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一百三十四章殿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杏儿一直觉得赵太炎太轻浮,而且总爱欺负人,不是个良人,是以总是反对赵太炎。

    高双印是一家之主,虽然不拘小节,但是自己刚刚说完自己若有个儿子就将高十娘嫁给赵太炎,这个小丫头就出来打脸,这让高双印有些愤怒。

    “十娘身旁的这个丫头太放肆了!来人呐,给我掌嘴三十,让她长长记性!”

    高十娘和杏儿虽是主仆但情意更像姐妹,将杏儿护在身后道:“是我让杏儿这样说的,要打就打我!”

    赵太炎本来很乐观的心听到了这话只觉得心碎成了一片片,原来一直都是自己感觉良好,高十娘根本没有喜欢上自己!

    眼看高双印怒不可揭,赵太炎叹道:“襄王有梦,神女无情。冀国公,学生告辞!”

    高双印顾不得赵太炎,气冲冲的看着自己当男孩养大的女儿,道:“好啊,这才几岁就敢反将,今日看我不打死你们两个没有规矩的东西!”

    高十娘“哇”的一声拉着杏儿就跑,高十娘的母亲高柳氏和几个小妾姐姐的赶紧将高双印拦了下来。

    高柳氏安抚道:“官人不要动怒,既然那赵大郎说有秘方,说不定我们真可得上天赐子呢!”

    高双印叹道:“你这四处求医问药的都没有用,那个小子信口雌黄的我看也不准!”

    高柳氏劝道:“全当死马当活马医,我在济州曾见过这个少年郎,是个不错的孩子,十娘若能嫁给他也算不错!”

    高双印哼道:“有什么不错,也是个眼光不行的。十娘长的不及九娘,更不比九娘似个贤妻良母。他不选九娘却偏偏喜欢十娘,我看也是个没福气的!”

    高柳氏怪道:“怎能这般说自己孩子……”

    赵太炎离开了高府就后悔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自己为了一枝花就赌咒自己是个光棍,可真有些不划算。

    而且自己能有什么秘方,在后世倒听说过不少谣言。也罢,先随便抓点药送过去得了。

    赵太炎回到顺风会所之后,曾曾见了笑道:“恭喜恭喜,赵兄是成了冀国公的高婿吧?”

    赵太炎苦笑了一声,道:“一言难尽,曾兄,你家世好,有没有生子秘方,帮帮我呀!”

    曾曾笑道:“莫非冀国公想要招你做上门女婿?这冀国公想要个男孩都快想疯了,整个朝野已经被冀国公府寻了个便。

    听说什么方都使过了,但生下来的个个都是女孩。赵兄,你想找秘方恐怕是难于上青天呀!”

    赵太炎一听觉得有些生无可恋,自己虽然立志拯救大宋的命运,但自己的幸福还是想把握一下的。

    现在若是冀国公生不出个儿子,那么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就没有了,怎么办,真的好绝望!

    看着赵太炎很悲观,曾曾安慰道:“不用这样吧,凭着你十四岁的进士名头,谁家的好闺女找不到!赵兄,其实我有个妹妹与你年纪相仿,温柔贤淑……”

    赵太炎道:“曾兄,可是我被冀国公逼入了死胡同,非得让他生出来男孩才能解开死结呀!”

    曾曾拍了拍赵太炎道:“那就节哀顺变吧!”

    省试对于考中的士子就是一场狂欢,除了赵太炎以悲惨落幕之外,其他人都各有收获。

    狂欢之后就是最后的狂欢,那就是殿试。自从落第士子张元投向西夏的怀抱,打的北宋好水川死伤八万好男儿,写下了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的诗句后,殿试就不在黜落士子,只是用以排名。

    殿试在崇政殿举行,六百多名士子只带着自己的考牌即可,其他的均由朝廷供应。

    士子们都是天子门生,在考试之前皇帝都会勉励几句,以示皇恩浩荡。

    徽宗皇帝对此兴趣不大,简单的在远处说了几句之后,尚书左丞何执中就将题目给了主持殿试的礼部侍郎刘正夫。

    鸿胪寺的官员引导着贡士们根据自己的号牌找到自己的考桌,随着题目的展开,殿试就正式开始了!

    殿试较之省试简单的多,只有三道题目,一赋一试贴一策论。随着王安石欧阳修等人的改革,本来诗赋为重的殿试已经变成了策论为重。

    第一大题是赋,李白月夜著宫锦袍,泛舟采石,赋以顾瞻笑傲,旁若无人为韵。

    第二大题是试贴,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

    第三大题为策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因为策论是重点,赵太炎首先就将思绪放在了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的揣摩上。

    如今朝政每况愈下,徽宗皇帝揣着明白装糊涂,由着蔡京在朝堂之上遮遮掩掩。

    不过这题虽是何执中所出,何执中却不会平白的出帝王之说。

    除非是徽宗皇帝在蔡京辞去太师之后,看着朝野之上呼吁政治的声音强烈,也想顺着形势再雄起一把,用来证明自己确实是被人蒙蔽了圣听的天子。

    既然徽宗皇帝想雄起,那么考官们也会顺着徽宗皇帝的心思来取名次。

    既然进了殿试,那么要是能够多向前排一点,就会省去自己的数年之功!

    一念及此,赵太炎写下了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一篇五千字的策论洋洋洒洒的挥舞了出来,赵太炎觉得自己发挥良好。

    随后看着其他的两道题也是尽力的去做,但是诗赋非是赵太炎强项,是以赵太炎自己都觉得差强人意。

    一直等到傍晚,殿试结束,六百多名贡士对着赶来的徽宗皇帝行礼后,就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从东华门越众而出。

    随着殿试的结束,六百多名士子的命运就在刘正夫等人的手中在十天之内见分晓。

    而这十天里,六百多名士子的心就是七上八下的,大多都静不下来。

    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谁能在殿试中取得前三甲,谁就能在同科之中领先起码三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