西结羌国,若再效仿一番董良,北借匈奴之兵。如此,肃王就算是有二十万兵马又待如何?”王守节大声嚷嚷道。

    田震冷笑了起来,“你这话说的,老夫很怀疑你是不是故意把王爷往阴沟里面带!董良手握兵马几何?他难道没有西结羌国,北借匈奴之兵?可结果又是如何?如今肃王连他的老巢都给掀了!你还想让王爷步董良的后尘,你到底安得什么居心?”

    宋景林抬头,看了一眼王守节。

    就这一个眼神,让王守节不由得心中一阵慌乱。

    他强自淡定喝道,“那是董良愚蠢,你以为咱家王爷跟那小子一样的吗?但这计策,并没有大错,集合三方,数十万兵马,这本来是稳稳当当可以打赢的仗,世上没有比这更简单直接,也更有把握的仗了。”

    “有把握?简单?哈哈,王守节,你怕是在想屁吃!”田震一张口,浑话又飚了王守节一脸。

    他抹了一把脸,正准备要反击,却听到宋景林喊道,“够了,暂时按兵不动吧。”

    王守节和田震像是两只斗气的螃蟹,虽然不说话了,但却依旧以眼神为武器,斗的横眉立目的。

    那两名武将歪歪斜斜的倒在椅子里,似乎听的很迷茫。

    事情好像挺简单的,可他们两个已经有些被绕晕了。

    “王爷,卑职以为荆州那路军马,该调过来了!”田震若有所思的说道。

    宋景林略作思考,说道,“那便依了先生之言。”

    王守节看着这一幕,表情略微有些古怪。

    ……

    肃州军马大调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可惊动了不少的人。

    益州牧宋景林是其中之一,然而更坐不住的,是皇宫里的老皇帝,和并州刺史二皇子宋睿。

    尽管老皇帝对宋民有一定的信任,可当兵力上升到二十万的庞大数字,他的一举一动,依旧会让他忍不住多想一些。

    二十万兵马的出动,加上他对肃州兵实力的了解,一路直入长安,不是不可能。

    但老皇帝并没有将此事声张,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在朝堂上议论,只是暗中下了几道旨意,长安城防、羽林军兵力悄无声息的增长,防御翻倍。

    而并州那位,在听到肃州出兵十数万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得逃了。

    打不过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