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容湘去年秋天有事出宫时,恰好看到热火朝天摘果子的情景,那呼和声都越过宫墙传到里面去了,有官员进言说如此不成体统,应该让人将之驱逐,维护宫城威严,却被她给挡回去了,还说这样挺好的。
纵观历朝历代,真没见过这样接地气的皇帝和宫城,想必传至后世也将成为一桩美谈。
就是这样的日子里,一只从西边飞来的雕滑翔着飞到了宫城里,这样的情景自搬到宫城后时常可见,所以附近的人即便看到了也不怎么在意。
容湘的寝宫后面,有单独辟出的一个小院子用来饲养信鸽,还安排了专人负责信息汇总,而这里除了信鸽,还有供信鹰中转休憩的地方。
那雕一入宫城,径直朝这里俯冲而来,稳稳停在院中专为它们设的架子上,还“嘎嘎”叫了几声,旨在提醒人前来取信投喂。
“快拿肉食来,这是殿下带走的那只雕。”有人从屋内看到它,辨认后忙吩咐道。
院子里另一边养着很多信鸽,这些是各地跟洛都通传消息的,自家地盘突然来了这么个家伙,把这些鸽子们惊得“咕咕”个不停,还纷纷往角落里挤,生怕被它给盯上了。
雕儿昂首站在架子上,不屑地转开眼,根本不稀罕看它们,那眼睛里明明白白写着“蠢货”二字。
“瞧这眼神,嫌弃那些信鸽呢!”提了肉食来的人看到它的模样,顿时就被逗乐了,“呐,敞开肚皮吃吧,管饱!”
信鹰和信鸽不同,它们不是被饲养的,只是传一次信得些肉食,平常都是自行在外生活捕猎的,只有需要它们传信时才能见到。哪怕是这些投喂它们的人,至今也不知陛下是如何召唤它们、让它们听令行事的。
“让人将信送给陛下吧,前些天陛下就在问有没有收到殿下的信了。”
这边将信取出来,竹筒重新给那雕挂好,只匆匆记了个竹筒编号,就折身去送信了。
皇帝寝宫的西书房内,容湘正在和人议事,在座的有池晁、赵归、解宣、段忠、姜还以及一位督察院副院使,说的是官员调任的事。
“三年前自请去地方任职的官员任期马上到了,朕已经看过了吏部报上来的考评结果,对于调任之事,你们有何建议?”容湘手里还在批奏折,只头也不抬地问道。
在场的督察院副院使名叫闫淮,是两年前任命的,本为冀州一地方官,也不知道怎么被容湘发现的,直接调任到了督察院,先任命为督察使,今年初就被升任为副院使了,算是近几年来升迁速度最快的了。
督察院主官为院使,和各部尚书一样为正二品,下设副院使2人,为正三品,另外暂设督察使7人,为正五品,督察副使7人,为正六品,以及给事郎10人,为正八品。
听到她问话,闫淮抬眼看向斜对面靠近陛下坐着的池晁,以及他对面坐着的姜还,心里忍不住疑惑,这官员调任的事……为何要叫他来?不是该只问内阁和吏部吗?
“陛下之意是?”姜还看了眼池晁,见他敛目蹙眉无意开口,遂试探着道。
容湘:“之前已定了调任官员的标准,暂按此先拟个任职名单出来,”她抬眼看向姜还,“宁安,这个还用朕提醒吏部?”
“臣不敢,”姜还赶忙掏出一份奏折,“根据三年来的考评结果,吏部已拟了个调任名单,还请陛下过目。”
“拿来朕看看。”容湘随口调侃,“你这人啊,事情既然做好了,就早些报上来,非要等着人问了才说,臭毛病!”
姜还舔着脸一笑:“这不是看陛下忙得很嘛!”
说话间容湘已翻开这份奏折,很快就从头看到了尾,这上面只按照考评结果写明了每个人当升任还是平调,而升任中又分拟任府君还是一府属官,并没有具体的任职府县和官职。
显然,姜还这人精得很,才不干自作聪明的事。
各地州府县虽级别相同,但地域不同这做官的条件便不同,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当官肯定轻松些,相对也富庶些,那自然条件不好的地方,为官环境就恶劣些,或是百姓不通教化,或是物质条件匮乏,总归是缺这少那较为艰难。
姜还肯定不想揽麻烦,觉得任命谁去哪里该由她这个皇帝或是内阁来做主,若他真给一一拟了任职地,没得还被怀疑是不是收了哪个没收哪个,所以,这小子干脆就不写了,省得耗费工夫。
容湘点着桌子思忖一瞬:“崔泓调任靖远府任府君,李颐调任洛西府任府君,除此二人外,其余人等任职地及官职……景兴,由你来拟定。另外,吏部将这些官员任县令时的属官档案理一理,将表现优异、政绩突出者勾选出来,尽快把汇总结果报给朕。”
赵归听到靖远府、洛西府时眸光微动,待池晁、姜还领命后,他出声道:“陛下,可要委任将领?”
