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燕山府路的情况,钦宗和政事堂的相公们都很了解。战争让燕山府路百废俱兴,可惜朝廷没有过多的钱粮来支持燕山府路的基本救济,甚至连官员的俸禄都没有发过去。
朝廷的重点目前在河北河东路上,燕山府路虽然是抵御金军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这第一道防线却不容易建立。
究其原因,就是燕山府路的千万燕地汉人已经不是纯正的汉人。在朝廷的心中,那已经是其心必异的非我族类。
刘彦宗等人的叛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刘彦宗的带路下,燕山府路除却重兵把守的燕山府和蓟州顷刻间土崩瓦解。
燕地汉人不值得信任,在燕山府投入再多,也可能是为金国做嫁衣,赵太炎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朝廷太大的认同。
在朝廷的心中,燕山府路就是一个略能抵挡金军入侵的地方,真要是抵抗金军,还是得要之前建立抵御辽国的河北防线。
是以在说过严查案情之后,钦宗就让刘?介绍介绍陕西与西夏的情况。
刘?对陕西甚为了解,当即道:“太师,如今陕西诸路因为河东河北以及燕山府的防务抽调了大量精锐,是以防务甚为空虚。
前番金国在进攻辽国耶律大石耶律余睹等时,因党项李乾顺与辽有兄弟之谊。
而且唇亡而齿寒,眼见辽朝面临复灭,党项国主遂派大将李良辅率兵三万救辽。
初时李良辅连败金军,金军士气为之一挫。本来时值盛夏,连续作战的金军因为军心不稳想要撤军。
后来金将完颜娄室力排众议,请求率一千精兵,与辞不失、拔离速二将一起前往与党项一战。
众将不同意,完颜习古乃甚至与完颜娄室拔刀相向。但主帅斡鲁决心以完颜娄室为先锋,与党项决战。
完颜娄室定下诱敌深入之计,于俞水以斡鲁伏兵大败李良辅。
党项三万大军被冲散,时在军中的新辽主差点为完颜娄室所擒。
经此一战,金国与党项达成合议。党项国主被迫向金奉表称臣,金则割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禄泊以西之地给党项。党项保证不再援救辽帝;如金欲征兵,亦当依应。
岁时朝贺、贡进表章、使人往复等事,一切永依臣事辽国旧例。如此一来,党项就由辽的附庸变成了金的附庸。
以我估计,金国既然扫平了党项,逼的党项俯身称臣。那么我大宋与党项的关系必然重新走入低估,若金国入侵,党项为帮凶也不是不可能。
依照我的想法,与其后发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将党项的威胁彻底解决掉,而后才能专心应付金国!
不过其他的几位相公认为此时我们大宋刚刚经历过大战,无力支持对党项的攻势!
但是太师被天下称为天帅,领兵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若以太师为帅,必然能够重新压制党项!”
钦宗闻言微微一皱眉,耿南仲前番曾说赵太炎已经位极人臣,继续立下功劳恐生异心。
而刘?是为赵太炎一党,就算是忠于皇室,但难免为人所利用。
当年赵匡胤的谋臣赵普和后周宰相范质也是相交莫逆,但赵普却利用了范质达到了以赵匡胤为帅出兵拒辽,黄袍加身后又利用范质使朝廷和后宫承认赵匡胤继承帝位。
这些事虽然不是广为流传,但皇室之中也不免被提起当作皇帝的警示教育。
如今刘?撺掇着赵太炎统领陕西诸路进军党项却是违背了自己将赵太炎调离燕山府的初衷,在燕山府路赵太炎凡事可一言而决,犹如土皇帝。
不过陕西之地就没有那么简单,童贯有着徽宗的信任,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只是勉强压制住西北禁军。
陕西之地情况复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赵太炎的这个宣抚大使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有限。
等到朝廷往燕山府路搀足足够的沙子,将赵太炎的影响削弱,那时候的赵太炎才可以安安稳稳的回京做荣宠一时的太师。
耿南仲作为钦宗的头脑,当即道:“不是我们看不到西贼的威胁,只是战争使民生凋敝,税收已经让各地不堪重负。
此时朝廷应该开源节流,暂时保持稳定才能积蓄实力应付下一次的战争!
是以当前我们决不能挑起与西贼或者金国的战争,谁挑起战争谁就是朝廷的罪人!
陛下用太师为陕西宣抚大使,就是要以太师在西贼的威名,使西贼望而却步,从而制止战争的发生!
刘相,千万不要想着乱折腾。民心思安,我们作为宰辅一定要将百姓放在心中,千万不能穷兵黩武!”
耿南仲这个帽子扣的很大,将挑起战争的人视为朝廷的罪人,以天下黎民百姓来压制穷兵黩武。
刘?虽然一把年纪,但棱角犹在。愤愤的道:“耿相,你左一个黎民百姓,右一个天下安定。可你身为少宰,只顾排除异己结党营私,可曾为天下苍生做过什么?”
当着钦宗和众人的面,刘?这是毫不客气的撕破了脸皮来骂耿南仲。
作为朝廷重臣,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失态的情况。也只有刘?这种没有被官场磨平棱角,因功得进高位的重臣才会指着鼻子这样骂耿南仲。
耿南仲以前在东宫受了十年的气,现在正是咸鱼翻身扬眉吐气的时候,实在没有想到刘?敢在钦宗面前对自己如此无礼。
这样的话搁以前耿南仲能守得住,但现在的耿南仲哆哆嗦嗦的指着刘?,不但一句话没说出来而且一口气也没上来。
钦宗一看陪伴自己十年的师傅都气倒了,顿时不悦的道:“刘卿家,你太过分了!如此咄咄逼人,实非君子所为!”
钦宗的斥责很严厉,刘?也很不悦的道:“修身乃君子所为,治国非君子之事。陛下也曾学帝王之道,当知如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