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1:从生产队开始暴富 > 第47章 谁说农民一定要种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温馨是温达西的女儿,这是赵日天和袁大头都没料到的事。

    赵日天忙给袁大头使了一个眼色,袁大头赔笑着上前,说:“误会,都是误会啊温书记,我跟凌兄弟刚才都是闹着玩的。”

    “大头,上次让你找的东西,你找到了吗?”

    “还在找呢。”

    温达西声调拔高了些:“这都过去几天了,还在找?”

    “书记,咱们公社好几万人呢,丢了东西要找回来,那也是大海捞针啊。”

    温达西冷笑了一声,看着袁大头:“知道为什么让你管理治安吗?就是看中了你在地头上的人面,公社上那些社会闲散人员,你都比较熟,他们做了什么偷鸡摸狗的事,你比我们清楚。你要发挥你的作用,公社所不养闲人。”

    “是,书记,我一定努力找找。”

    “这位小凌同志,就是丢了东西的失主,我给你三天时间,把东西给我找出来,否则小凌同志丢了的东西,就由你给补上。”

    “啊?”袁大头吃惊的抬头。

    然后看向凌寒,他也没想到这么巧,上次温达西让他找的东西,竟然是凌寒丢的。

    “小寒,别站着了,坐坐坐。”温达西笑着招呼凌寒。

    赵日天和袁大头对望一眼,看温达西对凌寒的态度,好像关系不错,赵日天还好,他爸是副主任,算是有个靠山,袁大头只是外聘人员,要是凌寒在温达西面前胡言乱语,饭碗随时都有可能丢。

    一会儿,女招待员端了菜上来,温达西看了赵日天和袁大头一眼:“你们两个要不要过来一起吃一点?”

    “不了不了。我就不打扰书记用餐了。”袁大头笑着说,随后就跟赵日天告辞。

    温达西抱歉的对凌寒说:“小寒,真对不住,你那些东西到现在都没找回来。”

    “?悖?膊皇鞘裁粗登?亩?鳌!

    “怎么能不值钱呢?你不是说还有一口锅吗?”温达西觉得凌寒是北岭来的,那是红旗公社最穷的一个大队,寻常人家想要打一口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放心,我会敦促底下的人,尽快把你的东西找到。”

    “谢谢你温叔。”

    温达西招呼着凌寒吃菜,又问道:“我从县里调过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公社下面13个大队,我都有过一些了解,北岭的情况好像不是很好,我听说农闲的时候,还有人到外面去乞讨?”

    “是呀,别看北岭地方挺大,但真正能用来种粮食的田地,没有多少。”

    “可是我看北岭每年交的余粮都是够数的。”

    凌寒黯然叹息:“这就是农民啊,勒紧了裤腰带,也要把该交的粮给交了,自己没粮吃的时候,只能出去乞讨。大队每年都有人死,得了各种各样的病,其实这些病都是因为营养不良而起。吃不饱,体质就上不去,一点小病就能把身体给搞垮了。”

    “不是有返销粮吗?”

    “返销粮又不是免费的。上头收购的粮食,跟卖给我们的粮食,那是一个价吗?”

    温达西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递给凌寒一根,自己点上一根,闷闷的抽着:“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晓得农民有多难,远的不说,就说当年三千万知青下乡,不都靠农民养活的吗?”

    “可是咱们东瓯八山一水一分田,没有田,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问题太严峻了。”

    凌寒看着温达西摇头叹息的样子,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在为民生而犯难,前世他接触过很多领导,说的话跟做的事,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知道农民苦,但要为农民做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能出来为农民说几句话,那就已经很难得了。

    因为上一世凌寒所处的那个年代,农民几乎是被遗忘的,尽管人数还有很多,但不会有人觉得,农民是一个光荣的阶级。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难。”

    温达西抬头看了凌寒一眼:“哦,你说说你的想法。”

    “温叔,你听过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

    温达西点点头说:“25年前,东瓯一些农村就已经搞过类似的体制,比小岗村早22年。只不过当时的时机不对,很快就失败了,从此以后没人再敢搞了。”

    凌寒有些吃惊,上一世虽然没少听说东瓯敢为天下先的事迹,但没想到这么猛,25年前就搞家庭联产了。

    这不是在玩命吗?

    “以前时机不对,但有了小岗村的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时机对了呢?”现在秋收已经结束,马当先很快就会改革生产制度,但凌寒可以料想会遇到很多阻力,所以事先要在温达西这里挂个单。

    “我国实行农村自治制度,这得你们大队自己搞。”

    凌寒明白正式的文件没有出台,哪怕未来形势一片大好,温达西也不敢贸然插手农村的改革,否则他有可能都等不到文件出台的那一天。

    也只有凌寒知道,82年1月1号文件就会出台,一直到87年,连续五年出台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一会儿,女招待员把一海碗的长寿面端了上来,温馨拿起碗筷,给温达西打了一碗,又伸手拿起凌寒的碗,给他也打了一碗。

    “温叔,听温馨说,今天是你生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祝你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凌寒端起茶杯。

    温馨咋舌的看着凌寒,她本想说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话,但听完凌寒的话,她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温达西跟凌寒碰了碰杯,笑道:“小寒,你读过不少书吧?”

    “没有,我就读到初中。”

    “刚才听你一席话,我觉得你这孩子见识不浅啊,在农村生活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凌寒笑了笑:“在农村也可以有广阔作为。温叔,我知道我人微言轻,说的话你可能不信。但我相信未来的政策会越来越好,一旦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大队至少人人都可以吃饱饭了。”

    “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实行了这个制度,农民分到了田地,但相应的各种税赋也就加到了农民个人头上?”

    “你们北岭的耕地不多,如果这些赋税再加到个人头上,负担得起吗?”

    06年才取消农业税,在此之前农民的负担确实很重,三提五统,摊派集资就像一座座山压垮了农民的腰背。

    凌寒沉吟了一会儿,对温达西说:“温叔,如果你能给予一些支持,我保证北岭大队可以脱胎换骨。北岭地少,哪怕分田到户,也一定有很多剩余的劳动力,但生产方式不是固定的,谁说农民一定要种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