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四百二十三章 自杀后的麻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壤被唐军和平占领的消息,很快传到四面八方。

    一队队官兵四处奔走,张榜安民,劝说逃离的百姓回来。

    李寿占领平壤后,没有停止前进。

    已快占领高句丽全境,这次李寿没再派金庚信上阵。

    他让薛礼和薛万彻两人,各领两万五千人,去收复其它还未占领之地。

    第二天一早,疲惫不堪的李寿,赖在床上昏睡,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相公,起来了,大家在军营等你。”

    李寿睁开眼睛,一抱将叫醒他的翟青鸾压在身上,嘴手并用,欺负得翟青鸾娇喘连连。

    李寿吃了这么久的素,昨天晚上终于开一次大荤。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柳风铃和翟青鸾,两凤侍候一龙,现在李寿的腰都还有些酸痛。

    在床上欺负翟青鸾好一会才起来,来到外面,精力充沛的三小,正在和高藏玩砸钱游戏。

    “这次不算,我还没准备好就扔了,重新来。”

    无赖的李明玉说完,李明雪已跑到李寿面前:

    “五哥,高藏说这游戏是你发明的,太好玩了。”

    相比李明雪两小,李明达更喜欢做大事。

    “薛将军他们已走了,听说在熊津江口还有几万高军,五哥准备什么时候去那里?”

    李寿虽占领京城,要做的事还很多,脑袋有些痛:

    “等会就去军营商量。”

    李寿比新婚夫妇还要火热,去军营也将两个老婆带上。

    来到军营,听到一个坏消息:

    “殿下,刚才看守渊盖苏文的士兵来报,渊盖苏文自杀了。”

    军营一幢两层小楼,这里是渊盖苏文以前住的地方。

    按渊盖苏文的要求,昨天晚上,李寿将他安排在这里。

    大家见渊盖苏文昨天如此配合,谁也没想到他会自杀。

    只是在外面守着,今天检查的人才发现,他已将自己吊到房梁上。

    李寿看着渊盖苏文躺在床上的尸体,一肚子不爽。

    李寿还准备带渊盖苏文,去劝说熊津江口的高军。

    现在渊盖苏文已死,他们的计划被打乱。

    几女没敢进来看热闹,在楼下吐槽。李明玉说:

    “失策了,早知道渊盖苏文会自杀?就应该派人一直守在他身边。”

    大家深以为然,这事连李寿也没注意。现在渊盖苏文已死,说什么都晚了。

    李明雪问高藏:“你对这里最熟悉,你说熊津江口那边的高军,还会不会投降?”

    离藏现在成了三小的跟班,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跟在她们身边效劳。

    高藏平时虽好玩乐,对这些人事并不陌生。

    “熊津江口的主帅叫渊炳仪,是渊盖苏文的兄长,只怕他不会轻易投降。”

    “他不投降正好,我们去灭了他们。”李明达有些兴奋:

    “来这里,还没见过一场战斗,正好拿那些顽固不化的坏人开刀。”

    两小正要附合,从后面传来一阵大笑声:

    “好好,老天有眼,渊贼终于死了。死了也不让他好过,要将他挫骨扬灰。”

    几女转身看去,高桓文带着荣文太后母女,和一帮官员到来。

    人未到,荣文太后的笑声传来。见她们进去,李明雪问:

    “她们不会真要将人家挫骨扬灰吧?”

    一家三口来到楼上,看到床上躺得直直的渊盖苏文,荣文太后厉声说:

    “将他挫骨扬灰,为大王和权儿报仇。”

    “且慢,”朴成会说:

    “人死为大,岂能再糟蹋他的尸体?”

