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1:从生产队开始暴富 > 第59章 婚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金是著名的东瓯八大王之一,是浙商崛起的标志性人物,前世凌寒读大学的时候,学过这段商业史,就对他有过一些了解。

    现在信息不发达,一般人顶多听过胡金,知道他是五柳镇的首富,但他以前的事,绝不可能像凌寒了解得这么详细。

    这些事跟万厂长了解到的,很多是吻合的,还有很多是万厂长不知道的。

    这让万厂长越发相信,胡金确实是凌寒的堂舅哥。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凌寒突然拍了一下大腿,对万厂长说:“我不是要找我堂舅哥拿钱吗?这钱可以先给你啊!”

    “万哥,咱们这样,兄弟这次确实没带多少钱,这五百块钱你先收着。”凌寒拿出准备好的五百块钱,“就当是先给你的订金,我也不要你签字,我相信你的为人。”

    “这批货我实在是急,你看看能不能先让工厂开始生产?明天呢,我就去一趟五柳镇,找我堂舅哥,最多耽误三两天时间,我再去厂里找你,把钱给你。”

    “你无非就是怕我跑了,让你们白干一场。但我跟你无冤无仇的,干嘛做这种事?这不缺心眼吗?”

    万厂长想想也是,五百块钱不是小数目,凌寒不可能拿钱耍着他玩。

    何况凌寒说起胡金的事,有板有眼,估计跟胡金真是什么亲戚,应该不至于会缺他这么点钱。

    没等万厂长反应过来,凌寒又把两条华子塞给了他:“万哥,你看初次见面,我也不晓得你喜欢什么,这两条烟拿着抽。”

    “不行不行,兄弟,这不合适……”

    凌寒堵住他的话:“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叫我一声兄弟,做兄弟给我哥拿两条烟怎么了?”

    “再说了,我的事还得麻烦哥哥你呢。”

    万厂长只得把烟收下,提一杯酒说:“吴兄弟,你放心,明天我就让技术员去做模腔,调整机器,你五万件的货,差不多一个礼拜就能提货了。”

    “行,阿哥,这可就麻烦你了,钱的事你放一百二十个心。”

    “我也看出来了,兄弟你是爽快人。”

    因为喝的是黑啤,越喝越嗨皮,万厂长被凌寒哄得团团转。

    ……

    送万厂长回家,已经很晚了。

    凌寒走了大概十来分钟,找到了招待所。

    拿出秦筝给的介绍信,负责人看了之后才允许入住,不过现在没有单间了。

    这个时期酒店比较少见,通常都是旅社和招待所,而且几乎都是国营,东瓯由于市场经济比较繁荣,外地来这儿的生意人比较多,旅社和招待所生意很好。

    “你来晚了,现在就剩一个双人间,两张床,已经有人入住了,把你安排过去。”

    “行吧。”

    负责人给了一把钥匙,凌寒自己上楼,打开房门。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胸案现场。

    “啊——”一声尖叫,女子迅速装进被子。

    凌寒拿出钥匙,弱弱的说:“我也住这里。”

    做梦也不会想到,会跟一个女的同房。

    不过话又说回来,跟一个男的同房,那更是一件男以启齿的事。

    这姑娘也真是的,一个女人在外住店,没有单人间,也该把双人间包下来,省那么点钱干嘛?

    “那个,能不能请你出去一下?”

    凌寒点了下头,走了出去,把门带上。

    过了一会儿,女子把门打开,红着一张小脸。

    她累了一天了,出了一身汗,招待所没有洗澡的地方,她接了点水,随便擦了一下身子,准备换上一件干净的衣衫,没想到凌寒就进来了。

    她也没料到,这么晚了还有人来住店。

    为了缓解尴尬,凌寒主动介绍:“我叫吴彦祖。”

    “李戈薇。”

    “你做服装生意的?”凌寒看到她在床脚下放着两只编织袋,一只编织袋已经空了,另一只还有一些同款式的女装。

    “算不上生意,我们大队弄了几台缝纫机,农闲的时候就拉一点布料做衣服,包给几个社员拿到市里来卖。”

    “你哪里的?”

    “九屿公社,小屿山大队。”

    凌寒翻出记忆,问道:“九屿好像鞋业很有名吧?”

    李戈薇点头:“是,做皮鞋的人很多,但需要的机器也多,下料机、片帮和片皮的机器,预热机、定跟机,还有削边机……需要好几个流程,我们大队现在暂时负担不起,就先做点衣服。”

    凌寒听李戈薇的介绍,显然她对制作皮鞋有过了解,只不过资金不足,先从做衣服开始。

    衣服相对比较简单,几台缝纫机基本就能搞定,没有手艺的也可以现学。

    只可惜北岭大队没有这样的魄力,郑能量一步都不敢往前迈,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带货在外面跑,挺辛苦的吧?”

    李戈薇不好意思的撩了一下鬓角的发丝,说道:“我这不是得给自己存点嫁妆吗?”

    东瓯的女儿很早之前就会存嫁妆,娘家如果没有条件,女儿就要自己挣嫁妆,可能内陆一些地区是没办法理解的。

    但在东瓯,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沿海尽管有些地方比较穷,但风气是开放的,女性觉醒也比较早,在没有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的时候,她们就已经知道女儿当自强了,男人可以抛头露面去跑生意,她们也可以。

    很多东瓯的企业都是夫妻档,富婆一抓一大把。

    由于商业发达,他们就连嫁娶都带着一种商业思维,家里如果做生意,基本都是商业联姻,要么就是商政联姻,一个重新组建的小家庭,就像资源整合似的。

    他们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婚姻是合伙人制的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

    既然是合伙,你投资,我也得投资,否则组建家庭的时候,男方花了一大笔钱,你就带一个生育器官过去,那么就别怪别人把你当成生育机器,否则当你是技术入股吗?

    东瓯在婚姻这方面很现实,现实到女人婚前没存款,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很难嫁得出去,在别的地方只听说过攀比彩礼,但在东瓯还会攀比嫁妆。

    那些土豪嫁女儿都是送车送房,一摞一摞的现金直接摆出来,要的就是一个排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