这两个地方都属边境府城,靖远府位于东北,和柔然部相邻,洛西府位于洛都以西,和庆国相邻,崔泓和李颐是这些县令中三年考评最亮眼的,任命他们二人去这里任职,足见陛下甚为重视,若非信任,不可能如此安排。
要知道今年一旦西征,洛西府必然是大军物资调配所经之地,紧要程度可想而知;而靖远府北边就是柔然,焉知这边开战后柔然人不会乘机叩边?
所以,这安排也是在为西征做准备。
“边境本就有守将,无需再派。他们只是文官,尽到应尽的职责便好。”容湘摇头。
“陛下,各县属官也要列入考察范围?”姜还乘机插言,这是针对他刚才领的任务问的。
“嗯,自安平元年至今,专业人才一直稀少,像财政部、律例部、水利部等专业要求高的部门,至今仍有很多空缺,依朕看,从各地这些属官中择选未尝不可。”她将姜还那个奏本递给池晁,同时扫过在场几人,笑道,“世人皆以这些属官为‘吏’,觉得他们不入流,根本算不得官员,可实际上在当地,他们才是正经执行各项政策的人,别总觉得人家未曾来都城通过正经考试就名不正言不顺,若以人家擅长的方面比,说不得你们还不如人家呢!”
池晁颔首以作附和,经过这几年多次开考取才,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便是身为内阁的他,若以每年开考的那些卷子来考,能答上的亦有限。
容湘又道:“再者,既然跻身于此,总得给他们打开向上晋升的通道,给人看到奋斗的希望不是?你们都想着升官发财呢,难道别人便不想?”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恭维。
解宣却于心中暗道: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可避免这些属官常年盘踞本地,连带其家族亲朋形成地头蛇一样的势力,以防日后架空朝廷任命的主政官员。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解宣在华夏的朝堂边听边看边想,如今已能领悟到许多举措内里的深意和目的,每当他为某个政令赞叹的同时,也会深思这政令施行后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可以说,容湘这个皇帝,真的和以前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大相同。
“说到这儿,朕又想起一事。”容湘这一开口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从前年朕就在琢磨,从洛都到地方,各部各院、各州府县目前所有的官员,是不是能分为两类?”
“陛下,要分为哪两类?又以何标准分?”姜还发问,作为吏部右侍郎,主管的就是官员,他对这个自然要敏感得多。
“比如于地方州府县主政的、处理辖地各类涉及百姓之事的,各部各院负责颁发政令、处理政事的,这些都可划分为管理类官员,而像技术院、太医院、司天府这些专门研究某项学科或知识的,水利部、农事部中负责研究水利设施、育种、农具改良等技术问题的,这些可划分为技术类官员,虽同为官员,但细究起来又可彼此区别。”
池晁凝眉:“如此划分倒是不难,然……陛下,为何要这般分开?”
自古以来,就没有将官员再行分类的,只有“官”与“吏”之别。
解宣微微抬头,静候着容湘的答案,总觉得这又将会是一个创举。
“朕是觉得有必要这么做,至于原因嘛,自然是为了打通晋升通道。”
众人听她这么说,皆暗自思索,领悟快的,如池晁、解宣、姜还,已有几分明白了,像赵归、闫淮、段忠就一脑门子问号了。
容湘:“纵观近三年,技术院、太医院、司天府,以及水利部、农事部等涌现出了多少利国利民的成果?充盈国库的玻璃、肥皂,活人无数的中成药,以及惠及农耕的灌溉设施、农具等等,哪个单列出来不引人称赞?但研究出这些的人,可曾得到应有的嘉奖和回报?”
“那个改良了农具的给事郎,仅仅升了两级,由正八品的给事郎变成正七品的主事,还有那个研究出中成药的,把多种常用的只能煎服的汤剂改良为可以随时服用的中成药,也仅是赏赐了些银钱器物,因为在他之上的官职满了,所以连半级都未升。”
这些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她竟还记得清清楚楚。
众人不禁一默,有个记忆力出众的上司,真的不全是好事,功劳被她记得清楚不说,其他的事她也记得十分清楚。
“但人人都清楚,他们研究出这些对于国家、百姓的贡献,那点嘉奖根本微不足道,叫朕来说,朝廷根本是占了人家便宜。”
“而像那些正经处理政事、主政地方的官员,大可凭政绩为凭调任升官,可这些专门搞技术的,若真升官让去当县令、当府君、当侍郎,那不是浪费了才华?是以,朕觉得将官员分为管理、技术两类,并施行不同的晋升标准和薪俸待遇,如此才更为合理公平。”
众人细细一想,确实如她所言,划分开是有必要的。
“陛下,洛都王来信了。”正在这时,门口有人禀告道。
主位上的容湘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她忙扬声道:“快送进来,可算是来信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