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26 章 第26章 计划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不知谢玄和谢安怎么说的,两日后,容湘和慕容冲就被告知,可以去谢家家学旁听了,还连同进学的用品都给准备齐全了。

    上学第一天,容湘牵着慕容冲亲自将他送到了谢家家学。

    “阿姐,为何非要我来进学?”他还是很抗拒,显得不情不愿的。

    容湘驻足,转身给他整理衣饰,语气柔和道:“凤皇,前尘种种已是那般艰难,如今何妨过一过寻常日子呢?”

    慕容冲闻言若有所思。

    她见此一笑,轻叹了一声:“如你这般年纪,在大晋的士族门阀中,都还是家族庇护的少年,不进学想做什么?清谈?斗酒?抓虱子?”

    这话一出口,惹得慕容冲发笑,他也真的弯唇笑了。他听出来了,假阿姐对当世所谓的“名士风流”很鄙夷。

    容湘看着他笑了,自个儿也笑起来:“只当是尝试了,凤皇,人生总归有无数种可能呐!”

    “阿姐,我知道了。”他敛笑应声,对进学之事总算不那么别扭了。

    容湘轻推了他一下,看着他走进了家学的院子,这才转身离开。

    这个时代,书籍和对知识的理解都掌握在士族门阀手中,这是自汉代以来的选贤制度造成的,而晋朝(西晋)建立时又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形势,门阀政治使得士族大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历史上,士族门阀最终怎么消亡的呢?先是连绵的战乱,被武力屠杀灭了士族的人,后来的科举制又渐渐削弱了士族的影响力,再后来,当士族们连家族谱系都散失时,便走向了没落。

    可门阀消失了,士族消失了吗?

    容湘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慢慢思考着。

    往后的历史中,唐宋元明清,直至清朝灭亡,士族都处在统治阶层,科举制度固然给了更多的人晋身的机会,却也在另一种程度上固化了阶级。

    因为读书的权力和资源,仍是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寒门无法拥有和士族们一样的资源,又怎能在科举上胜过他们呢?

    “纸鹞,我的纸鹞。”一声幼童呢喃忽地传来。

    容湘耳力出众,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年约三四岁的幼童正在爬树,嘴里还念叨着“纸鹞”。

    小家伙爬得很认真,可惜人小腿短,也就他爬的树是庭院里专门造景的那种,枝丫低矮、分枝又多,不然哪能有他爬的地方。

    容湘又往上看了看,就见这枝丫奇多、枝干曲折的树上挂了个小巧的风筝,这时的南方将之称为“纸鹞”,北方则称“纸鸢”,叫法不一,但实际上都是一个东西。

    忽地,小家伙脚下没踩实,直直朝下摔去。

    离地倒是不高,才一米多,可要是真摔实了,对这么点孩子来说,还是挺疼的,万一运气不好,摔了胳膊腿的,再运气不好骨折了什么的,啧啧,就很疼很疼了。

    容湘旁观这片刻,到底闪身一捞,将这幼童抱到了怀里,还纵身往上,取下了挂在三米高的树上的风筝。

    “我的纸鹞。”小家伙伸手够着风筝。

    容湘顺手塞给他,这孩子拿了风筝摸了摸,对她的存在好像根本没有意识。被救了、被陌生人抱着,这孩子都没有什么反应,只关心着他的风筝。

    瞧着有些迟钝的样子,也不怎么聪明机灵。

    “庆儿,庆儿?”一女子呼喊着而来,当看到容湘怀里的孩子时,她焦急的神色立刻散去,带着些对陌生人的好奇打量,快步走来行了个礼,“姑娘,这是我儿。”

    “哦,还给夫人。”容湘单手将孩子拎着递到这女子面前,看到对方嘴角疑似抽动了几下,很快将孩子给抱到了怀里。

    为了避免被当成坏人,容湘还解释了一下:“我刚刚途经此处,见他在爬这棵树,因为他的纸鹞挂在那个位置了。”

    女子听她这么说,还指出了爬的哪棵树、纸鹞挂在哪个位置,便明白是人家救了她的儿子,不然免不了要摔下树的。

    “原是姑娘救了庆儿,多谢姑娘好心援手。”女子郑重行礼道谢,自家的儿子自己清楚,哪怕有下人照顾着,也免不了磕磕绊绊,身上时常有伤,让她这个当娘的又是忧心又是心疼。

    “这孩子是幼度兄之子?”容湘见哪怕被娘抱着,那小家伙也没什么反应的样子,便忍不住询问道。

    据她看过的史书上说,谢玄仅有一子,名叫谢?,是个生性迟钝之人,乃是他的继妻桓氏所生。

    容湘看向这抱着孩子的女子,见她身量修长、脸庞小巧,看起来是个白皙而柔和的女子,这位也是桓家人呢,也不知是桓温的什么亲戚。

    “正是。”桓氏闻言略有诧色,却很快掩去了,“姑娘识得我夫君?”

