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一年前从洛都大学空气动力专业毕业的王莹莹,是这个热气球的研发者。
这姑娘在大学时就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本以为大学学的专业就很神奇了,谁知到了技术院的物理院,才发现大学里教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这里随便一个人都是某方面的牛人,那脑瓜子个顶个远超常人。
而她所学的在这里算是冷门,那时还仅有一两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那时的她,根本没想到,有一日居然能和陛下近距离接触。
她的母亲余三娘在妇女儿童帮扶联合会做事,作为其女儿,她有幸跟着母亲参加过宫宴,远远见过陛下几次,但也仅止于此。
就在她进入技术院没几天,陛下来了物理院,看其他研究员很淡定地该干什么干什么,她问了两句才得知,陛下隔几天就会来一趟,到各院转一圈,有时陛下还能引导他们的研究方向。
王莹莹那时惊讶之余,其实挺不以为然的,在她看来到底是陛下,平日政事都处理不完,怎么可能有精力了解旁的东西,就她到技术院所见的这些,哪一样都得有相应的精深知识才能看明白,门外汉是根本看不懂的。
谁料,打脸可谓是啪啪响。
陛下得知她研究空气动力方面,当即眼睛一亮,要和她以及另外两个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员谈一谈。
四人进了实验室,陛下边看他们的数据手稿边道:“你们研究的这个方面,在未来会有极大的前景和意义,或许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成效,但朕希望你们能和朕一样坚定信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退缩和放弃。”
“陛下放心,这是自然。”同行的最为年长的研究员回应道。
“缺什么需要什么,尽管打报告申请,凡是供给研究所需的,朕都会批给你们的。”陛下回头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跟着拿了空白的纸和笔,提笔迅速勾勒起来,待画完了她递给我们看,“这个东西叫热气球,是一种能够飞在天上的装置,具体的原理和孔明灯类似,不过它的体积更大,下方的吊篮可以装人,还有可以控制方向和速度的装置,这个朕就不懂了。”
“陛下之意是,制造一种能够在天上飞的载人孔明灯?”王莹莹眸光明亮,萌生出了极大的兴趣。
“嗯,这只是第一步,”陛下又给了他们两张图,画的是类似展翅鸟类的机器,“能成功制造出热气球后,你们就可以试着制造一下这种滑翔机,总之一步步来,广阔的天空必有自在翱翔的一日。”
简单的两份图纸,勾勒出了器物的模样,可想要制造出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那之后,王莹莹和逐年加入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从研究空气密度开始,一年年地不断努力攻克各种难题,终是在今年成功造出了一个热气球。
“朕上去做测试吧,再上来一个研究员记录数据?”陛下左右看看,如此说道。
大家极力劝阻,她的身份尊贵,万一测试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可怎么办?
但陛下登基三十年了,平日里与他们谈笑自如是一回事,可她要是显露了气势,还真没谁敢多说的。
最终,陛下做测试已是板上钉钉了,王莹莹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当仁不让站出来要去记录数据。
两人一起登上吊篮,先将气球填充膨胀,跟着才点燃了燃料,待里面的空气加热后,吊篮渐渐离开了地面。
“别怕,若是出现意外,朕会救你的!”陛下安慰王莹莹。
王莹莹并没在意,要是她有继父曲霖那样的身手,这话合该她说才是。
热气球从技术院起飞,升高后就发现,哪怕选了无风的清晨做测试,一旦到了空中仍是有风的。
她们随着风向飘远,俯视脚下能看到占据一座山的技术院,王莹莹却发现,技术院的树木多,到了空中反而被遮掩住了,并不能窥见各院的全貌。
“唔……风向变了呢!”陛下忽然指着绑在吊篮上方绳索上的一条飘带。
王莹莹回神,赶忙将此记录下来。
比起她来,陛下虽然不懂研究,可观测数据倒比她强多了。
王莹莹在她的提示下,记录了热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风向等需要肉眼判断的数据。
待燃料用得差不多时,她们才准备落地,只要成功降落这场测试就圆满完成了。