    “朴相说得是,”另一个中年将领愤声说:

    “要不是渊大人让我们放下武器,你们现在能站在这里?绝不能糟蹋他的尸体。”

    李寿怕这些俘官误会,让他们来看现场。

    附合的官员,远比支持荣文太后的人多。

    现在李寿的麻烦还不少,要借助这些官员的地方有很多,没有放过这个收买人心的机会:

    “渊盖苏文虽有罪,能让大家放下武器,和平解放京城,也有功劳。人死为大,以前的恩怨,就不用再提了。暂时将渊盖苏文的家人放回家,为他办理丧事。诸位大人,可以去吊唁。”

    李寿的安排不错,尹茂林首先拍马屁:

    “多谢殿下。”

    姜世业问:“殿下准备如何对待渊大人的家人?”

    李寿早已想过:“待此间事了,他的家人会在大唐居住三年。三年后,再将他们放回家。”

    ……

    为了收买人心,李寿在京城,为渊盖苏文举办一个隆重的葬礼。

    这天,李寿甚至也来到渊家,为渊盖苏文点了炷香。

    几女已知道李寿的打算,同样很给面子,规规矩矩对渊盖苏文的棺材点香行礼。

    三小的演计大涨,几颗小眼睛,含着一些眼泪。

    让原本要赶人的渊家人,也没能做出过激的事来。

    一番戏演完,众官将对李寿的怨恨,打消不少。

    在渊家一间偏厅,李寿问一群披麻戴孝的俘官:

    “听说熊津江口那边,还有五万高军,若是能和平解决,不知可以挽救多少人的性命,这对双方,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不知哪位大人,有把握能劝说那里的高军?”

    众人互望一眼,朴成会怕李寿不知道:

    “熊津江口的主帅叫渊炳仪,是渊大人的兄长。此人是我高句丽名将,曾参预过不战争,皆有不俗的成绩。要是渊大人劝他,应该有很大把握。现在渊大人不在了,只怕无人能劝通他。”

    “乙支冯堂等人,恐怕也是去投他了。”尹茂林接道:

    “有他们去那里,更不可能劝通渊炳仪,殿下还得早做准备。”

    李寿暂时没失望:“他的家人在哪里?”

    李寿迎来数十双鄙视的目光,藏度说:

    “以前他的家人在京城,他去熊津江防御,家人也跟着离开京城。他的家人,大概也在那里吧!”

    这次李寿终于失望了,没什么威胁到人家的。要想劝降,只怕比登天还难:

    “我们写几封信,谁愿走一趟,顺便劝说他?”

    一个叫昌卫平的中年文官站出来:

    “下官愿走一趟,但能不能劝通,不敢保证。”

    ……

    日落西山,在田地间忙活的人,纷纷行使在回家途中。

    一座临水军营,站岗的人多有倦意。

    在里面主营,坐着一群不敢有倦意的人。

    “大帅,我们打探到,渊大人他已自尽,丧事在京城办理。”

    主营中有数十人,尹茂林说得没错,乙支冯堂等人也投到这里来。

    坐在主位上长脸鹰鼻、年过半百的老头叫渊炳仪,是李寿现在最想解决的人。

    这个消息传来,大家的脸色并不相同。

    许多人脸露悲愤,逃来的有些人,居然带着一点点高兴。

    乙支冯堂愤声说:

    “渊大人哪会自杀?定是李寿所害。李寿这个卑鄙小人,我叔父也是他害死的,做这种事并不奇怪。渊大帅,国仇家恨,不能不报。大帅不用再犹豫了,此地非长久之地,我们退去南边,还可以广招兵马,跟他们拼了。”

    渊炳仪开始还犹豫不决,他以为渊盖苏文都投降了。如果对方派人来劝说,他不会再坚持。

    出了这种事,让他们始料未及。

    “此仇不可不报。就算拼尽最后一人,我们也绝不投降。只是去南边,万一高舍斋也降了唐国,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高舍斋不用惧,”杨刚现在还不知道杨嗣已死,不然又会增加一点仇恨:

    “高舍斋的兵马,只有两三万。如果他不听劝,我们可以取而代之。”

    渊烦仪想的更多,在人家的地盘上,现在这种情况想取而代之?他们根本没时间。

    “我准备派一人,去劝说高舍斋,谁有把握办成此事?”

    一个额宽鼻塌的壮年男站出来:“下官余万权愿去一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