    “算是吧,我与弟弟前几日来谢家的,暂时客居于此。”容湘对桓氏没有恶感,虽然她是谢玄的妻子、桓温的亲戚,但并不会因此对她如何。

    “竟是贵客,是我失礼了。”桓氏心中疑惑,她并没有听闻家中来了什么客人,不过,人家自称是客,她便显示出了待客的热情。

    “无妨,夫人自便,我还有事,先回房了。”容湘微微欠身,不等对方反应,就抬脚走人了。

    她也不是托词,是真的有事要忙。

    桓氏抱着孩子目送这姑娘大步走远,招手唤了个跟着的婢女,问道:“可知近日有客人寄居?还是鲜卑人?”

    “未曾听闻,夫人。”婢女躬身回道。

    “去打听一二,问得这姑娘的住处后,送份谢礼过去。”桓氏想了想,看了眼怀中的儿子道。

    “是,夫人。”

    另一边,容湘很快回了房间,打发嫣儿和谷雨打扫院落,自个儿则磨墨开始写规划。

    想要建国,凭着她这几年为了逃亡准备的人手和藏着的财富,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她提笔先写下了“钱”、“粮”、“人才”四个字。

    明朝开国谋士朱升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给明□□朱元璋提出的创基立国战略。

    其实造反建国的,大体上都要遵循这么方略,得有钱、有人、有粮,才能养得起军队、打起仗,继而占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多的钱、人、粮,最终建起一个统一政权。

    当然了,容湘不觉得她要做的是造反,她是想要建国,拥有自主命运的权力。

    她边想边写,在“钱”下面,写了“矿产”、“奢侈品”、“新奇玩意”这些,重点圈了“矿产”二字。

    在“粮”下面,写了“高产作物”、“品种改良”、“耕地”这些,同样圈了“高产作物”四字。

    在“人才”下面,则写了“王猛”、“郗超”、“崔浩”、“王买德”、“权翼”、“邓羌”、“王镇恶”……一串串的名字,而写完后,她又划掉了诸如“王猛”、“邓羌”、“权翼”这样的名字,这些立场相悖的、没几年就要去世的,都是无法为她所用的,自然不必再考虑了。

    容湘写写划划的同时,还梳理着思绪,建国这事吧,她当然没干过,只能从历史上汲取经验,再以后世人的眼光将所能想到的都罗列出来,再一点点斟酌着去做。

    她觉得,现阶段最缺的是谋士,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积累,钱也好、粮也好,即便是将领,她也能培养得出来,可谋士……她所知的,眼前能争取的,可能就是郗超了。

    此人目前在桓温手下,一心认定桓温是雄主,明年桓温就会病逝,届时或许可以争取一下。

    至于她比较在意的崔浩,呵,这小子还没出生呢,想要用他,至少还得等二十几年。

    “唉!人才难得!”容湘长叹一声,将面前写得乱七八糟的东西拂手收入空间,嘀咕道,“看来还是得靠自己培养啊!”

    暂且将这事放下,她又考虑起高产作物的事。

    空间里确实有她收集的种子,也有种植的一些农作物,收集的书里还有很多技术类的工具书,想要把这些变现到外面,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后世的种子、农作物能否在这个时代的土地上生长存活?且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产量又能达到多少?这些都需要实际去尝试,才能有结果。

    这个只等她吩咐买的地方到位,就可以命人着手试验了。

    至于“钱”,可能是她目前唯一能上手做的了,其他的都需要时间慢慢进行。

    “赚钱的话,从哪方面做好呢?”容湘拄着头靠在几案前琢磨,“肯定不能是有助于壮大他人的,所以最好从享受方面的东西入手,还要价格能卖比较高的那些。”

    她想了半晌,渐渐有了主意。

    这个年代的男人不是爱涂脂抹粉吗?那胭脂香粉算一种。

    这个年代的男人不是爱喝酒吗?那各种酒水也算一种。

    另外,寡淡又种类有限的食物,要是能发展发展,也算是一种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