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171 章 第171章 各自努力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是一年春日,崔泓和卢婉带着两个孩子乘船前往南方,二月初他被任命为扬州州牧,现在就是要去上任的。

    目前华夏占领的常江以南地区暂被划分为四州,扬州居东,州府正在原景国的都城鉴康,哦,如今已更名为安师城,四州中属扬州的人口最多,各府县的城池发展也相对好一些。

    不过,要是和华夏的一对比,就只剩下老、旧、脏这样的形容了。

    自来白纸上作画总比在已有内容的画卷上添改容易得多,崔泓得知任命后,便明白这一去要做的事很多,压力颇有些大。

    一州之地,当然比他从前治理过的一县之地、一府之地大得多,如何让这样大的地方从各方面追上北方各地的发展,着实任重而道远。

    “夫君,在想以后的事?”卢婉拿着件披风给他披上,笑道,“越往南天越暖了,不过,河面上风大,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崔泓回神,伸手系上披风的系带:“此次任期怕是不止三年,你该留在洛都的,或是回老家也好啊!”

    “随同夫君赴任也挺好的,这几年很是增长了见识呢!”卢婉转头看向浩浩江水,“况且,我还是妇女儿童帮扶联合会的成员,随你去扬州亦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可是陛下都允了的!”

    崔泓无奈笑道:“我自然知道这个,只是留在洛都与她们一起不是能更好地做这份差事?随我去扬州的话……万事可只有你一人呐!”

    “难不成你不会帮我?”

    “那怎么会?这些年你亦在公事上帮衬我许多,若遇到难处,我岂会袖手旁观?就算不是这父母官,我还是你的夫君呢!”

    卢婉笑出声:“看把你急的,放心吧,陛下委以重任,我自当尽心竭力,不会比你差的!”

    崔泓失笑摇头:“清扬当然不比我差,此事我早已知晓。”

    他伸手揽了她靠在肩上,把披风往她身上搭了一半,免得江风吹了她。

    如他们夫妻一样南行上任的,还有李颐夫妻。

    李颐被任命为陪都府君,夫君文达也陪着她一起赴任,这一次他们没有带老人,只将女儿李昕带在身边。

    几年前征西之战时,文达请命去了前线,依他原本的品级,在征西大军中做了中层将领,上阵冲杀时他英勇无畏,多次受过伤,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李颐临盆前的一个多月,他早前答应了她要活着回来,所以那时便报了养伤退到后方。

    文达在前线时与后方消息不通,直到因伤退回才得知李颐成了洛西府的府君,当时真是又气又心疼,他的妻子终究执意来此任职受这份累了。

    彼时洛西府是向征西大军运送各类物资的必经之地,身为府君除了府衙的日常事务,确保物资运送是份内之事,可想而知她会有多忙碌,而李颐那时还有孕在身。

    文达哪还顾得上什么征战沙场的理想和抱负,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势便搭着返程的运粮车赶到了洛西府,当时正逢天气炎热,导致伤口感染,留下了些后遗症:他的左臂使不上力了,身上也留下了一道很长的刀伤,伤口狰狞无比,右脚还有点跛。

    因他离开战场早,按功劳所得的封赏便有限,只品级升了两级,得了一批药材、赏银等东西,战后封赏爵位时就没有了。

    不过,他因伤退回洛西府,倒是赶上了李颐生产,亲眼看着女儿出生,亦亲眼看到了妻子的辛苦,让他一个大男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文达自己倒是想得开,人生有得有失,他已上战场拼杀过了,心愿已了,余生都将属于他的妻子和孩子,就算被人说官位不如妻子高、吃软饭,他也乐呵呵的,毫不在意外人的闲言碎语。

    “你别惯着她了,这个点儿该午睡一会儿才好!”李颐掀起马车帘子道。

    他们从洛都出发往南,走水路反倒绕远了,所以多半路程都是乘车骑马的。

    文达右手托着女儿李昕,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马车边,父女俩闻言看过去时,脸上均蕴满了同样灼人的灿烂笑容。

    “昕昕,听娘亲的话,去车里睡一会儿,等你睡醒了我带你骑马跑一段如何?”文达和女儿商量道。

    “好,娘亲抱!”小丫头四岁多一点,长得倒是很壮实,肉墩墩的身子瞧着就有份量,小脸像文达多一点,不过皮肤随了李颐十分白皙,只是她平日好动爱玩,生生被晒成了小麦色。

    “乖,你这么重,你娘哪能抱得动?”文达毫不客气地说完,右手拎着孩子的后衣领,就把她从马背上提起来塞到了马车上。

    “哎,当心胳膊!”李颐担心他的旧伤,忙疾呼道。

    “别急别急,是右手、右手!”文达赶忙回道。

    李颐让了让,搭把手扶了女儿到车里,便不再管她了。

    李昕平日多数是由文达带着的,养得没有同龄女孩精细,别看四岁大点,已经能做很多事,像此刻在马车内午睡,她就能自己铺小褥子、小枕头,还能自个儿盖好被子睡觉,是个让大人无比省心的宝宝。

    “你也睡会儿吧,再赶赶,天黑前就能到下一座城休息了。”文达跟李颐道。

    “你呢?骑马走了许久,腿不疼?胳膊不累?”

