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170 章 第170章 年后议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平十年正月底,容湘下旨往南边调任官员,所派之地正是去年收复的原景国辖地。

    与此同时,南边的战事并未完全结束,时不时还会打上几场小战役,逃亡的景帝小朝廷,一路被追击到了东南的山岭一带,在他们惶惶不安之时,却发现华夏军的追击速度似乎慢了下来。

    “看来女帝对军队的掌控力亦有限啊,这些军队吃好喝好竟被养得如此懈怠,”疲于应付的景帝臣子恨声冷笑,“呵,不过,这于我等倒也是好事!”

    “谁说不是?莫不如咱们再往南走走就安顿下来?好生经营个一年半载,许是就可有力反扑?”

    这些臣子们逃亡得也快到极限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均备受煎熬,他们聚在一处一合计,便给景帝这么建议了。

    为了稳妥,景帝带着他们又往南走了一段距离,才在一个郡停下,暂以此为新都,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了重建之中。

    而不久后,洛都那边就接到了他们停下来安顿的消息。

    容湘与四位内阁大臣议事,把收到的消息给他们传阅,面上不禁带着浅笑。

    “陛下不欲乘胜追击?”段忠这个不懂军事的询问道。

    在他看来,他们未曾军困马乏,无论是军备还是物资,都支撑得起追击之战,现在缓下战事……实在不知陛下是如何想的。

    “给景帝喘口气啊,免得一下子给打废了,这就浪费了嘛!”容湘笑眯眯的,一看便知没打什么好主意。

    “陛下是想借景帝练兵?”解宣猜道。

    他这也是在军事学堂的学生陆续被派往前线才想明白,那些学生其实都没毕业,但陛下却急着让他们轮番去前线了。

    不过,这些学生实际上也没正经参与过几次战役,纯属长见识去了。

    “有这个原因。无论训练得多好的军队,还是要经过实战磨炼,不见血算什么军队?”容湘看了解宣一眼,对他能猜到不怎么意外,“随同景帝逃亡的既有能臣也有猛将,想必给他们点时间,定能做出不错的成绩,咱们隔上几年再与他们打,应该就经得住打了。”

    四位内阁大臣默然一瞬,心道:敢情景帝被您赶到南边,是给您当练兵的磨刀石去了?

    池晁和解宣不经意对视一眼,不禁怜悯了一下景帝。

    可怜景帝自以为侥幸得存,却不知是有人抬抬手假意放了他一马,他要是知道真相,恐怕宁愿在鉴康城破时殉国,也不愿要这个“生机”吧?

    “陛下,莫非还有其他原因?”段忠笑着询问,心里其实挺好奇的。

    其他三人看似淡定,实则都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她还有什么打算。

    “景兴、佑度,你们应该记得咱们占领牧荣陲部和原庆国属地后的情景吧?”容湘提问道。

    被问到的两人面露疑惑,回忆片刻后方意识到什么,池晁迟疑道:“陛下是指……他们模仿华夏政令的事?”

    “对,就是这个。”容湘随意靠在椅子上,“咱们的政策和条令当然比之前各国朝廷施行的更好,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执政者,深入了解后便会明白优劣之处,像牧荣陲和扶兼,他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自己治下学着施行华夏的政令。”

    解宣想起了牧荣陲所占之地施行的分地政策,以及庆国被占领后,从昌安城到地方郡县,都有许多具有华夏影子的庆国政令,这些都表明:他们在模仿华夏的施政方式,只是有的执行不到位,有的则施行时间太短,均没能如他们预想的那般,如华夏一样强盛起来。

    怎么说呢,这让人不禁觉得可惜,无论是牧荣陲还是扶兼,他们都有成为雄主、明君的潜质,可惜……遇上了陛下,也未曾占到先机,便只能憾然而败。

    “朕想,景帝经此灭国之役,好歹懂得学一学了吧?”容湘唇边噙着笑,眸中流露出期待,“咱们的很多政策和政令,他们都可以学去用用嘛,就连律法也可以借鉴啊,朕对此还是很大方的!”

    就算他自己想不到要学,她也会设法让他学的。

    池晁暗自嘀咕:大方的代价可不小呢,这是打着让景帝费时费力把东南边的地方发展起来,过几年她好直接去摘桃子的主意吧?

