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来庄艺周才知道,这座酒店也是启行集团的,怪不得厉复行骑着马出入这里,就跟入无人之境似的,连个大呼小叫的工作人员都没有。
厉复行心情极好,便应庄艺周的要求,谈起了陈国的往事。
原来那陈国也是个国祚绵长,历史悠久的国家,往前可追溯到唐,乃是唐建国初期,一支犯了事的皇族,被当时的唐皇除去了宗籍,褫夺了国姓,流放到了北边苦寒之地。
这一支皇族便自改姓为厉,扎根在北方和游牧民族通婚繁衍后代。他们骨子里流淌着大唐皇室的血脉,三代以上皆是显赫贵族,虽然一朝犯事被贬,可与生俱来的贵气也不会被大漠的风沙掩没。
他们精通汉学,对政治敏感度又高,遇事颇有主意,很快就取得了胡人的信赖,在北方的威望越来越高。几代人经营下来,俨然已经自称小国。
待到唐末,中原地带大乱,厉姓人趁机称帝建国,国号为陈,陈国的百姓大多是汉人和胡人通婚的后代,他们身体强壮,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然而在思想上,却在陈国统治者的引导下,越来越趋于汉化。
陈国人既尊儒术,知礼仪,又尚武利兵,国中大多户人家里都养的有马,男女老少都会在马背上翻腾两下。
因为远离中原,战乱对陈国影响不大,第一代陈国皇帝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将疆土向南扩展了数倍,兼并了不少汉地城池,跟着大肆推行通婚制度,于是汉文化再次在陈国奠定了主导地位,农耕文化也开始渐渐取代从前的游牧文化。
等到战乱结束,宋建国后,几次想要吞并了陈国,可惜彼时陈国羽翼已满,十几年的休养生息让陈国国富民强,宋久攻不下,反而因为劳民伤财引得朝野怨声载道。
再加上宋的国势一直不稳,不是疲于内政,便是被塞外更加强大的游牧民族骚扰,后来更是丢掉了北方大片疆土,偏安于南方,更是无瑕吞并陈国了。
再到元时,陈国以同是游牧民族一支为由,主动向元臣服,每年献上岁贡,元忙于四处征战,见陈国乖顺,便也没怎么为难,只当做附属国对待了。
等到元末,天下再次大乱,陈国趁机脱离对元的附属,再次成为独立的国家,甚至还吞并了不少元人放弃,无人认领的城池,疆土一度漫延至元帝都以北不到一百里的地方。
之后大明建国,日渐强盛,对陈国大片的土地虎视眈眈,几次举全国之力征讨陈国。
再加上陈国开国几百年,内部的统治阶层也渐渐腐朽了,不再像老祖宗那样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韬光养晦,什么时候该趁势而动。
一连出了几个窝囊荒唐的皇帝之后,陈国的疆域开始缩小。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国立国这么多年,国中也称得上是能人无数了,单凭几个窝囊废皇帝还不至于亡国。
在几场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之后,陈国和大明暂时达成了某种默契,陈国疆土往北后退三百里,并开放关口和大名通关贸易。
陈国的马匹和皮草相当不错,还有不少传承自唐的技法制成的物品,这在久经战乱的中原地带相当受欢迎,关口一经开放,双方互惠互利,也算相安无事。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厉复行他老爹登基。
尽管厉复行的话说的很婉转很隐晦,庄艺周还是去掉表现看到本质,对厉复行他老爹的为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体来说,她这个将近五百多年前的准公公,是个平庸却志向远大的人。治国的才干当真一般,能有幸继承皇位也只是因为厉复行他爷爷和他奶奶太恩爱了。
厉复行他爷爷一辈子胸无大志,只求做个太平皇帝,对自己的后宫也没有大志,当了二十多年皇帝,就去了厉复行他奶奶一个皇后,后来估计是朝臣们看明国皇帝的后宫太壮观了,觉得在这一点上厉复行他爷爷给陈国丢了脸,于是车轮战一样地纳谏,不知疲倦地坚持了一个月,这才成功逼得厉复行他爷爷又纳了两个妃子充实后宫。
只可惜,老人家对两个如花似玉的妃子实在没什么兴趣,臣子们又不能整天盯着顶头上司昨晚是和谁睡得觉,于是,直到驾崩,候选继承人也就只有厉复行他爸爸一个人。
大概是吸取了前一位皇帝的教训,在厉复行他老爸登基头几年,臣子们就在朝堂上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您的后代就是整个陈国未来的希望,您应该给我们多点希望,广撒种,广收粮。”
厉复行他爸也是对前一代的做法颇有微词,正好顺着臣子们的意思,把后宫壮大得房间都不够用了,位份高的还能住上标准间,位份低的只能睡大通铺了。
然而,事与愿返的是,厉复行他爸的播种能力和他的治国才能一样,太不堪重用了。他虽然殚精竭力地在广撒种,可惜收获甚微,人到中年,也只收获了皇子三名,其中两位,还都是出自正宫皇后的肚皮。
这显得那些嫔妃们也太不中用了。
老皇帝一气之下,化失望为力量,把他放在后宫的斗志转移到了朝堂上,开始整天想着,他要像他的祖宗一样,开疆扩域,把陈国发扬光大了。
只可惜厉家几百年才出一个建国的皇帝,又过了几百年才出了个开疆扩土的皇帝。很明显,厉复行他老爹不具备这种几百年不世出的潜质。
他想收复被明人占据的土地,派了五万大军偷袭,却不相信领兵的统帅,非要前方事无巨细都向他汇报请示,以至于延误军机,五万大军被明人来了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几乎全军覆没。
不但失地没能收复,还让大明皇帝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发兵攻打陈国。
也是厉复行他老爹太衰,自己不行吧,偏偏遇到的和他同时期的,是大明的中兴之主,人家整天也在盘算着怎么扩大疆土呢,。陈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兼具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优势,又有数百年的积蓄,完全就是一块大肥肉,还有无能的君主送上门的出兵借口,不打才叫傻呢!
那一仗陈国打的很被动,他们失利在前,理亏在后,先机既失,人心又不稳,仗打的跟闹着玩似的。
几年下来,陈国不但国力受损严重,疆土也丢了不少。照这势头下去,亡国是迟早的事了。
厉复行他爹中兴之主没当上,倒差点成亡国之君了,他自觉面子里子都没了,也没了斗志,草草地立了长子为太子,就等着选个黄道吉日搞个禅位大典,把皇位让出去,说什么也不肯让亡国之君的帽子落到自己头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国开国以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挽救陈国百姓于亡国奴的水火之中,被时人奉为战神的二皇子祁王厉复行,主动请缨上沙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