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五百四十九章父子分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之间一天过去,在中元节到来之际,整个汴京城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之下热闹了起来。

    普通的百姓都是载歌载舞,毕竟新政让百姓们大为欢欣鼓舞。除了清丈土地给了一些百姓些许损失之外,摊丁入亩却让百姓兴高采烈。

    本来百姓们都可能生了好几个孩子,而有的孩子分不上土地却还需要缴纳人丁税。

    现在摊丁入亩就为百姓省去了一笔税款,而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传出来更是缓解了贫富差距,让百姓少了些仇富心理。

    如此情况下,汴京百姓对赵太炎简直是视若神明。得知赵太炎将要跟随太后皇帝一起前去神霄玉清万寿宫的消息后,百姓们都相当振奋,自发的来到去往万寿宫的路旁等着赵太炎的到来。

    赵太炎早早的就去了政事堂汇合了耿南仲张叔夜,而后等待着太后和皇帝的御撵好出宫。

    刘?作为尚书左丞,代替赵太炎全面主持新政。知道赵太炎等人都要前去万寿宫,刘?有些担忧的道:“太师,近来朝中暗流涌动。

    而且张清何灌等大将全部出去平乱,京师之中防卫空虚,下官只怕近日恐生变故,请太师小心呐!”

    赵太炎笑道:“如今我大宋新政刚刚实施,一些宵小之辈当然会竭力阻挠。不过他们也就是上书奏本而已,想要生乱,他们恐怕没那个胆量!”

    刘?忧道:“不然,如今各地纷乱四起。朝廷大军四处平乱,京师前所未有的空虚。

    之前和我们交好的许多官员都突然间疏远了起来,我想其中必有变故吧?”

    赵太炎嘿嘿一笑,道:“放心,我在汴京布置多年,一些小变故无伤大雅!”

    刘?知道赵太炎一向是智珠在握,是以放下了担心,专心处理政务。

    赵太炎和耿南仲一道去见了朱太后和小皇帝赵谌,朱太后和赵谌明显对这次出宫抱有很大的期待。

    这也难怪,朱太后虽然看似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其实却连宫门都难出去一趟,外面的事情都是道听途说。

    朱太后还好的是没有入宫前还是在知道宫外的生活宫外的风景的,赵谌却从出生到现在都在冷冷清清的皇宫。

    所面对的要么是唯唯诺诺的太监宫女,要么是道貌岸然的讲师。

    年近八岁的赵谌唯一的玩伴就是赵传忠,赵谌和赵传忠的关系相当好,两人比亲兄弟还要亲。

    赵传忠早熟,如哥哥般爱护着赵谌。甚至因此对赵太炎都有些敌意,因为在众人口中,赵太炎对皇权的威胁太大。

    朱太后看到两人来到,有些高兴的道:“两位卿家,哀家和官家可以出宫了吗?”

    赵太炎笑道:“当然,微臣就是来接驾的!”

    赵谌喜形于色的道:“真的吗?朕终于可以出宫看了看……哦,能与民同乐了吗?”

    耿南仲看着赵谌如同自己的孩子般,慈祥的道:“当然,不过陛下出去一定要注意仪态,千万别失了体统!”

    赵谌兴奋的道:“朕知道了,请老师放心便是!”

    其实朱太后和赵谌最中意的老师就是赵太炎,不过赵太炎却以公务繁忙而推荐了耿南仲。

    在朱孝庄率领的班直的护卫下,一行人乘着特制的马车出宫向着万寿宫而去。

    因为徽宗钦宗的交替加上耿南仲等人的极端,暗杀政治在汴京城一度上演。

    而且赵太炎也受到过刺杀,是以特制的钢板马车成了京城官员的必备。

    马车里赵谌想要掀开帘子透过玻璃向外看一看,朱太后本来不想允许,却磨不过赵谌哀求的眼神。

    应太后的邀请,高十娘和赵传忠也要前去万寿宫。高十娘在王德的护卫下在队伍的后侧,赵传忠因为想距离赵谌近一点,是以跟着赵太炎坐在了一辆马车上。

    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赵传忠,赵太炎有些不悦的道:“大郎,你平时就稳重,今天怎么就坐不住了呢?屁股长钉吗?”

    赵传忠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陛下第一次出来,想必对汴京非常好奇。应该会忍不住的想往外看,我只怕有危险呐!”

    赵太炎轻叹了一声,道:“陛下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没有谁会丧尽天良的谋害一个孩子。

    与其担心陛下,你不如担心担心你老子。为了新政,我得罪了天下人。多少官绅恨我入骨,恨不得生啖我肉,你知道吗?”

    赵传忠轻轻点了点头道:“我自然知道天下人恨父亲,连外公都恨您,还有谁不恨您呢!

    天下间除了陛下视我如亲人,其他的官宦子弟对我都是横眉冷对。若是失去了陛下,那么我在天下就一个朋友也没有了!”

    听了赵传忠孤独的言语,赵太炎的眼睛突然一红,道:“奈何此身以许国,再难许家。

    大郎,你不懂我中国将要遭受怎样的磨难。崖山之后无中国,我怎能让历史的悲剧在眼前重演。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的母亲,我也对不起你。可是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傲立于世界,我必须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中国的复兴上面去。”

    赵传忠皱着小眉头道:“父亲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赵太炎道:“金国铁骑南下,百姓生灵涂炭。为什么金国能够两次直下汴京?盖是大宋已经病入膏肓,重症当须急药。

    是以父亲才冒着得罪天下人的危险推行新政,新政若成,大宋百年无忧。新政所败,大宋危在旦夕!”

    赵传忠也不过是刚刚懂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亲以天下为己任,孩儿向来佩服。

    可父亲身具高位把持权柄,行改革之事。但大宋以来,如范文正公王荆公谁不是郁郁而终。

    而且如今形势有变,汴京这几年不知有多少官员死于非命。若父亲有意外,父亲可曾想过母亲和孩儿?

    母亲和孩儿这些年在京时虽是众人羡慕,其实不过是人质而已。夺宫之变,母亲提剑立于先皇一侧,拼着性命使我们得到了皇家的信任。

    而父亲你却一次次的将我们母子陷于危险,真不知父亲爱不爱我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