但在她们降落到一半时,气球发生了泄露,情况逐渐严重到即将坠毁,王莹莹勉力控制着身体,才没被甩出去。相比起她,陛下反倒淡定自若,最终还是她揽着王莹莹弃了热气球从空中平安落地。
王莹莹看着陛下违反常理地从空中飘然而下,惊愕地瞪圆了眼。
“回神了,记得保密哦,就当是报答朕的救命之恩了,懂不?”陛下轻拍了她的脑门,笑着同她说道。
王莹莹愣愣地点头应下。
第一次热气球升空测试,前半程都很顺利,只在降落过程中出了问题,算是失败了。不过,这却让她收集到了很有用的数据,据此便能做出改进和调整,为下一次测试提供经验。
此后多年,直至安平七十四年王莹莹逝世,她造出了陛下跟她说过的热气球、滑翔机,乃至后来的飞机,飞机里又包括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在她之后,后继者们在她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制造出了能够参与战争的战斗机种。
后世将这位女科学家称之为华夏的“飞行器之母”,其功勋受到安平女帝的极大赞扬,她亦是荣列功勋塔石碑的科学家之一。
与她同时期的武器研制科学家孙磊,同样荣列功勋塔。
和王莹莹研究天上飞的不同,孙磊主要研究的是炮。
华夏在开国之初便制造出了初代和二代大炮,那种简单的构造和威力有限的武器,在华夏统一之战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避免了华夏与其他国家或势力打消耗战。
在完成统一之战后,这种武器并没有被束之高阁,也有人提出过限制发展,但却被陛下给否决了。
“如今看着是厉害,可要是裹足不前、不思发展,焉知他日不会被人超过?”那时的陛下已统一南北、坐拥广袤的疆土,却仍居安思危、心怀忧虑,“大炮的研发还得继续进行,只有不断制造出威力更大,性能更优越的大炮,才能永远站在众人前面。”
“这些年海贸越做越大,你们应当听闻了,海域之外尚有无比广阔的地方,那里也有国家和人,华夏不会主动侵犯他们、攻打他们,可也要防着有一日他们不远万里来欺辱我们,武器研究方面一旦停滞就是退步,所以华夏只能一往无前。”
因着陛下的决定,孙磊在洛都大学毕业后,便进研究员投身于武器研制。
他首先接触到的是初代、二代的大炮图纸,也和研制这两类大炮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比起其他方向的研究员要从零开始,他们相对好点,还有些前辈可以传授经验。
不过,陛下给他们这些新加入的研究员提出的任务却不止于此。
“大炮的研究有他们就够了,一来做生不如做熟,二来大炮只是一个方向,你们也明白,如今二代的大炮普遍用在守城和战船上,他们可以针对这两个应用方向继续制造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精准度更高的大炮,而你们需要进行的是其他方面的探索。”
陛下给他们简单讲了枪支,讲了单兵就能操控的炮,还讲了高射炮、迫击炮等等各种类型和应用场景的武器。
孙磊由此开阔了眼界,和听到这些内容的研究员一样,此前从未想过还能有这么多的研究方向和可能。
甚至陛下还提到了另外三种只听描述就像幻想的武器:鱼雷,原子弹,以及导弹。
“这些不必太挂心,饭要一口口吃,朕知道研究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你们尽己所能慢慢来吧,和朕一样,或许有生之年看不到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诞生,但后辈们一代代努力,总有能做到的一日。”
“几十年前,谁又能想到人们能过上如今的日子呢?武器研发亦然,今时今日制造不出来的,不代表若干年后制造不出来,如今听着像做梦一样的武器,他日也未必不能梦想成真。”
“朕可以向你们保证的是,华夏研发各类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不为侵略、不为占地,只为守护百姓和国土,所以,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你们,不必心怀负担和罪恶感,这些都不是你们该承担的责任,而是朕,以及华夏往后的皇帝该负责的。”
孙磊并不曾想到那些,他只是想像姐姐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报答陛下对他们一家的恩情。
可陛下的温柔,却连这些都考虑到了,还表明态度安他们这些研究员的心。
孙磊穷尽一生从事武器研发,至他逝世时,没能造出陛下说过的原子弹和导弹,不过,他所做出的贡献比之其姐孙妍儿亦不遑多让,姐弟俩均名列华夏的功勋塔,被后世奉为佳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