    “我是大男人,哪有那么娇气?”

    “那你是说我娇气?”

    “……没有,绝对没有,百姓们都称你是‘铁娘子’呢,娇气哪是用来形容你的?硬气、英气还差不多!”文达哈哈笑两声,求生欲极强。

    李颐被逗笑了,一双眼随着笑容弯了起来,她忽然道:“夫君,等到了陪都,我们再要个孩子吧!”

    文达一愣,继而摇头:“有昕昕就够了,你平日已经很累了。”

    “要建陪都,整个朝廷都会为之努力,我不会像之前那么忙的,况且,你喜欢孩子,不是吗?”

    “此事我们以后再讨论吧,你陪昕昕睡会儿吧!”文达踢了踢马腹径直朝前走了几步,明摆着不愿再说。

    李颐叹息一声,看着马背上那挺拔的背影,想到的却是他身上那道可怕的长疤。

    外人的闲言碎语她也听闻了,如今他们夫妻,她的官职品级比他高,比起别的人家男主外、女主内,他们反而倒过来了,可谁又知道这个男人也曾为国尽忠上了战场,身体还留下了不可逆的后遗症?

    所幸……他心胸宽广、心性豁达,从未因此别扭过、计较过,此生能遇到这样一个男人,真是她的福气。

    除了前往南方赴任的官员,洛都内妇女儿童帮扶联合会新上任的官员们也开始了她们的工作。

    李秀作为首任联合会的会长,当差第一天不是召集所有人开会,而是带着她们去洛都城外爬山。

    “会长,我们为何要来此地?”副会长之一的卫琴爬了一半就累了,她喘着气问道。

    李秀见其他人香汗淋漓,显然是有些累了,便示意大家暂时歇歇,她笑着回道:“此山并不有名,我之所以带大家来,是想让大家去山上那间庙里拜一拜。”

    “这山上有庙?”另一位副会长扶慧擦着汗诧异道,她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此山不像是能建庙的啊!”

    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根本不符合庙宇、道观选址的条件,谁会在这种地方建庙啊!

    华夏对庙宇和道观有专门的律法管理,庙宇和道观的房屋规模、田地亩数都与庙内的僧侣、道士数量有一定的比例,登记在册的僧侣或道士有多少人,那按标准就只能拥有定额的房屋和田地,超出的一律收回。

    且每个寺庙和道观的人员也是定额的,从一开始登记入籍时便定死了,往后在这个定额的人数范围之内增减可以,但绝不允许超出这个定额增加僧侣或是道士的人数。

    这是容湘特意强调后,命人写入律法当中的,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僧侣和道士的数量,杜绝寺庙和道观无序占有土地资源,不能说谁家的寺庙、道观圈个山头,都能随意增修房屋、占据田地,再是自诩超脱的世外高人,也生活在俗世不是?他们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那百姓们所得的不就少了?

    她不会像历史上有些皇帝,轰轰烈烈搞什么灭佛灭道的运动,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他们的理论和信仰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百姓们有时也需要从中汲取战胜生活苦难的力量,所以,彻底湮灭是不可取的,但对他们加以管理却十分必要。

    不过,不得不说,举凡寺庙和道观,占据的地方都是名山大川或灵秀之地,像这种寂寂无名的小山坡,真心没谁看得上。

    “是有座庙的,只是仅在洛都附近有名。”池茂来洛都久了,称得上是半个本地人,对此倒是知道的。

    “什么庙啊?供奉的是谁?”?`氏问道。

    “母子庙呗!”周氏捶着腿回道,之前赏花会的时候她也去了,不过没怎么说话,光竖起耳朵听了,如今任联合会的主事之一。

    “母子庙……难道是那个?”卫琴想起来了。

    扶慧左右看看:“别打哑谜了,你们说的是哪个?”

    李秀仰头看向山顶,叹息道:“这母子庙供奉的不是什么名人,而是一对普通的母子,她们本是洛都人氏,于安平二年亡故,陛下还就此事写了份诏书发往全国,可谓是人尽皆知。”

    “那也是一个可怜人呢!”池茂惋惜,跟扶慧、余三娘几个不大清楚的详细说了一下前因后果,那时候她在陛下身边做事,对此事经过十分清楚。

    “母子庙是附近的百姓在事发后,为了纪念这对可怜的母子而筹资建的,建成后陛下也曾来过,还给他们上了一炷香。”李秀在她们说完后接着道,“奇的是,自此以后,这母子庙十分灵验,特别是求子、求姻缘的,都得了好结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