    之前占领牧荣陲部后,因着此人前期打好了分地的基础,倒是让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上省了不少事。占领庆国后也一样,庆帝模仿华夏的有些政令虽然执行得不到位,可到底有了个雏形,他们再派人去做这些事便不必从无到有了。

    这两回大抵是让她尝到了甜头,所以攻打景国时,她便有意放了景帝逃脱,打得无疑是坐享其成的念头。

    “陛下,这般做……东南之地的百姓,日后恐会心存二志。”赵归有些疑虑。

    放任景帝去那些地方经营,固然能在战胜他们后,得到他们的经营成果,可当地的百姓也会被景帝收拢,日后华夏便成了那些百姓心中的入侵者,难道他们不会为了维护景帝而战?这对华夏来说,绝不是想要的结果。

    容湘笑了笑:“汝安,你当仔细了解一下东南的情况,那里的地形、人员构成都与安师城一带不同,有不少其他民族的人,在史籍中将他们称之为‘夷’。”

    北方称“胡”,东方称“夷”,这是中元地区对这片土地上的外族人的统称。

    赵归前半生中打过交道的多是胡人,对南方自然没那么多的了解,对“夷人”更是一无所知。

    段忠倒是接触过一些,数量很少,不过,确实和胡人、中元人都不大一样,习俗、生活方式等等各有特点。

    相比起他们两人,池晁和解宣对夷人的了解就多一些,他们到底在安师城待过好些年,也在景国朝廷当过官,无论是直接接触、听人介绍还是从资料中获知,都有比较多的消息来源。

    “胡人不好打交道,夷人也不遑多让呢,就让景帝先去啃啃这骨头吧!”容湘笑道,“眼下还是多想想南方重建之事,这从景国收复来的郡县,各方面的发展与咱们都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让他们尽快赶上来,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过得更好,这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景帝……且放他在那里先苟上几年,搞搞建设和经济,最好能和更南边的那些土著多多来往,把文化啊、物品啊都传播传播,先让区域经济盘活起来嘛!

    容湘心里打的主意可远着呢,岂止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她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等着收获,并不急着卡什么时限。

    只要她不想死,这世上还真没谁能活过她,所以,一切都循序渐进来吧!

    五个人就南方重建之事又商议了一番,南方选派的官员陆续上任后,这些安排便可全面推进,眼下他们仍需查漏补缺,政令的施行关系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都是不可马虎大意的事,需得仔细斟酌、多重考虑。

    “安师城一带既已安稳,那咱们的海关衙门便可组建起来了。”容湘早就琢磨这事了,“之前南北贸易往来在华夏的商贸流通中占比就不低,如今华夏辖地变大,连带着所能掌控的海域面积也增加了,如此在沿海设港推动贸易就成了必然。”

    “海关衙门……陛下,若是运河修成,已能极大推动南北贸易,沿海设港……若是数量多的话,有必要吗?”池晁皱眉,他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是深入,加之骨子里还是有些保守,尚未想到海外的世界。

    “当然有必要,你们应该知道,海对面的东边,还有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只要船够坚固、海军能护航,那便可与之进行贸易往来。”容湘眼神透着亮光,“随着华夏的工厂越开越多,生产出的食物、衣服、生活用品等,数量都会不断增加,可咱们有那么多的人来消耗这些东西吗?若是供给大于消耗,剩下的东西怎么办?放任其压在仓库里臭了烂了?”

    “多余的产品当然要想办法卖出去,使之换来真金白银,成为储存在咱们国内的财富。所以,海贸这一块势在必行,亦要着重去做,海关衙门的组建便是发展海贸的重要一环。”

    “让吏部和商务部先摸人,拟个选任的名单出来,之后你们再议一议,先把海关衙门的官员调出来,这事倒也不急,现在着手办就行。”

    “是,臣等遵旨。”四人闻言应是。

    他们其实不大懂这什么海关衙门要干什么,只知与海外贸易有关,不过,贸易这块商务部多得是人懂,那些个人精子,比之官员倒更像是奸商。

    “除了海关衙门的事,陪都的建设也得上心啊,朕派了李颐做陪都府君,她本人努力的同时,你们领着各部官员也需多给予些扶助,齐心合力方能让陪都尽快发展起来。”

    “臣等明白,还请陛下放心。”

    陪都府君比较特殊,品级比地方府君大半级,又比州牧低,可即便如此,这地方占着个“都”字,那就是重要之地。

    谁也没想到,选派官员时容湘会给陪都任命了一个女府君。

    解宣已在家中听叔父解岸分析过了,这位李颐恐怕就是陛下虚席以待的其中一位女内阁了!

    至于为何要设一陪都……解岸说过,被择为陪都的荆州,乃九州通衢之地,若朝廷规划的路都修好、开凿的运河也畅通,那此地的地位便会提升数倍,与洛都正好一南一北连通南北各地州府,是全国毋庸置疑的中心。

    由此可见,打从一开始,庆国也好、景国也好,都在陛下心中的这张版图之上,并不曾将哪个落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