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 第141章 如若霍去病在,武周定然闪耀万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安点了点头,回应道:是,太宗陛下对于长孙皇后的情谊,的确十分难得。帝王家如此感情,少有。

    武则天艳羡的看着穹顶,仿佛是要看穿房屋,见到那天空上的星星一般。

    是呀,如太宗陛下那般重情重义的皇帝虽然少有,但却未曾到稀缺的地步。但如太宗皇帝那般对长孙皇后爱到骨子里的皇帝,太少了。

    哪怕武则天已经是问鼎之人,亦是艳羡这般爱情。她清楚后来的面首是何作为念头,不过是贪图权势,渴望从她这里获得富贵而已,也就仅此而已。

    后来,朕便和高宗相爱,直到太宗逝世,朕入感业寺削发为尼。后高宗再次与朕相遇,那时王皇后失宠,便提议将朕纳入后宫,想要对付萧淑妃。想来,这是王皇后最为后悔的事情了吧。

    武则天嘲讽的笑了两声,感慨着造化弄人,那时的她入了感业寺,几乎都快对人生失去希望了,却未曾想曙光照落了下来。

    无人知晓,那时候的朕已经身怀龙种,生下了李弘。

    提起李弘,武则天有些伤感,那时人人皆以为是她毒杀了李弘。

    毕竟,她生下长女的时候便亲手掐死了,只因王皇后来看过一眼,只为了嫁祸给对方。

    再加上当时李弘将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出嫁,得罪了武则天,世人只能如此去想。

    但,那是她最爱的孩子呀,亦是她的长子。

    朕和高宗一同对抗文臣,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朕也是当上了皇后,与高宗并称天皇,天后,重农事,天下政策皆过朕手。那时高宗已经不满于朕,欲要托付给孝敬皇帝(李弘),朕亦是对孝敬皇帝生出怨恨来,直到他身死。

    如果说武则天对孩子还有感情的话,莫过于这位唐朝历史上第一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了。或许不多,但却极为难得。

    宁安沉默了,观众们也沉默了,只觉得此刻的氛围极为古怪。

    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母爱好像不合适,毕竟她虐杀了不止一个孩子。

    她的孩子都活在她的阴影下,但这一刻,我还是感觉到了她对代王李弘的哀痛和怀念。

    如果代王未死,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历史最有趣吸引人的便是无假设,或许是另外的结局吧,但代王注定还是没了。

    没有感同身受,也没有感动。毕竟,对一个亲手杀死过孩子的母亲谈母爱令人感动,实在是诡异至极。

    罢了,罢了,不聊这个了。武则天亦是看出了宁安的沉默,摇了摇头,将那滴眼泪憋了回去:后来便是中宗为皇,却不听谏言,朕便废了他,立下了唐睿宗。

    提及这个,武则天满脸的骄傲,能够玩弄朝堂于股掌之间者,非她武则天莫属。

    再之后,朕便开始启用酷吏,鼓励告密者,大兴文字狱。借此,朕诛杀唐氏宗室,唯有幼弱幸存者流放岭南,后诛其亲党数百家。朕又为剿灭李氏诸王,逼迫王爷国公公主自杀。

    随后,又大兴佛教,为自己造势,朕被称为圣母神皇。如此,还不够。朝堂还不够被朕所掌控,朕还要做一件事。

    开殿试,举荐数百之人,朕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如此,天下英才尽入朕怀,为朕所用。

    当武则天说到这里,宁安不由得心生感慨,武则天能当上皇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没有因为一时的权势迷失自我,狂妄不能自拔,而是步步为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先是令天下畏惧,做出政绩,分解门阀,打击朝臣,废黜皇帝,试探人心,打压李唐子嗣,灭杀唐朝王室,大兴宗教学说,迷惑天下民众。

    最后,招揽英才,放于天下位置,使其成为自己心腹,永久的刻上武周的标签。

    这一步步一环环但凡有一处出错,武则天便是万劫不复。

    换了寻常人,怕是连觉都睡不好。

    可,武则天做到了。

    在这一刻,武则天容光焕发,似乎是重新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岁月当中,找回了那个野心勃勃一心欲要成就千古奇迹的自己。

    后来,佛教称朕是弥勒佛下凡,是天下的共主。煽动舆论,掌控民众上书,朕的武周便替代了李唐,自此再无武后,只有圣神皇帝!

    说完这句话,武则天心中无尽畅快一扫而空,她似乎看到了那日登基的时候,天下都在为她欢呼。

    天下百姓皆为出现女皇帝而惊奇,文官重臣皆是为此不可思议,将军将士更是难以置信。

    但,她做到了。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子地位犹若奴婢一般的年代里,做到了。

    前无来者,后无古人,只此一家,圣神皇帝。

    后,朕征讨吐蕃,连克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安西四镇,可谓大胜。讨伐契丹,契丹首领孙万荣兵败被杀。想问后世之人,朕这些可对得起座下皇位?

    武则天傲然的看着宁安,宁安听到后点了点头。

    陛下功绩,自然对得起皇位。只是陛下杀的人太多,能征善战的将领陛下几乎都杀完了。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陛下可曾听过?

    瞬间,武则天的脸上流露出了惨白之色来,刚才的红润瞬间退却。

    陛下征讨突厥,四十五万重兵却被陛下侄子带领,毫无作用。如若非狄仁杰大人力挽狂澜,河北岂能安定?契丹更是死灰复燃,三次征战损兵折将,陛下,有功,却亦是有过。

    宁安丝毫没有给武则天面子,直接明了的点出了,但这一切皆是因为武则天杀得太狠。如若那些将领但凡有两三个存活,能征善战的有一些种子。

    不至于被废物带领,武周或许便是那等模样。

    也许,武周的功绩会远远耀眼于初唐,胜过她敬佩的太宗陛下。

    可惜,没有如果。

    宁安忽然想,如果那时候霍去病在,也许,是一种盛况吧。

    武则天又笑了,看着宁安,点了点头。

    不错,当真是不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