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一百三十五章传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天之后,也就是三月十五日就是金殿传胪的日子。六百多名士子穿着崭新的衣衫齐聚在东华门外,兴奋的等着传胪开始。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汴京花。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天下知。当韩琦大咧咧的对狄青说出东华门唱名出者方为好男儿之后,进士们就踩着武人的脊梁骨踏上了高高的云端。

    礼部之前已经培训了相关的礼仪,不过众士子激动的心痒难耐,基本的风度都保持不住了。

    皇宫之内,徽宗皇帝褪下了道袍穿上了龙袍,恢复了作为圣天子的威严。

    传胪是个隆重的盛典,礼乐具备。

    徽宗皇帝特别安排了中书侍郎林摅作为传胪官进行传胪,当一甲第一名的胪唱落在贾安宅头上的时候,贾安宅虽然有所风闻仍犹不可置信。

    赵太炎羡慕的推了贾安宅一下,道:“状元郎,该你上场了!”

    众士子羡慕的看着贾安宅有些跌跌荡荡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轮到自己。

    赵太炎这帮人之中第二个响起的名字是曾曾的二甲第八名,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众人中第三个出现的名字竟然是赵太炎,二甲第十名!

    赵太炎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窜到二甲,可以赐进士出身,这远比自己所想的吊车尾好的太多。

    这次换成了仇豫推了推犹在梦中的赵太炎,赵太炎傻呵呵的笑了两声就快步上前。

    仇豫看到赵太炎这样反而不太紧张了,笑道:“赵兄一直都是智珠在握的样子,今日方知赵兄是少年呐!”

    今科取士按照蔡京的建议比以前多取了近一半,算是开了恩科。

    当林摅念到三甲第二百五十一名的时候,突然有大臣说道:“是甄盎不是烟央!”

    原来林摅不学无术,连稍微生僻的字都认不全。说话的是殿试主考刘正夫,是个权威人物。

    但是林摅有蔡京撑腰也有徽宗宠信,依旧傲慢的道:“这不就是烟央吗?刘侍郎认错了吧?”

    刘正夫气道:“林相莫非指鹿为马?当朝不是秦二世,林相像做赵高吗?”

    林摅怒道:“我看你才是指鹿为马!”

    徽宗皇帝和着稀泥道:“或许是林卿一时眼花,不要让外面的进士等着急,快些往下念吧!”

    林摅强忍着怒气往下念,刘正夫等人交头接耳,不同寻常的气氛连赵太炎等人都可以感觉到。

    蔡京虽然去了太师之职,但仍然在朝中参加朝会,身上还负着编修《哲宗实录》这种要事,一副随时起复的样子。

    何执中虽为尚书左丞,但轻易不敢妄动。天下本想着蔡京去相,朝野为之一清。

    但期望与现实相差甚远,特别是取消了上舍生授官之后,太学生也是议论纷纷,将何执中骂的狗血喷头。

    现在蔡京的重要党羽林摅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不知悔改,蔡京的敌人们绝对会猛虎扑食般将林摅赶下去!

    随着压抑的气氛,六百八十五名进士济济一堂的齐聚在大庆殿之中。

    鸿胪寺为进士们取开了绿袍,表示从此进士们告别了白身。随即又发了告身和一些恩赏,众士子一顿谢恩之后,浩荡的传胪就算是结束了。

    进士过后就是游街三日,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三鼎甲。特别是贾安宅,可谓是万众瞩目。

    在众人出来的时候赵太炎突然看到了一个熟人,那日说自己是苏轼私生子的梁师成。

    赵太炎很疑惑,这梁师成应该是一个宦官,怎么跑到进士里面来了。

    梁师成接下来的举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太监,因为众人都在往外走,只有梁师成在往里面走。

    或许梁师成察觉到了有人在关注自己,回头之时看到了一脸疑惑的赵太炎。

    梁师成高兴的招了招手,转头而去。

    赵太炎压住疑惑,将思绪放到了宋代的官制上面来。

    按照惯例,而且不出不出意外的话,前三甲必然是京官,十年之后就可以位列部堂甚至挂上相印。

    宋代士人入仕,基本上都要经过“选人”阶段,许多人甚至终身是“选人”,只有升改为京官,称为“改官”,才能得到升迁中高级官员的机会。

    士人考中进士后,通常只有前三至五名的寄禄官称为低级“京官”。

    第六名(有时是第四名)以下的极大多数进士都只能为“选人”,所有“七阶选人须三任六考,用奏荐及功赏,乃得升改”为京官。

    京官并不专指在京任职的官员,同朝官一样,既有中央机构的官员,也有地方官员,它是指八、九品低级文官。

    京官和选人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选人在正常途径下需要三任六考,那就是九年才能赶上三鼎甲的京官。

    而这时三鼎甲经过九年的努力已经早早的就成了朝官,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三鼎甲就是宰执的代名词。

    不过如今徽宗执政,除了蔡京是个状元,其他的,特别是蔡京的党羽,林摅就是个靠荫补出仕的。

    经过了三日的繁华之后,进士们就可以辛辛苦苦的等着授官。

    自从元丰改制之后,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

    如今的吏部天官薛昂也是蔡京的党羽,是以去找蔡绦找找关系绝对没错。

    作为三鼎甲之一的贾安宅不需要任何运作,出场就是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

    等待了一番的赵太炎也没有受委屈,得到了与贾安宅状元一般的待遇,成为了京官,大理寺的主薄。

    除了贾安宅和赵太炎,作为两朝顾命定策亚勋曾公亮的孙子曾曾也得到了从九品的国子监直讲。

    其余的人就没有如此好运,胡舜陟授山阴县主薄,仇豫为?州司法,甄盎为定州参军,可谓是天各一方。

    授官之后,赵太炎贾安宅等人在顺风会所再次齐聚一堂,也是为仇豫等人送行!

    赵太炎有些惭愧的道:“诸兄才能胜我十倍,转眼间却各奔东西,不知何年能够再次相见,真是惭愧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