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忽然,惠功在一处洞壁上,发现了一个石匣。
但见在离地面约三丈高的洞壁上,有一块岩石凸出洞壁二尺多,高、宽均为三尺左右。这块岩石其上为一排倒挂的钟乳石,长短不一,最长的两根长约一尺,最短的不足一??。最长的两根在首尾,短的在中间。
下面则是一排石笋,也是首尾两根长而中间的短,不过整体比上面的钟乳石要短很多。且皆是上下对应,长的对长的,短的对短的。
细细一看,恰似猛虎张口。
而那石匣,正被猛虎衔在口中。
惠功有些疑惑,一来他未曾听老人家提过这“猛虎衔石匣”的事,二来,人来人往,应该早有人发现才对。
难道是专门留给我的?惠功暗自思忖,他能感觉到,石匣内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既然自己遇见了,那就去取来看看。
惠功将随身物品放下,然后慢慢沿着洞壁往上攀爬。
爬了约两丈,实在没处借力,惠功只得先下来。
下来以后,惠功盯着洞壁,反复推演了一番,终于找出一条可行的攀爬路线,于是抖擞精神,再度向虎口攀去。
小半炷香之后,惠功终于爬上了虎口。
石匣长约一尺、宽六寸许、高四寸余。
惠功单手握住“虎牙”,一手取出石匣抱在怀中。看准路线后一提气,一下跃到对面洞壁上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再一跃,便平稳落到了地面。
石匣没有锁,上面积了一层厚厚的灰,隐约有字刻在上面。初略一看,貌似是“有缘千、、、、无缘、、、、、”的字样。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对不相识?”惠功嘀咕一句,然后擦净面上的灰,但见盒子上刻着的是“有缘千年终得遇,无缘眼前不得见”。
大意是说:这是有缘人才能得到的,其他人就算放在他眼前,也是看不到的。
惠功有点期待石匣中到底有啥,便满怀期待的将石匣慢慢揭开,一边揭,一边细细听着匣内的动静——有的匣子里面会布设有机关暗器,使开启或者破坏匣子的人受伤甚至死亡。
匣子很顺利的揭开了,没有机关暗器。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一行字:“先阅此信,切切”。
惠功并未多想,直接拆开信封,取出信件阅读起来:
道友,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贫道已轮回转世。这“虎口衔匣”的布局,非常人所能见,能读到此信,说明你我有缘。
贫道道号元意,本修道于龙虎山。后云游至此,见此洞灵气充裕,遂于此洞内修行。
贫道三岁学道,苦修一百二十余载,仍未能得道飞升。近日预感到大限将至,遂将毕生所学所悟及见闻,录于纸册,留待后世修者。
世人皆知此洞尽头为一水潭,岂不知潭下有一暗道,潜而过之,可见光亮,出之可见内洞。
道友取走贫道札记之后,烦请寻得贫道尸骨,以火化之,纳于匣内,复放于虎口。贫道感激不尽。
元意万历十五年冬月十六
惠功读完,不由的一阵感慨,没想到这位元意道长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可惜的是依旧未能飞升。
惠功将信收好,然后从石匣中取出一本厚厚的书来,书的扉页写着《元意札记》。便是那元意道长在信中提到的,自己写的修行见闻。
石匣内还有其他一些东西,罗盘、卦片、印、令牌等。最底下放着一封信,封面依旧写着一行字:葬吾方阅,切切。
惠功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觉得还是应该尊敬老前辈,便将信和札记等重新放入石匣内,然后抱着石匣,往洞口深处走去。
惠功一边走,一边在疑惑:元意道长作为修者,为何如此在意自己的尸身。
走着走着,惠功在地上发现了一根丢弃的火把。
惠功取出一张灵符,圈在火把头上,然后掐个诀,灵符爆燃,一下将火把点着。
惠功收起火折子,抱起石匣,举着火把继续往前走。
走了近两炷香的时间,惠功终于来到了人们口中的尽头——一个绿悠悠的水潭。
水潭长宽皆二丈余,水面较为平静,一角有一小口,潭水流出,便形成了贯穿全洞的小溪。
惠功将火把放置好,然后将石匣及等随身物品放置在另一边。
好在惠功带有牛皮纸袋,不然要潜水还真是麻烦。惠功将火折子、符纸和一个折好的牛皮纸袋,一起放入另一个牛皮纸袋中,然后用绳索将袋子牢牢扎紧。
脱去衣裤,惠功用腰带将袋子牢牢绑在腰间,再三确认后,深吸一口气,一头扎入潭水中。
凭借着对水流的微弱感应,惠功很顺利的找到了元意道长信中提到的暗道。游了一会儿,便见前面出现了一点光亮。惠功朝着光亮游去,不一会儿,便出了水面。
“噗—”惠功喷出一口水,抬眼观看,但见这内洞高约三丈,宽两丈多。洞顶有一水瓢大小的洞口,阳光投射下来,洞内不用火把便能看见。水面占一小半,剩下的全是坚硬的石头。
目光扫过,很快便在岸上发现了一具枯骨。
枯骨靠在洞壁上,两根腿骨交叉着。看得出来,死时仍处于打坐的状态。
枯骨边还有其他一些物事,不过多已腐朽,看不出具体是啥。
惠功上了岸,冲尸骨拜了三拜。然后取出牛皮纸袋打开,火折子等皆完好无损。
惠功告声得罪,便将尸骨归拢到一起,然后将符纸放入骨堆中——由于没有木柴等物,惠功只得想这个办法。
熊熊烈火中,元意道长的尸骨化为一堆白灰。不知为何,惠功觉得这尸骨燃烧产生的味道,闻了以后心旷神怡、、、
将元意道长的骨灰收进牛皮袋中,再带出去便算完成元意道长的嘱托了。
“扑—通”一声,惠功再次跳入水中。老实说惠功的跳水技术堪称拙劣,师兄弟们每一个跳水都比他好。这也是惠功唯一输于师兄弟的地方。
据说后世有一在地图上离我们很近的国家,他们的跳水技术,就是从惠功那里学的、、、
言归正传,惠功再次出水时,火把还没熄灭,但也快燃尽了。
惠功忙穿上衣物,然后带上所有东西,迅速往洞口赶去。
来在洞口,惠功依元意道长所说,将其骨灰置于石匣内,然后再将石匣重新放在了虎口。
惠功打开石匣底的那封信,开始阅读起来,读完以后,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