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蛇背上的天师 > 第42章 月半大过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饭的时候,惠功没了踪影。

    刘管家忙将此事汇报给乐老爷,乐老爷微微笑道:“别人事办完了,自然就走了。”

    顿了顿,乐老爷继续道:“老刘,几件事你去办:那三个忌讳不必再遵守了;之前有因为犯了忌讳被惩罚的,挨了打的补偿医药费和工钱;佃户有交不上租子的,也可以宽限或者做工抵偿一部分,不必催的太紧。都记清楚了吗?”

    “记清楚了,我马上去办。”刘管家赶紧点头。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乐老爷细细思量起这句话来。

    惠功从乐地主家出来,便直接去了薛根家。

    惠功告诉薛根,乐地主会来给他们家赔偿。薛根嘴上喊好,心里却觉得不可能,惠功也没多说。

    第二天一早,惠功便收拾行李告辞了。算算日子,已经是七月初三,惠功得赶在七月半之前回去。

    惠功走了一个时辰左右,刘管家便带着人来到了薛根家。一开始薛根还以为是来催缴租子的,不由得有些着急。

    没想到刘管家不仅让他们不要着急,还给了薛父一份赔偿。

    一时,薛根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等确信不是梦之后,薛根对惠功充满了感激,救了自己的命不说,还帮自己家解了围。

    而薛根不知道的是,惠功这样做,也是为了周边的穷苦百姓,并不仅是为了他们一家。

    堂堂一名天才道士,为了一家人的经济危机而跑去地主家当长工,虽然只有几天,传出去怕不是要被同行笑掉大牙。

    所以惠功并没有告诉薛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正目的达成了,大家都好。

    惠功一路行来,常常看到十字路口留下的纸灰和香燃烧后留下的梗。

    三峡地区,人们认为十字路口附近有孤魂野鬼,大概是说这些孤魂野鬼没有自己的归宿,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便在十字路口徘徊。

    于是逢清明、七月半和过年,常有人在十字路口烧纸烧香。有的是为了积阴德,有的则是有所求,不一而足。

    三峡地区还有一句古话:年小月半大,神鬼都要歇三天假。

    月半便是七月十五,即中元节或者鬼节,传说当天夜晚,鬼门大开。

    惠功赶到家时,已经七月初九,各处都在忙着给逝去的亲人烧纸。

    第二天,惠功便陪着小菊一起,去给小菊的爷爷奶奶烧纸。

    在离小菊娘家还有约两里路的一个山坳里,小两口遇到了一座埋在路边的新坟。

    路隔坟头不到一尺远,墓主的亲友来拜祭,纸几乎要烧在路上。即使有惠功在跟前,小菊依旧觉得有点?人。

    不多会儿,二人便到了家,惠功将提着的纸和香等,放在了屋外。在当地,若是带有香蜡纸钱等祭祀亡人的物品,是不可以拿进别人家门的,否则会给别人带来霉运。

    丈母娘正在做午饭,老丈人和小舅子则是下地去了。

    不多会儿,两父子也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顿饭。

    给小菊的爷爷奶奶烧完纸,还剩下三炷香和一沓纸。小菊有些疑惑,惠功则是带着小菊来到了一棵柳树下。

    见柳树下有一堆新烧的纸灰,惠功点点头。然后拉着小菊一起,在旁边点燃了香和纸钱。

    小菊心下好奇,不过也没多问。

    在烧纸的祭拜的时候,要安静,不能打闹,尽量少说话,以表示对逝者的尊敬。

    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

    回去的路上,小菊终于忍不住,还是问起了给柳树烧纸的原因。惠功便将小柳的事讲给小菊听,不过惠功骗了小菊,只说是小柳没养活。免得小菊对父母亲情产生隔阂。

    吃完晚饭,众人坐在一起闲聊,不知怎的,便聊到了那座路边的新坟。

    听小舅子讲,当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说就在那座坟建好后的第三天,一名本村的村民从外地回来,到那一段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那村民也没有火把之类的,只能摸黑走夜路。

    就在翻过一个小山包的时候,远远见着前面有亮光,似乎是一个人拿着灯笼在走。那村民便连忙喊:老乡,等我一下,借个亮。

    前面的人没有回答,但也没有移动,似乎在等着那村民。

    那村民便紧走两步赶了上去,结果到跟前一看,哪里有人,也没有灯笼,只有一丘新坟和坟前的一杆守灵灯。

    原来那村民把坟前的守灵灯当成了路人的灯笼。

    黑漆漆的山坳,一座新坟,吓得那村民腿都软了,回到家便病倒了。

    请医生吃药扎针都不顶用,最后请了一个端公来。说是被那坟墓吓的丢了魂,端公给那村民招了魂、杠了神,那村民才好。

    本就对那坟心有余悸的小菊,听完更是害怕,一个劲儿的往惠功身边靠。

    惠功有些无语,心说小菊这胆儿也太小了,自己在跟前都这么害怕。

    晚上,小菊跟丈母娘睡一屋,惠功则是跟小舅子一起睡。在三峡地区,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女儿回娘家,是不能跟丈夫睡一张床的,否则会给娘家带来霉运。

    翌日,吃过早饭,惠功便同小菊回了家。

    经过镇上的时候,二人买了许多东西。

    往回走的时候,遇上了一名道士,那道士的打扮不像龙王庙的,估计也是游方的道士。

    只见那道士一手持着一个铃铛,边走边时不时的摇晃一下,等铃声结束,便吆喝一声:“测字看相、阴阳宅地、代写包袱、、、”

    小菊有些好奇,便问道:“你平日里在别处也是这样吗?”

    惠功点点头道:“差不多。”

    “哦哦。那道长喊的代写包袱是做啥?”小菊继续问道。

    “代写包袱,简单来说就是帮别人写包袱。”惠功估计小菊还是不明白,便继续道“所谓包袱,就是用白纸或者黄纸,将一定的纸钱包在其中。

    而包纸钱的纸上面,则需要先写上“奉请地坛使者”等字样,然后写上收纸钱的亡人的生辰八字。最后在七月十五晚上,将包袱焚烧,就可以了。”

    “哦哦,是这样。”小菊点点头。

    “一般烧包袱,都是在不能赶回亡人坟前当面烧纸的情况下才会用。而且所烧的纸钱,有一部分是给“地坛使者”的辛苦费。毕竟,包袱里的钱,要由“地坛使者”转交给亡人。”惠功继续解释道。

    “是不是跟信差差不多?”小菊问道。

    “对的,类似。”惠功点点头。

    “那包袱里面的纸钱会被那什么使者贪污吗?”小菊忽然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