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七夜面露惊骇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对爷,这读书一道有些刷新了他对于修行本就不多的认知。
他也不是修行小白了,自然知道第十境代表着什么,那可是这个世界最顶峰的存在了。
而对爷却告诉他,没有艰苦的修行,没有时间的打磨,有人居然可以从凡人直达这个世界的巅峰。
这如何不让许七夜感到吃惊。
随后,他又想到自己的读书天赋,顿时就有一种喜悦的心情在自己心中荡漾。
别人能从凡人直达第十境,而自己读书天赋极高,一日就修得浩然气,那自己能不能向对爷所说的那样,也能直达第十境呢。
想到这,许七夜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往上翘了起来。
对爷见状,顿时就知道许七夜肯定是听到这个秘密后心神受到了影响,导致他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微微自责一下,只怪自己太久没有与人说话了,这才导致自己说话时没有把门,什么东西都往外说。
这种秘辛可不是许七夜这种层次的修士可以听的。
这样不仅对其修为没有半点激进,还会导致他有一种修行有捷径的错觉。
见此,对爷准备接下来少说一下,顺便给许七夜泼一盆凉水,让他知道修行是没有捷径可言的。
砰!
只见对爷来到许七夜的额头上,给他狠狠地来了一下。
打的许七夜是一阵龇牙咧嘴。
“对爷,你打我作甚!”
许七夜捂着额头,口中有些愤愤不平道。
“许小子,我这是在为你好,没有我这一提醒,怕是你都飘到天上去了。”
看到许七夜那有些不解的眼神,对爷轻咳一声随后解释道。
原来,对爷刚刚所说的圣师两名弟子的晋升可不是偶然的。
比如说圣师那名只是普通人的弟子,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思想高度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
就算圣师合道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人时,也有许多修行之人知道他的学派后,自愿加入他的学派,其中也不乏上三境的修士。
别说是以前了,就算现在看来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你能想象上三境的修士,对于一个凡人言听计从,视其为精神图腾,甚至甘愿为其赴死是什么概念吗。
当然,这其中肯定有部分圣师的因素在,但能真正折服他们的还是那人本来的思想理念。
所以说,在圣师创立读书一道的瞬间,那人能够直接晋升却没有人感到惊讶。
许七夜听完后,原本兴奋的心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向对爷所说的,读书之人的晋升看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比如立心境,首先要为自己树立决心,为自己立心,确定自己的核心思想。
只有真正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能够达到读书人的入门境界。
当然,这一境界其实是极为不稳定的。
加入其它学派还好,毕竟是站在圣人的肩膀上,只要熟读圣人经典,确定圣人思想晋升立心境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可如果自己创立一道学派,以自己的思想来立心那难度就不可谓不大了。
并且,以如此情况达到立心境的修士,随时都有从此境界跌落的可能。
毕竟,你无法得知自己的思想是否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秩序和改变。
当你接触的多了,对于自己的思想自然有着更深的思考。
这种思考无外乎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确定自己的思想没有问题,确定自己以后的道路。
这样也就达到了立命境了。
而另一种,则是发现自己的思想有着很多的弊端,如果后期可以修复还好,如若无法修复对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怀疑,跌落境界那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当然,风险与机遇永远是并存的。
学习别人的思想,虽然你的路会很稳,但却无法达到圣人的高度。
只有以自己的思想来立心,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文道的巅峰。
听完对爷的解释,许七夜的心中对读书一道又有了比较深的认知。
不过有一点让许七夜比较疑惑,因为根据齐先生对自己所说,文道的第一境应该是浩然境才对,可为什么对爷却说第一境是立心境。
对爷听完许七夜的询问后,先是被其口中的齐先生给吸引住了。
\"许小子,你口中那齐先生可不简单,那可能是一名走出自己道路的读书人。\"
许七夜此时只想翻一个白眼,这还用你说,只要不是个傻子怕是都能看出齐先生的不凡。
能让一群城隍都毕恭毕敬的人,怎么看也不可能是一名凡人。
不过,对于许七夜所说的浩然境对爷就有些不清楚了。
毕竟时代在发展,他已经几千年都未和外界的人交流了,至于后世对文道的改变,他自然是不知晓的。
不过光听浩然二字对于此境界的介绍,对爷也能猜出这个境界定是和那群腐儒有关。
毕竟,也只有那群讲究仁礼的腐儒,才会注重境界的具体划分这等小事。
后来许七夜才知道,对爷所指的立心境,实力相当于其他一道的第三境修士。
许七夜点了点头,对爷的解答他虽然还有些疑惑,但也明白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在发展,对爷这个‘古’字现在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他的信息已经落后了。
要是被对爷知道许七夜对于自己的吐槽,怕是会立马赏他一个板栗。
紧接着,对爷又跟许七夜科普了他们杂家到底是哪个学派。
原来,圣师有十一名弟子。
在其合道后,除却最小的弟子那时还只是个半大的孩童外,其他弟子都先后晋级到了圣人境界。
这也是后世有人称他们为‘十圣’的原因。
这十圣可以说继承了圣师的全部思想,后来他们也分别创立了各自的学派。
这些学派分别为杂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农家。
再加上读书一道的流传,后来又有道家、方技家、佛家、商家等等圣人出现。
后世之人又称,这些圣人与其学派为‘诸子百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